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论坛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的过去与现在     吴钊 古琴演奏家兼音乐史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1953年从泛川派古琴大师查阜西学琴。1959年大学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历任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1年起任中国琴会会长。     2009年4月5日,在由北师大文学院分团委、北师大松风琴社、丝桐馆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侨乡汶村庙会:传承两百多年的民俗盛会 侨乡台山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大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台山广东音乐和浮石漂色外,位于台山南部沿海、立村已有800多年之久的汶村,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汶村庙会更以其近200年的历史传承、每次庙会吸引逾数万人到场的热闹程度,成为展现台山民俗生活一大人文景观,被列入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跟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这个台山最大的村落之一,详细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白族狂欢节绕三灵:炫舞狂欢 柔情绽放    四月里来绕三灵,一绕绕到大理城。    绕到东门唱一调,绕到西门停一停。    绕到弯桥歇一歇,绕到喜洲谈谈情。    绕到庙头才住下,一夜唱到大天明。                                 ――《白族民歌》    这是一首白族民歌的歌词,它唱出了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绕三灵的活动过程。"绕三灵。又叫"绕山林",是大理白族群众文体娱乐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苍山之麓,洱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韩端午申遗背后的文化反思    端午节前夕,中国正式启动了“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程序。据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该项目报送联合国,目前已进入了初评阶段。这是继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日后,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又一举措,虽然社会舆论对此颇有微言,但应该看到,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并未阻挡住中国申遗,由此体现出了东方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当年那些指责韩国“偷窃”的声音顿时哑然。    大概是受到了韩国“端午申遗”的刺激,抑或从中得到了启发,近年来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保存“非遗”最好方式是让它活在民间    存在于文件里、展柜中、舞台上的“非遗”是死的,可以保存却难以传承。过度依赖政府、专家的干预,还可能会影响到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民间性与真实性。传统文化只有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鲜活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里,才能真正得到“活态、整体”的保护。    端午节刚刚过去。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把它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自然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可热热闹闹的假期过了,我们却不免有些怅然:除了吃喝旅游,我们自觉地传承...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传统节日趋肤浅化?近四成人认为端午商业味太浓     《新闻1+1》2009年5月29日完成台本        ――端午:我们如何面对?  中国启动端午节申遗程序,湖北做代表,三省四地端午习俗联合打包申报。祭屈原、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当端午习俗以传统形式被热闹保留,我们该如何传承其文化内涵?当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渐行渐远,我们该赋予传统文化怎样的创新符号?当众多国家同庆端午佳节,我们在分享中又该怎样呈现中国味道?《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 王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探秘岳池屈原后裔过节     打糯米蒸粽子、扯艾叶悬大门、买雄黄泡药酒、拜祖坟清杂草……5月22日,距重庆主城区125公里外一个偏僻而隐秘的小寨子里,3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开始忙碌,为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做准备。   30多户村民都姓屈,自称是楚国大夫屈原的后裔,祖籍湖北秭县,湖广填四川时移来,现聚居岳池县齐福乡莲花屋基村,至今保持着川渝地区最传统的过端午习俗。 屈家后人居住的农家小院   又到一年端午时   莲花屋基村村民都注意到,78岁老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汾阳地秧歌与“秦王破阵乐”“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孝义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2006年申请国家保护的是武场地秧歌。    唐人笔记《隋唐佳话》(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记载:“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同样的记载出现在宋代《太平广记》唐太宗条之四。原来宫廷音乐舞蹈“秦王破阵乐”来自河东士庶歌舞。太宗破刘武周的地方是河东汾州,唐杜佑...
查看更多
论坛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柯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查看更多
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 ――试论少数民族生态观的现实价值 卢延庆   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尧上仡佬族文化村正在举行敬雀节活动。敬雀 节是仡佬族群众祈祷五谷丰登、家业兴旺的民俗活动。 资料图片   贵州省从江县占里侗寨,至今还沿袭着一整套传统的水稻收 割晾晒方式。“禾晾“即为其中之一。 资料图片  ...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