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56)
机构
(9)
政策
(360)
资讯
(7048)
清单
(2878)
资源
(1350)
学术
(1332)
百科
(0)
其他
(2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研培计划”成果展亮相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2016.10.01
成果展示
9月21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包括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内的全国57所院校集体亮相,参与国家包括*、新加坡、泰国、尼泊尔等,博览会上全面展示了14000件非遗作品,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也应邀参展,展出非遗成果。此次中国非遗博览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旨在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设计,使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查看更多
20年,中国京剧进入青研班时代
2016.09.28
专题报道
于魁智《红鬃烈马》剧照。 资料图片张火丁《春闺梦》剧照。资料图片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20年了,9月17日至10月8日,百余名学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19台传统大戏和一台演唱会,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强强联合的演出让人大过戏瘾,而更令人欣喜的是,遍布全国各地的6届229名学员,已成为所在剧院团的中坚力量,成为戏曲艺术承上启下的生力军,京剧艺术已进入“青研班时代”。 承上启下栋梁材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于1996年,首倡者为时任中...
查看更多
中外专家齐聚济南 共议传统工艺振兴——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振兴论坛”圆满落...
2016.09.23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先生主持论坛参会领导、专家聆听报告人发言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至22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的“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作为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板块的重要内容,以“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为议题,邀请与会者共同探讨传统工艺振兴的理念、路径、对策,交流分享近年来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专题展览(二)传承与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2016.09.23
专题报道
传承与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该展区以“传承与再创造”为主题,选取了漆器、陶瓷、金属工艺、竹木雕刻、玉石雕刻、织染刺绣六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项目,辅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向社会传达振兴传统工艺的工作方向。本展力求从构建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技艺、弘扬工匠精神的角度,表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发展与再创造,充分展示传统工艺美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传统是昨天传承基础上的再创造...
查看更多
缅怀戏曲巨匠 传承国之经典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举办
2016.09.21
专题报道
2016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的戏曲创作以“临川四梦”为代表,将人生慨叹、仕途感悟、精神梦幻诉诸笔端,猛击封建礼教,深揭当世政弊,加以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文辞典丽、声律谐美,400年来盛演不衰,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今仍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示汤显祖文学艺术成就和汤显祖剧作的时代魅力,扩大汤显祖和中国戏曲的影响,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弘...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工具性”分析
2016.09.20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是对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总括性表述,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在民族文化的高度上认知文化类型,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其工具的实用性,亦有其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 “非遗”概念的作用 “非遗”作为一个概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用以认识社会、文化的一件工具,其所作用是多方面的。 从文化遗产角度来看,“非遗”的提出使我们开始关注文化...
查看更多
城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
2016.09.20
论坛
各位上午好!今天我不谈理论,只谈一点感受。 “城镇化建设当中的非遗保护”非常重要!我最近参加的两次调研都是这个题目,一次是五月份中央文史馆组织的考察安徽和浙江,一次是六月初由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组织、卢展工副主席带队考察福建和安徽。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依然是这个,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确受到了全国人民上上下下的共同关注,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题目!这几次调研我有很多感受,下面我想谈两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
查看更多
专家点评巴陵戏《远在江湖》
2016.09.20
论坛
编者按 9月3日晚7点30分,由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大型巴陵戏历史剧《远在江湖》参加“湘戏进京”展演活动,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精彩上演,反响热烈。观众通过该剧重温岳阳楼重修典故,品读《岳阳楼记》人文内涵,感受滕子京“贬官不贬为民心”的高尚情怀。2006年巴陵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内知名学者及传统戏剧专家针对巴陵戏《远在江湖》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仲呈祥季国平曲润海薛若琳龚和德崔伟马也赓续华范国强郑雷余三定王安葵王馗...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中秋——盘点各地中秋美食
2016.09.12
专题报道
月到中秋,阖家团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中秋佳节,让人眷恋的不仅仅是皎洁的月色、浓浓的亲情,还有各具特色的中秋美食。 一、月饼 老北京月饼 山西月饼 广式月饼 苏式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月饼圆如满月,又能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的必食之品。月饼主要有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口味,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在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
查看更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各地中秋习俗
2016.09.12
专题报道
对中国人来说,夜空中的朗朗明月,似乎是一种温柔情感的象征:它寄托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对亲人刻骨铭心的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之际,那一夜的月亮,圆润、明净,似是一年之中最大、最亮、最美的。无论是在东北黑土地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农家大汉,还是在海外奋斗多年,事业有成的侨胞和游子,或者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中辗转于各个写字楼之间埋头苦干的小白领,告别故乡的田地和村庄,到大城市辛苦奔波找...
查看更多
1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32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