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李爱霞:溯源、辨析与传承 ——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艺术研究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爱霞 创建时间: 2021.05.10 11:15:00

【摘要】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其中美人题材的创作,风格细腻、形象清雅,彰显着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审美内蕴,在民间木版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形象,从造型、配色、衣饰、发饰,都可见当时市民阶层的女性观念与审美理想,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质。同时,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中蕴含着尚雅、尚贤、尚爱、尚德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教育感化、装饰美化的人文价值和具有独特审美系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年画;美人题材;艺术特色

引言

杨柳青木版年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曾几何时,杨柳青镇上“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所产年画两千多种,赢得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为我们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年画艺术中广为人知的“名品”,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其精湛的刻工、细腻的彩绘、丰富的样式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堪称年画艺术之奇葩,享有盛誉。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以史为线,运用图像分析和观念分析的方法,从艺术形象和审美风尚两方面对清代杨柳青美人题材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并彰显杨柳青木版年画所体现出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审美情怀。

清代商品经济繁荣,小说、戏曲等市民艺术蓬勃发展,年画也随之兴盛起来,成为“近代市井生活的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①,美人形象在年画中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民间年画的主导题材之一(表2)。通过分析这些作品(表1),我们可以深入解读大众的审美倾向,以及在传统审美观的指引下,民众的女性观念和审美要求。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市民艺术的经典例证,以清代杨柳青美人题材年画为切入点,通过对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美人的造型、配色、衣饰、发饰的形象分析(表3),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对清代市民阶层的女性观念与审美理想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进而解读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思想观念。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一、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形象解读

(一)美人造型

从五官与脸型来看,杨柳青年画中的美人大都柳叶弯眉、吊梢凤眼,鼻梁高挑挺拔,小口艳若樱桃,额头宽圆饱满,下巴修尖、清秀,属于标准的“瓜子脸”,体现出鲜明的传统女性审美。这种审美标准一直流传至今。杨柳青木版年画画人物口诀:“美人样: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蚁眼;慢步走,奓勿手,要笑千万莫张口。贵妇样:目正神怡,气静眉舒;行止徐缓,坐如山立。丫鬟样:眉高眼媚,笑容可掬;咬指弄巾,掠鬓整衣。贱妇样:薄唇鼠目,剔牙弄带;叠腿露掌,托腮倚床榻。”⑤可见,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贵妇即仕女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显著区别于丫鬟、贱妇模样。屈原《离骚》中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里的蛾眉被作为了女子容貌美丽的象征。古代诗人韦庄在《女冠子》中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以赞美女子的容貌之美。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形象,无论在清初期、清中期,还是清晚期,无论是表现豪门贵妇题材的作品,如《一品荣寿》(图1)《三代诰封》,还是表现世俗女子生活题材的作品,如《渔妇图》,还是表现吉庆富贵等美好愿景的作品,如《连生贵子》《榴开百子》,抑或是展现戏曲武打场面的作品,如《盗仙草》《打金枝》,其中美人的眉形都是细长而弯,极富清秀的曲线美,是典型的柳叶眉。综合分析,相较于美人黑而亮的“蚂蚁眼”,柳叶眉的颜色往往清淡得多,同样体现出“蛾眉淡扫”的审美倾向。在传统观念中,拥有细弯眉形的女人,往往生性宽厚,温柔善良,感情细腻,思虑深远,聪慧敏锐,“蛾眉淡扫”也是美人含蓄温婉的表征。

from clipboard

一品荣寿

眼睛的灵动有神也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关键所在,正所谓“点睛之笔”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传达人物神情的精髓所在。杨柳青木版年画诀中有:“画贵者像口诀:双眉入鬓,两目精神。”⑥民间赞美美人的俗语“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正是杨柳青年画中美人形象的生动写照。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对美人耳朵的处理也是采用了拉长的变形手法,主要表现在耳朵的宽大和厚实,拉长了耳廓与耳垂。在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中,“双耳垂肩是帝王之相”,耳朵饱满肥厚是荣华富贵的标志,“被西方人忌讳的招风耳,在东方人看来是成功和幸福的象征”⑦。木版年画中美人耳朵的变形处理,正是集中体现了百姓对荣华富贵、长寿安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显了人们在女性身上寄托的富贵宜家的母性情怀,体现出厚德载物对女性的要求。

