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广绣进校园”桃李芬芳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谭志红 创建时间:2018-12-25 09:04:51

    近日,一场融教学实践与创意于一体的广绣优秀课例拉开了广东广州“绣美校园——2018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序幕。该活动由广州市文广新局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展品从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墨刺绣到中小学生的绣画、团扇、手包,再到大学生的服饰与装置设计,集中展现了广州开展广绣教学的成果。

    今年5月,广州市广绣、广彩、广州榄雕、广州玉雕、广州灰塑、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6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随后,广州市文广新局启动了广州市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三年计划”,“广绣进校园”是广绣振兴三年计划的首项任务。今年9月,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面向全市征集广绣优秀课例,10所学校脱颖而出,成为此次展览的主体。

    活动现场,《水乡情》《水墨大树》等水墨刺绣组图吸引观众驻足,画布上不仅有绣线的点缀,还有凸出的“石头”、闪烁的“瓦片”。这是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小朋友的作品,孩子们用布料、棉花、珠子、塑料片甚至吸管等材料表现心中的风景。幼儿怎么可能挥舞银针和丝线,专注地完成一幅绣品?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园长梁敏玲说,前进路幼儿园20多年前就开展刺绣活动,课程涵盖的材料、内容和技艺步骤根据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设计:在小班开设“前刺绣”课程,教小朋友穿珠,为以后拿针线做铺垫;在中班开设“准刺绣”课程,教孩子们用塑胶针和鱼丝线在竹织品上体验刺绣;到了大班,小朋友再用针线学习刺绣技巧。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的课例《针尖的艺术——线的魅力》以优美课件揭示了广绣的线条构成方式。学生们在线上下功夫,构思细腻,手艺精巧,拼布刺绣作品则以新意取胜。该校美术教师谭慧君说:“我们在广绣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并注入他们的创意。”谭慧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接触了广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牵线下,学校先后聘请了广绣高级技师黄敏健以及广州绣品工艺厂的传承人为老师们教授广绣技艺,再通过老师在学校开办广绣兴趣班。“只有通过学校和老师开展广绣教学,才是可持续的教学模式。”谭慧君说。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业设计学院纤维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丁敏带领学生设计的《舞鹤赋》服装系列和《伶红》手提包系列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学生作品《记忆的丝线》装置用繁复的刺绣工艺和密集的丝线,表现独特的创作理念,令人印象深刻。丁敏介绍,2008年,工作室承担了中国传统织绣染传承创新的教学任务,首次把刺绣作为主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为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工作室在本科三年级开设《广绣工艺与设计》课程,并先后邀请多位广绣技艺传承人为学生授课。2012年,他们设计的广绣礼品获得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比赛优胜奖。“摸索的过程比较艰辛,但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她说,把广绣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也许在若干年以后就会开花结果。10年来,一批批学生在色彩、图案、针法、材料等方面进行绣品创新设计,不少学生还在毕业后将广绣带入他们的工作领域。

    “广绣进校园”的桃李芬芳只是广州市“非遗进校园”花海的一角。近年来,广州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各学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传播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至少有130所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实践,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校、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多个教学培养层次。其中,幼儿园多以启智为主,旨在让非遗以有趣形式助力儿童身心成长;小学是“非遗进校园”最广泛的阵地,活动开展量约占各级学校的70%,各小学往往结合所在地域特色文化来设置特色课程;中学的“非遗进校园”往往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职业教育中,各职业院校多将非遗课程纳入职业人才培养,开展专业课程建设,通过在校内设立传承人工作室等形式,为社会培养非遗传承梯队;高等教育中,高校积极探索将非遗融入专业学科建设,让当代设计、现代技术与非遗碰撞出新的活力,促进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为了让“非遗进校园”更好开展,广州市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广州市教育局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广州市文广新局将传承成效显著的学校认定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仅2015—2017年度传承基地就有21所学校入选;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自2009年起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了一批非遗特色课程,还举办“广州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和“非遗进校园暨非遗传承生态学术研讨会”,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全市非遗进校园的成果和经验。近年来,广州“非遗学堂”开设了多期广绣、广彩、广东醒狮等师资培训班,培养出一批可以自主开展教学的老师,改善了师资青黄不接的状况。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向全市美术老师开设非遗知识普及课和广绣公开课等课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