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论坛
书名:《中国风俗发展简史》 作者:陶立璠  宋薇笳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ISBN:978-7-5077-5539-8 定价:98元 中国民俗文化从形成到发展,延续几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一部风俗发展史,展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中国又是文献大国,各时期留下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从不...
查看更多
论坛
“今天我们纪念钟敬文先生。怎么才是最好的纪念呢?我想,就要接过老一辈的精神遗产,汲取他思想、理论与学术的神髓,脚踏大地,背负时代使命,把我们从事的民间文化事业扎实地做好与不断推进。” ——冯骥才先生在《钟敬文全集》座谈会致词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学的开拓者,他的思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俗学者上下求索。2019年,《钟敬文全集》出版,这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大事。也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领域一个世纪总括式的重要巡礼...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花祭是以神事和歌舞为基调举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流行于日本爱知县北设乐郡地区。花祭在每年秋季到冬季之间举行,该祭祀活动遗留有室町时期的艺术特征,深受当地居民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花祭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作为最早提出“无形”类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国家,日本在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今天,花祭也面临着诸如农村人口急剧减少等诸多问题。考察花祭当前的保护现状,能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日本当前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羌族家园重建从多方面萃取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形式,是保护、重建羌族民众主体价值、生活观念的文化归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家园重建关系的实践为当下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如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可资借鉴经验。 关键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家园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16Z...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戏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传承,一种是学校教育。社会传承是在社会实践中一种自发发展的戏曲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戏班传承、教坊传承等,以民俗生活为基础,以表演技艺为核心,既重视戏曲的艺术意义,又肯定戏曲的民俗意义,强调戏曲传承是通过代际之间共同的民俗生活、艺术实践来实现的,突出个性化的口传心授实践。学校教育是在社会传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传承方式,强调教材、教学方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知识和技能的平衡性、体系性,突出戏曲知识、技艺、审美的...
查看更多
地方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19年3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年3月29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查和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三章 传承与传播 第四章 保护与利用 第五章...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非遗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非遗行政话语、非遗文化话语、非遗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
查看更多
调研
摘要:本文综合南音历史文献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南音文化之乐人、乐事、乐谱和乐规等几个主要因素展开论述,来说明南音的传衍总是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文化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影响。对于当下各地热火朝天的遗产保护工作,应提倡从文化生态的整体视角来审视遗产保护的举措。 关键词:南音;文化生态;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18)03-0136-0...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非遗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非遗行政话语、非遗文化话语、非遗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阿哥哎 水田里么一片水汪汪哎 阿妹哎 秧苗苗么长勒得土方浪哎 赤则个脚么撩起小脚膀哎 …… ▲ 上世纪70年代白茆田头山歌(邹养鹤提供) 这是白茆最古老的声音,既体现了江南大地宽厚的母性,也是当地老百姓古老的狂欢仪式。 白茆山歌溯源 白茆山歌发源于常熟市古里镇白茆塘畔,源远流长,传唱千年,是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讴歌生活、抒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