综合来看,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美人造型所体现的含蓄内敛、端庄大气、娴静雅致的福相完美地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传统审美品味可鉴。

(二)配色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人们寻求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年画的主要功用是装饰年节,烘托和增加喜庆祥和的年节氛围,它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特定的民间习俗、传统的年节文化以及审美观念。因此,年画艺人们大多选用明艳、亮丽、明快、典雅的色彩来制作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细腻的笔法、秀丽、雅致的人物造型、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配色而著名,更以明丽、清新、淡雅的色彩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杨柳青木版年画在用色上经常以红、绿、黄为主色调,紫青色为辅助,虽只有五种原色搭配,简练单纯,效果却丰富多彩。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又追求温润雅致的色彩效果,在使用了纯度较高的色彩后,常以粉蓝、淡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以墨线加以衬托和稳定,背景大多留白,关键处运用补色和高纯度色相对比的手法,让画面的色彩鲜亮而明快,醒目而自然,加上美人娇美的容颜、绚丽的衣饰、环佩点染等手绘又增添了美人画面的灵动性。从清早期到清晚期莫不如是,唯一的例外是嘉庆四年(1799)起,乾隆驾崩,《圣谕》:凡民间戏曲以及婚嫁丧殡概不准动用锣鼓响器,年画也不准染有红、紫诸色,谓之“断国孝”。这种年画被称为“素彩年画”,具有清淡素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如《琴棋书画》(图2)⑧。

总之,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作为美术造型的基础元素,被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运用得匠心独具,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质,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

(三)衣饰

清代服饰多纹饰边镶,宽袖大裳,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服饰多采用暖色调,色彩饱和度高,衣领处常用深色的领子来衬托美人肤如凝脂,红、蓝为主色,黄、紫为辅,红色喜庆吉祥,蓝色雅致沉静,突显美人的灵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清初至清末,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清初的美人服饰多是宽袖大裳,三重拖地罗裙,至清中后期逐渐简化为宽袖大裳二重拖地罗裙,上衣下裙,直到清末期的上衣下裤。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发展进步,女人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秀阁中逐渐走出来,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衣打扮也越来越实用了。如《仕女游春》《带子上殿》中,仕女身着宽袖大裳,三重拖地罗裙;《婴戏图》中,仕女身着宽袖大裳二重拖地罗裙;《双美人图》中,仕女身着上衣下裙;而《女学堂演武》(图3)中,仕女的穿着已经简化为上衣下裤了。从层层堆叠、包裹全身的曳地长裙到简洁、利落的裤装,从藏不可见的三寸金莲到裸露在外的三寸金莲,再到平板大脚的展示,每一分变化都代表着男女关系的微妙博弈和社会包容性的增强,女性身体的每一点解放,都体现着女性权利的释放和社会文明体系的完善。时至今日,女人们早已不为裤子烦恼,三寸金莲也早已进入了博物馆,美人们终于从压抑、束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享受着着装的自由。

from clipboard

女学堂演武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美人服饰上的花纹和装饰体现了美好寓意。如《一品诰命》《三代诰封》中,美人身着绣有金龙、双喜、蝴蝶等图案的罗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吉祥之物,金龙图案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使用,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囍字更是吉祥喜庆之意;项戴珍珠或金项圈,把贵妇人的雍容华贵展现出来。衣领胸襟处常用的祥云图案,整体衣服上的牡丹花、梅花、兰花草等图案,各自以其吉祥、富贵华丽、品性高洁等寓意被大量应用于美人服饰,彰显了民众对繁荣昌盛、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发饰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发髻已经脱离了“两把头”样式,梳了“苏式平髻”,又称“大盘头”。从清初直至清末,发髻样式基本变化不大,也就是所戴饰品的差异,有的戴花饰品,有的戴金饰品,有的戴凤冠,饰品多种多样,所戴饰品也与美人身份地位相符。如《大登殿》中的王夫人和《回荆州》中的孙夫人戴凤冠,《葫芦万代》中的仕女和《万福攸同》中的仕女都是戴花饰品,而《冷宫救昭君》中的王昭君当时身处异域,头戴羽毛帽,都极为符合身份和处境。

