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与思考
来源:“非遗传播研究平台”微信公众号 作者:田宇 创建时间: 2020.04.13 14:49:00

内容提要

非遗场馆将遗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展演,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各地非遗馆建设如火如荼。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势在必行。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非遗馆的定位、展陈理念及展示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是当前值得探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定位;理念;策略

通过非遗馆将遗产地的非遗进行集中展示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省、市、县三级非遗专题博物馆正处于兴建的井喷期,并逐步形成了以“非遗馆”命名这类非遗专题展示空间的共识。在2019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明确将广西非遗馆建设作为重点文化提升工程之一。非遗馆建设势在必行。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定位、展陈理念及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是当前值得探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广西非遗馆建设的意义

(一)守护民族精神家园,展现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高度文化自信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广西是多民族省份,通过非遗馆的集中展示,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体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持续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将各民族的文化置于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展示,能促使各民族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

(二)充分展示我区非遗保护成果,有效提高非遗可见度和影响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努力,广西非遗保护在法律法规、名录体系、宣传展示、整体性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非遗展示本身也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非遗馆,可以充分展示我区非遗保护成果,展现非遗的魅力,有效提高其可见度和影响力。

(三)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非遗既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通过非遗馆,一方面可以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 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一方面能够大大增强人民群众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有利于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四)搭建起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桥梁,提高全区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广西“三大定位”“两个建成” 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非遗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尤其是跨国共享的非遗项目,有利于促进民心相通,经贸往来。以优秀非遗项目为载体,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使得非遗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支撑和新的亮点。通过非遗展示,就是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激发各族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为实现广西“三大定位”“两个建成”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二、广西非遗馆的定位

作为地区综合性的非遗展馆,其定位应该是全区非遗资源集中展示的平台、全区非遗资源导览及面向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一)全区非遗资源集中展示展演的平台

广西境内民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据全区非遗普查统计,我区共收集资源线索134458条,重点普查项目超过4500 项。1现有国家级非遗52项,自治区级非遗762项,市级非遗1039项,县级非遗2561项,基本构建起体系完备的四级名录体系。作为资源大省,建设省级非遗馆能有效将全区非遗资源进行集中展示展演,使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创造力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二)全区非遗资源的导览,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衔接点

广西作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不少市县属于贫困地区、边远地区,丰富的非遗资源是实现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区先后建设了369个非遗保护工作平台,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网络。以广西非遗馆为龙头,做好全区的非遗资源导览,整体规划非遗精品旅游路线,将成为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衔接点。

(三)面向东盟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自200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来,广西在面向东盟交流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西非遗展馆应该是面向东盟国家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据统计,我区共有55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与东盟国家属于跨国共享项目。这些项目对于促进民心相通、经贸往来,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广西非遗馆展陈的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展陈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实物在特定的时空里,依据特定目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叙事。由于非遗具有不同于物质遗产的特性,其展陈的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展示理念

与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主的展陈方式不同,非遗是以人为核心。物只是非遗的载体。只有通过人的展示展演,才能将其所承载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充分展示给受众。

(二)更强调社区参与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关于非遗的定义,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和传承者。在非遗保护中应充分尊重文化持有者自我话语权力的表达。因此,在非遗馆建设、运营及展示展演中应当充分吸纳社区力量的参与,才能防止文化被扭曲或误读。

(三)突出整体性的理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在非遗展陈中,更加突出整体性的理念,将文化与环境融合展现,才能有效揭示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有助于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突出传承性的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之一,即在于物质文化遗产被创造出来后,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基本不会改变,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群体与历史、自然的互动中还在不断的被创造。因此,非遗展陈还特别突出传承性的理念。

四、广西非遗馆展陈的策略与方式

要充分体现上述非遗展陈的理念,将展陈信息有效的传达给观众,必须采取与传统意义上博物馆不同的展陈策略与方式。

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非遗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非遗的展陈就是通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甚至传承人或传承群体等载体,再借助声光电,包括 VR等现代技术展示手段使受众置身于相应的文化情境中从而得到身体与心理的多重体验。从受众体验的角度,主要包括眼、耳、鼻、舌、手(有时包括全身) 的体验,分别对应着人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因体验方式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展陈策略和展示手段。

(一)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

通过文字、图片等静态展示、视频播放,传承人或传承群体现场动态的展示展演,营造良好的展陈氛围。主要是以视觉、听觉体验为主以及两者兼有的项目。包括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类项目。

(二)互动体验方式

通过互动的体验方式使受众置身于文化情境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类项目。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桂林彩色拓印等项目,不仅可以现场体验,还能通过参与将非遗带回家,让观众走进非遗,发现非遗之美。

(三)时空延伸的展示方式

非遗馆不仅是要把受众吸引或者说请到展馆里来,还应充分借助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三月三、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主动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这是相对于传统展馆的延伸。通过戏剧进校园、传统技艺体验进社区等活动,激发民众的文化情感,也是最受欢迎的展示方式之一。

最后,作为省级非遗馆,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全区非遗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呈现。同时,它不能也不应仅仅只是一个静态的场馆。它承载的传统文化是鲜活的,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存在于当下,饱含着时间温度。也可以说它最大的缺陷也在于所有的展陈都是离开了原生环境的展示。尽管可以通过场景或者情境来弥补,但是终究不是文化整体性的表达。归根结底,非遗展馆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导览,它应当有更广阔时空的延伸, 那就是回归到社区本身。

注释:

1.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

参考文献:

[1]杨红.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EB/OL].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8124.  2019.02.13/2020.2.25.

[2]马继贤.博物馆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182.

原文发表于《大众文艺》2020年第一期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