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论坛
宋时磊2023年4月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演讲现场 4月21日,游客在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村茶园游览(新华社发) 这个讲座的时间恰逢春茶大量上市之际,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唐代“茶圣”陆羽以及他的著作是如何影响了唐代茶文化,同时唐代茶文化又是如何影响了陆羽。 陆羽其人 陆羽,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其事迹在《新唐书...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22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重要论述精神,以“同根同源——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总结和安排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主任魏百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新闻...
查看更多
论坛
“好时光”汝瓷盘和“福禄”汝瓷瓶 朱晓辉、喜多俊之 剔犀心形首饰盒套组 何鹏飞 “丝叶”葫芦胎漆艺发饰 费博 木棉纺线桌旗 符英玉、杨丽 “一日一字”书法套装 原博 “柿子盒”大漆首饰盒 钱之初 【学人谈】 彰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信,凝聚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近年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省非遗展示中心积极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在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注重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团结引导非遗传承人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黑龙江文旅事业发展聚智献力。 省非遗展示中心 一、搭建系统平台在非遗保护规划建设中做好保障服务 据了解,黑龙江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项,省级429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东盟非遗周活动开展期间,组委会举行了中国—东盟非遗交流座谈会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中国—东盟非遗保护合作交流机制《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及“香飘益远”—丝绸之路经济带茶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传统医药产业与推广、稻作文化圈米粉制作技艺的推广与鉴赏、传统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戏剧院团长论坛、戏剧工作坊等7大系列主题活动,邀约各界中国—东盟非遗保护机构、专家学者、传承人共同探讨和交流,为非遗国际合作搭建理论平台,促进了中国—东盟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走向深入...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广西贺州瑶族服饰主要有过山瑶(盘瑶)、平地瑶、土瑶三种类型。贺州瑶族服饰受壮族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等因素影响,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呈现出近壮似壮、近汉似汉的多元风格,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纹饰符号,以“五色”体系为主的服饰色彩,均衡的纹样构图以及丰富的头饰和辅助配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瑶族服饰经历着从家庭、师徒到课堂并行的传承方式的变化,从义务、生计到文化使命的传承观念的变化以及从线下实体到网络平台的传承媒介的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4月22日(周六)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福建,为全国人民开启精彩的福建非遗之旅,节目播出期间收视率破“1”。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共11期,前往11个聚集本地特色非遗项目的街区沉浸式互动体验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福建省是非遗资源大省,有1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5个省级非物...
查看更多
要闻
岁在癸卯、暮春之初,具茨山下、溱洧之滨,心手相牵,共拜轩辕。 4月22日上午,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园区庄重举行。海内外华夏儿女循着祖先的足迹,再次汇聚黄帝故里,共拜始祖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 今年拜祖大典延续“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始祖山拜祖大典(2002年) 2002年4月15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经贸委、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经贸委、郑州市旅游局主办,新郑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始祖山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始祖山轩辕阁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来到这里寻根拜祖。 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拜祖大典(2003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当国家级非遗狮舞踏上戏剧舞台,神秘莫测的傩戏出现在方寸的数字屏上,当虚拟数字人穿上精致华丽的民族服饰……2023贵州非遗季为所有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遗盛会,让那些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非遗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与跨界,既是古老的文明在当下的新生,也是年轻群体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背后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2023贵州非遗季 非遗未来式·引领非遗跨界融合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