整体来看,美人温柔从容的体态、娴静雅致的神态与发饰的精美,体现出东方女性端庄优雅的气质,的确是文化交流的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明信片”。

二、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的艺术性选择

(一)美人造型选择的倾向性

众所周知,年画反映的是大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画中的形象都有着吉祥的寓意。这样,画师“开脸”时会尽量刻画人物活泼、喜庆的神态和表情。尤其对美人的刻画,要把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刻画出来,即端庄、秀美、稳重、贤良、优雅的美人造型选择倾向。

(二)场景构思的匠心性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场景构思可谓巧妙至极,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借形象、谐音、夸张、寓意等艺术方式尽情展现。如光绪年间《榴开百子》图绘贵妇华堂,三幼儿抬石榴而至。石榴熟透,皮自绽开,露出累累籽粒,故谓“榴开百子”。《连年福寿》图绘贵妇华堂端坐榻上,三小儿抬一对大寿桃,桃子寓意多寿,图中五只蝙蝠,取“蝠”与“福”的谐音,寓意五福临门,合为连年福寿。《葫芦万代》(图4)图绘五子收葫芦,忙得不亦乐乎。葫芦是吉祥之物,谐音福禄,葫芦又多籽,葫芦万代为子孙万代、福禄万代之意。诸如此类,画面场景构思独具匠心。

(三)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中国画在文人画成为审美主流之后,也成为了文人雅士抒发个人情怀的艺术,而年画,更多的是寻常百姓家的审美对象,其艺术语言自有其独特性。清代杨柳青年画不仅在制作工序上与中国画的创作过程相似,在画面元素的安排、构成、审美追求以及使用的纸张和颜料也与中国画极其相似,但其独特性体现在美人的气韵生动上,以及年画独创线描更贴近形象特质,而手工彩绘、逐层分染更是增添了画面的丰富、绚烂之美。

(四)色彩搭配的巧妙性

杨柳青木版年画行业中关于色彩搭配流传下来很多口诀,师徒代代相传至今。“红靠黄,亮晃晃;绿配黄,暖洋洋;粉靠绿,人品细(指细腻的风格);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加点青;黑靠紫,臭狗屎(提醒黑紫不要放一起,会显得呆板)。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颜料也有口诀:“石青石绿为上品,石黄藤黄用亦佳。金屑千年留宝色,章丹万载有光华。雄黄价贵于赭石,胭脂不同色朱砂。银朱瞟角皆可用,共说洋青胜靛花。”⑨由此足可见民间艺人的智慧之高妙。

三、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一)尚“雅”——展现美人的审美格调

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题材的年画风格独特,笔法细腻,色彩或秀丽明艳,或清新淡雅,或古典雅致,无不突出一个“雅”字,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又富于文人艺术的风雅之美,塑造的美人形象,以端庄优雅之美深入人心,是东方古典之美的典型代表。可见,尚“雅”之风盛行,如光绪年间的《瑞雪丰年》(图5),图绘岁末年近,雪霁天晴,一片银装素裹,园内梅花盛开,松竹秀翠,明窗粉壁,暖阁玲珑,玉雕寒枝,花遮亭台,园林雪景中一派喜庆宜人。孩童们喜逢瑞雪满庭,不顾寒冷,积雪堆狮,扫雪、打雪仗,热闹嬉戏。华衣美人怀抱婴儿,闻声掀帘观看美景。正所谓“瑞雪兆丰年”,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整幅画面清新雅致,令人神往。

from clipboard

瑞雪丰年

(二)崇“贤”——传统女性贤良、端庄、稳重品格的体现

贤良、端庄、稳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在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题材年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人们崇“贤”的具体体现。如《美人图墨稿》图绘贵妇端坐桌边看书,神态娴静,气质高雅,旁立侍女,幼子在膝下玩耍,其贤良、端庄、稳重品格自现。

