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0 星期日 农历六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85)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78)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2018.07.21
交流培训活动
摘要:2018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年度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2017年度研培计划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实施效果进一步深化。在教学组织上,各参与高校理念认识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更为系统合理,研培学员与高校师生持续互动,“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工作目标基本达到。学员遴选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整建制招生成为主要方式;学员回访频次和工作深度都有明显提...
查看更多
远古之声入耳来——访鄂伦春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
2018.07.18
人物
关金芳在演唱鄂伦春族民歌 “我是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我以狩猎为生……”“看这森林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际……”60年后,关金芳几乎已经记不清儿时跟随长辈狩猎的情景,但曾祖父口中高亢圆润、悠扬婉转的鄂伦春族民歌仍清晰地镌刻在关金芳的记忆里,同时也被关金芳和她的学生们传唱着。 关金芳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形成了...
查看更多
内蒙古耄耋
非遗
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2018.07.16
人物
非遗
传承人曹纳木(受访者供图)“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曹...
查看更多
綦涛:为传统手工技艺注入时尚价值
2018.07.12
人物
綦涛在研究荣昌夏布创新产品。 她出身于艺术世家,10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家级
非遗
项目荣昌夏布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还培养了千余名妇女及女大学生掌握专项手工技能,帮助她们创业就业……她就是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綦涛。 綦涛从小热爱国画和书法,在2007年被夏布的制作工艺吸引之后,同年便创办壹秋堂夏布坊。她说:“真正将希望变为现实的,属于那些许愿之后踏实践行的人。” 初出茅庐就经历考验重重 夏布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苎麻为原...
查看更多
固原砖雕传承人卜文俊:把独门技艺教与乡邻共享
2018.07.11
人物
卜文俊在制作砖雕作品入夜时分,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魏氏砖雕艺术有限公司,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在砖雕工人下班后独自进行着最后的排查工作,为明天要提交的3万元货物做准备。作为国家级
非遗
项目固原砖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在过去的38年里,将魏氏砖雕从魏家特有的独门技艺转变为乡邻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魏氏砖雕的传承创新之路。魏氏砖雕艺术自晚清光绪年间由砖雕匠人魏孝祖创立,发展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其雕工精湛、古朴大方,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查看更多
传承
非遗
回馈社会——访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2018.07.10
人物
张小红指导学生完成夏布绣作品 5月15日,直到夜里10点,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才忙完一天的工作,有空坐下来接受记者采访。当天上午,在江西新余夏布绣博物馆举办的“夏布绣
非遗
文化宣讲”主题活动上,张小红给来馆参观的当地中学生讲解夏布绣的历史,并现场指导学生完成夏布绣作品;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昌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进校园暨张小红夏布绣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张小红自幼随祖辈学习刺绣,凭着勤奋与对刺绣艺术的...
查看更多
李艳军:用永乐桃木雕刻美好人生
2018.07.06
人物
李艳军在工作室创作作品 王焕伟 摄头顶上一束长发,下巴上一缕胡子,枣红的棉质对襟上衣,配上深蓝色的中式裤子——李艳军的外表既文艺又新潮。李艳军,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许湾村一个木雕世家,受祖父教诲,十岁习刀刻,因心灵手巧,功力早现。2006年便在永乐镇举办了“永乐桃木作品展”,2010年自办“芮城县永乐理天桃木雕刻坊”,2014年更名为“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日前,李艳军被评为永乐桃木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李艳军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
查看更多
内蒙古耄耋
非遗
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2018.07.03
人物
非遗
传承人曹纳木 受访者供图 摄 “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
查看更多
朱树龙:47年坚守,只为传承和发展柳琴戏
2018.07.03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心里幸福,配出的年画颜色才平和”——绵竹88岁年画艺人李芳福入选国家
非遗
传承人名单
2018.07.03
人物
摄影:王攀一头银发、两道全白的长寿眉……88岁的李芳福老人,面容慈祥,说话语气很轻,但思维清晰。老人一生醉心年画创作,一画就是70多年。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李芳福成功入选。 6月29日下午,记者在绵竹市见到了李芳福老人。想靠画画挣大钱 画出来的画肯定不好 绵竹市区的安国巷,当地人又称之为“肥猪巷”,街两侧排列着许多画坊,李芳福的年画作坊就在巷子一角。2003年从老家拱星镇搬到这里后,已...
查看更多
1
10
11
12
13
14
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