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木卡姆的“阿西克”―周吉
创建时间:2008-05-07 12:34:08

木卡姆的“阿西克”――周吉

    凄婉、悠长、盘旋回响的维吾尔木卡姆乐曲仍余音绕梁,那最痴情的倾听者却悄然离开了。此前,正是他,亲手将维吾尔木卡姆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从荒漠戈壁捧出,镶嵌在“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桂冠上。

    1943年元月,江南水乡已是春闹枝头,江苏宜兴一户周姓人家,添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家人愿他一生平安,取名单字“吉”,却不知多年后“周吉”这名字,竟在遥远新疆的南部农村又有了个别名――“居马洪”。

    在维吾尔语中,“居马洪”意为“星期五”,乡亲们用他们心中神圣的礼拜日 (即星期五)给周吉取名,表示对他的热爱――因为周吉走到哪里,木卡姆的采风就进行到哪里,田间的汉子扔掉手中的坎土曼、场院晒棉花的老奶奶也赶紧跑来,艺人们抄起手鼓、弹起热瓦甫,大家喊着:“居马洪来了。”然后就唱起木卡姆,跳起麦西来甫。

    一年、两年、十年――一晃40年过去了,迷醉在木卡姆中的周吉仍不知疲倦,那白净的江南才子愣是变成了个面庞黑黝黝、说着地道维吾尔语的大胡子。

    4月13日,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请他以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题作了一场本土文化讲座。巧合的是,讲座上他曾说:“我这一生有幸和维吾尔木卡姆相识相知,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用什么来送我?我想,就用木卡姆吧!”

    仅仅3周后,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便传来。

    时光流转,65年的人生刹那终结,一生从江南到西北,不知弥留之际的周吉,耳畔回旋的,是儿时喜爱的丝竹小调,还是让他钟情一生的木卡姆乐曲。

    少年时,宜兴小镇上的小周吉喜奏丝竹,但他不知当时他吹的《打鼓舞曲》即改编自十二木卡姆。或许缘分本就无法躲避,周吉15岁那年,一场新疆歌舞赴沪演出,当时已是上海一家乐团乐手的他,被新疆乐曲优美而神秘的韵味所震撼。

    1959年,新疆话剧团为筹拍音乐话剧版 《步步跟着毛主席》到上海招一批乐手,原本吹笛子的周吉一脚踏进了新疆音乐的门槛。

    1978年复排 《艾里甫与赛乃姆》,被周吉称为他与木卡姆的“热恋”。而1987年,周吉承担了两个课题――记谱十二木卡姆;编写《中国民歌选――新疆卷》又让他系统地“嚼了一遍”木卡姆。

    1996年,周吉参与《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国家级研究课题。他与课题组到阿瓦提、巴楚、麦盖提、莎车县,首用五线谱记录了17套《刀郎木卡姆》曲谱,整理出全部唱词。音乐家樊祖荫评说周吉:“他在新疆音乐方面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缘于他完全融入了少数民族音乐生活中。”

    对于这种融入,周吉常说:“因为我们都是木卡姆的‘阿西克"(维吾尔语:痴迷者)。”

    不知道多少次,周吉和民间艺人在田间即兴唱起木卡姆、跳起麦西来甫,直到半夜,周吉怕耽误他们第二天干活,说结束吧,可大家都说再跳几场。可好不容易散了,村民们又拉着周吉到炕头上,倾其所有,宰羊煮鸡蛋,边吃边跳,又是一夜。

    周吉曾说,绿洲人天生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唱是为了涤荡心中的愁苦,跳是为了驱散肢体的劳倦。短篇的、单支的曲子不够,于是就连缀成了大型套曲,这就是木卡姆。

    可是,或许周吉自己都没想到,多年后他手中的那支笔成了木卡姆走向世界的那个支点――2003年自治区决定启动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报 “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其间对于全疆范围内木卡姆的普查、搜集、整理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申报文本、宣传片、申报片等具体工作都由周吉所在的新疆艺术研究所承担,而周吉本人更是需要组织全面工作并独自承担申报文本写作。

    周吉和木卡姆的生命就这样交织在一起,行程万里赴南、北疆各地拍摄宣传片资料;一次次赶赴北京为木卡姆申遗做最后的努力。直到2005年11月25日,巴黎传来好消息: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 “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两年的保护,让周吉欣慰的是,维吾尔木卡姆在全疆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莎车县开始为木卡姆老艺人发工资了”、“全疆首个木卡姆传承中心在鄯善县建成了”、“麦盖提的青年刀郎木卡姆艺人在全国青歌赛上获银奖了”……好消息频频传来。周吉感到,木卡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月13日,在最后一次面对公众的讲座上,周吉仍表达了他对木卡姆后继人才的担忧。他带的7个木卡姆专业研究生都是汉族,一个周吉欣赏的“条件特好,特有培养前途”的维吾尔族学生却因考研时英语的几分之差被挡在深造门外,周吉曾为此多方游说,但终究无济于事。

    周吉说:“听说今年教育部有意增加少数民族研究生,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多教出几个学生,而且这些学生都能比我强。”

    逝者如斯,还记得周吉那被风沙吹黑的面庞、脑后凌乱的长发、豪爽的笑声、言语中不时蹦出地道的维吾尔语,以及多年来他奔走的人生旅程,正如他最挚爱的刀郎木卡姆唱到的――

    我的父亲啊,我的母亲,挥洒汗血,历尽艰辛。

    为了我的前途、未来,向神灵祈求,向造物主点灯。

    我为何在父亲面前流泪,我为何给母亲诉苦?

    我的脸像马前的麦草,我如同燃尽的蜡烛。

    (取自麦盖提县《拉克巴亚宛木卡姆》)

(来源:新疆新闻网 作者:徐娜)

    相关链接:

    周吉作品欣赏《龟兹古韵》组曲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