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桃木雕刻

  我国的桃木文化源远流长。因桃木可镇家宅、除凶祸、宜子孙、保平安、寿百岁之说,形成了桃木雕刻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肥城桃木雕刻源于古代“桃符”,产生于隋唐,发展于宋,明清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出现了一批雕刻技艺精湛的工匠,形成了完整成熟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肥城桃木雕刻工艺品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雕刻艺术形式。

展演人介绍:

  王来新,山东肥城人,1967年2月出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王来新自幼受家庭熏陶,在祖父和父亲的口传心授下学习桃木加工及传统雕刻技艺,既传承了肥城桃木雕刻的传统技艺,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知名天下如意》、《佛手观音》、《剑到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