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振兴传统工艺的“浙江实践”——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谈非遗保护传承
2017.06.02
论坛
在陆光正大师创作室,工人正在雕刻木器陆光正的木雕作品中国木雕博物馆内展示的传统民居木构件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老艺人正在铜器上雕刻花纹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文创商店内展出的铜雕作品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观众在王星记扇子博物馆内参观近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行一道,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几天的时间里,记者们走访杭州、桐乡、东阳与乐清四地,聚焦当地...
查看更多
探索符合湖南实际的非遗保护传承之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培育“四个一批”
2017.06.01
专题报道
5月25日至26日,2017年湖南省非遗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如何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非遗保护之路,传承优秀湖湘文化,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是当下的时代课题。 会议提出,2017年湖南将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巩固抢救保护成果,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促进非遗在不失其本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基础 2016年,湖南出...
查看更多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解读
2017.06.01
专题报道
地方戏人才培养迎来春天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 张 刚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查看更多
天津滨海新区:非遗保护喜忧参半
2017.06.01
论坛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随处可以触摸到文化的历史质感:既能在响螺湾金融区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感受发展的足音,也能在静谧的海边小渔村聆听自明朝以来繁衍生息的忧乐故事;既能在富丽堂皇的剧院里静静欣赏一场高雅的交响音乐,也可在社区广场陶醉于传承百年的民间花会……正如当地一位作家所言:“文化之于新区,既是当下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昔日文脉的延续。” 保护好文化发展的稀缺资源 滨海新区为世人所关注的,往往是它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在这片227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还蕴藏着丰...
查看更多
专访吉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
2017.05.31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桂林,一级编剧,现任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姚惠芬:走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苏绣大师
2017.05.26
人物
苏绣 亮相威尼斯 2017年5月11日(当地时间),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军械库和处女花园拉开帷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是“艺术永生”(Viva Arte Viva),中国馆的主题则是“不息”(Continuum—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图2 姚惠芬参展作品《骷髅幻戏图》系列...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
2017.05.25
论坛
摘要: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这是一件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让国人意识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通过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在此工作中,首先是抓紧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举国上下全民一心的效果,在抢救中唤醒民众对自己文化和历史的重视,其最终目的不是商业化产业化,是为了获得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和自觉,从而让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鼓舞人心,形成合力共谋全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 在大众文...
查看更多
徐艺乙:关于中国手工艺发展现状的几个
问题
(讲座实录摘编)
2017.05.24
论坛
主讲人: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艺美术、民间文化、民俗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以下为讲座实录摘编: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可以说,当下国内手工艺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尽管如此,在行业的具体实践中,从业者还是会遇到一些困扰,比如说销售的
问题
、创作瓶颈的
问题
、产业化的
问题
、创新的
问题
等等。这么看...
查看更多
《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2017.05.24
专题报道
《民俗学概论新编》 邢莉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推动了中国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民俗学概论新编》是重构民俗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这匹黑马在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彰显了不容忽视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
查看更多
强化责任担当 振兴浙江曲艺
2017.05.23
论坛
浙江人文渊薮,曲艺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24个、省级曲艺项目49个,涉及保护地62个,是全国重要的曲艺大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速,曲艺作为非遗的一个重要门类,总体存续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现代大众娱乐的兴起、民众欣赏习惯的改变,使曲艺的能见度和接受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无法吸引年轻人学艺,传承后继乏人,而方言作为曲艺的载体日渐式微,使曲艺的传承传播举步维艰,许多本土曲种难以为继。曲艺作为濒危项目类...
查看更多
1
260
261
262
263
264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