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漳州布袋木偶戏


一、概述

传统漳州布袋戏的舞台仅为一桌二椅是以时空自由的假定性布城、车旗等发展而来。1952年舞台改“坐式”为“立式”)后。拓宽舞台表演空间。60年代,舞台又增大到16尺,以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调整,1978年,舞台美术设计师从剧情发展和表演上的需要出发,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创造多层次、可移动和可复式的立体表演空间,加上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灯光音响效果,为布袋戏提供更大的立体表演空间,舞台灯光与表演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服装

戏装与京剧戏装相似,常用的有长靠、短靠、袍、衣裤、裙等制作,服装的材料全用绸缎,做工精细,而且全采用漳绣制成。(漳绣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刺绣工艺,相传始于宋代,为明清朝贡品。)

三、人物装扮

木偶头像是偶人造型的主要构件。一出布袋戏的筹演,第一道工序,就是依剧目文本的人物规定,为舞台形象设计与制作木偶头像。布袋戏传统的木偶头像,可分为6类,230多种,各种行当的偶头像品种丰富,名称各异。

四、砌末道具

(一)生活用具——桌、椅、床、帐、车、船、脸盆、水桶、扫帚、包袱、茶瓶、茶杯酒壶、酒杯、伞、扇、眼镜、旱烟杆(袋)、手杖、烛台、拂尘、马鞭、算盘、船桨、车轮等等。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桌与椅,不仅是实用性的实物,而且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比如桌,可以表示高出平地的山丘、桥梁、楼台;椅可以表示门、墙、机关,甚至表示能走动的车、船。舞台上的桌要穿桌裙,椅要穿椅帔

(二)供神用的道具—香炉,捋板、禅仗、签筒、令箭、相公爷、孩儿仔、小木鱼八卦、龟壳、铜钱。

(三)书写用具—笔、墨、砚、笔架、印台、琴、棋、书、画、圣旨、公文袋

四)武器与刑具一武器有刀、枪、剑、戟、靶、矛、盾、斧、锤、铜、杵、镖、环、扒、鞭、凿、弓箭等;刑具有:拶指、夹、手铐、脚镣、罪架、脚板、棍、竹板、竹杯等

(五)旗类令旗、斩旗、龙虎旗。旗巾中还有一种五彩布,设有黄、红、绿、白、黑五种颜色。它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舞动黄色布代表金光,为神仙所用;舞动红色布代表火焰:舞动绿色和白色布代表水;舞动黑色布代表有秽物或危险信号。若五种色布一起舞动代表出现云霞、彩虹。

五、灯光布景

(一)生活用具——桌、椅、床、帐、车、船、脸盆、水桶、扫帚、包袱、茶瓶、茶杯酒壶、酒杯、伞、扇、眼镜、旱烟杆(袋)、手杖、烛台、拂尘、马鞭、算盘、船桨、车轮等等。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桌与椅,不仅是实用性的实物,而且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比如桌,可以表示高出平地的山丘、桥梁、楼台;椅可以表示门、墙、机关,甚至表示能走动的车、船。舞台上的桌要穿桌裙,椅要穿椅帔

(二)供神用的道具—香炉,捋板、禅仗、签筒、令箭、相公爷、孩儿仔、小木鱼八卦、龟壳、铜钱。

(三)书写用具—笔、墨、砚、笔架、印台、琴、棋、书、画、圣旨、公文袋

四)武器与刑具一武器有刀、枪、剑、戟、靶、矛、盾、斧、锤、铜、杵、镖、环、扒、鞭、凿、弓箭等;刑具有:拶指、夹、手铐、脚镣、罪架、脚板、棍、竹板、竹杯等

(五)旗类令旗、斩旗、龙虎旗。旗巾中还有一种五彩布,设有黄、红、绿、白、黑五种颜色。它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舞动黄色布代表金光,为神仙所用;舞动红色布代表火焰:舞动绿色和白色布代表水;舞动黑色布代表有秽物或危险信号。若五种色布一起舞动代表出现云霞、彩虹。

六、舞台效果

2002年,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又创作了大型木偶神话剧《清源仙女》。作为大型木偶神话剧,该剧最为引人关注的仍然是南派布袋戏精湛的、自如的技巧——“飞天遁地易如反掌”、“伏魔降妖只在瞬间”,而这些被观众引为“绝技”的“套路”在声、光、电等现代剧场科技的渲染下,出现神奇的效果和宏阔的场面,而且舞台的空间延伸拓展,神仙从台外飞入台内,并出现了真人参与表演、烘托气氛的第二表演区,斗法搏杀,气势绮丽,神魔幻化,诡异多端——神话传说在木偶的世界里居然可以如此真实,令人叹为观止!立意新颖、制作精美、技艺精湛、偶趣鲜明、观赏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