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唐卡(勉萨画派)

  藏族唐卡勉萨派,亦为新勉塘派,在西藏古籍中和民间又称做“藏赤”,“藏”指西藏日喀则一带,“赤”即画派。勉萨画派相传产生于公元17世纪中叶,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及其周边地区,曾经流传到拉萨、山南、昌都等地,鼎盛时期曾有画业作坊一千余家。
  勉萨派的创始人是四世班禅大师的随身画师朱古曲英嘉措,他在勉塘派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工笔画中的人物、山水及亭台楼阁的造型、布局和技法,并添加了很多个性绘画元素。他的绘画、工艺、雕塑等方面的作品多藏于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等著名的宫殿与寺院。

展演人介绍:

  罗布斯达,藏族,西藏日喀则人,1967 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罗布斯达12岁开始跟随外祖父达娃顿珠学习藏族传统的绘画技艺,后又拜十世班禅大师的专职绘画大师噶钦•洛桑平措为师继续学习唐卡绘制,并得到了当时著名的乌钦噶钦•阿顿大师的亲自指导。多年来,罗布斯达一直参与布达拉宫、扎西伦布寺、萨迦寺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绘制与修复。代表作品有《吉祥天母》、《宗喀巴大师》等。罗布斯达还创办了勉萨派唐卡艺术中心和西藏唐卡画院,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唐卡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