(三)重“爱”——传统女性温良、母性风格美的展示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造型,承载了民众对传统女性太多的期待和要求,我们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美人年画,似乎穿过数百年历史长河,依然能够体会到传统女性温良的母性情怀。如《恤孤》图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爱意满怀的图景:临山水榭中,一渔夫打扮的顽童在钓鱼,母亲坐在椅子上,满含爱意,似在叮嘱什么。恬适、温馨、浓浓的母爱之情充盈画面。《富善吉庆》图绘绣户华堂,贵妇哄群儿游戏,母亲面带笑意,群儿欢畅。取“蝠”与“福”,“扇”与“善”,“戟”与“吉”,“磬”与“庆”之谐音,寓意富善吉庆。

(四)崇“德”——注重美人形象的教化功能

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美人题材之所以能发展为十四大类题材中的一个大类,与民间年画注重教化功能密不可分。在农耕文明时代,上学读书只是权贵和富家子弟的特权,广大劳动人民的孩子是没有条件上学读书的,他们的教育主要靠祖母、母亲等女性从自身生活经验和见识中习得,如民间哄幼儿入睡的童谣、民谣等,年画作为民间文化的丰富载体,其内容又多是戏文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诸多美好的题材,其内容自然会被妇人们用来教化幼儿,这自然也是民间崇德的具体体现。如《孟母择邻》(图6),孟子小时候很淘气,孟母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安家到学校旁边,孟子才潜心读书,终成一代圣人。孟母择邻处的故事是历史留下来的一段佳话,被民间艺人们据此创作出充满美感和教化功能的年画流传下来,是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崇德的具体呈现。

四、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体现的社会价值

(一)人文价值

木版年画的功能与内涵是多样的,既有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的成分,也有教育感化、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和装饰美化的作用。美人题材的木版年画自然也不例外。在农耕时代,戏曲艺术的魅力不亚于今天的电影电视,美人年画描绘过的历史故事不计其数。如《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美人题材部分统计表》中列出的《孙夫人祭江》和《回荆州》就是《三国演义》中故事。《琵琶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路遇蝎子精的故事。《西厢院聘请张君瑞》故事出自《西厢记》:唐贞元年间,崔相国去世,夫人携女莺莺扶柩还乡,因叛将孙飞虎作乱,暂住普教寺。书生张君瑞赴试,暂住寺的西厢。一日,孙飞虎军围寺,要崔莺莺做压寨夫人。崔夫人约许僧俗,能退贼兵者以莺莺妻之。张生自称有妙计,故夫人遣红娘请张生商议退兵之策。《苏小妹三难新郎》描绘的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才貌过人,苏东坡做媒,把妹妹嫁给好友秦少游,洞房之夜,苏小妹出了三个难题,要新郎秦少游全部答对才能进洞房。秦少游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前两道题都答对了,却被第三道题难住了,在苏东坡的启发下,秦少游才答出并得以进入洞房,很是有趣。再比如《列国楚霸王贪恋细腰宫》,楚灵王是楚共王的二子,杀楚王熊麋而自立。他贪婪暴虐、奸险狡诈,野心勃勃,即位不久,就大兴土木,造章华宫,并尽选细腰美女藏于宫中,故章华宫又称“细腰宫”。那些被选入宫的女子,因害怕腰身变粗而不敢饱食,多被折磨致死,留下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千古遗恨。灵王的倒行逆施也激起天怒人怨,最后吊死于荒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数百年的木版年画历史究竟创造了多少美人的形象画面,无人能做出回答。正如冯骥才所言:“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农耕时代中国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可以说既是深不见底,又是浩无际涯。”⑩

(二)艺术价值

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还有着巨大的艺术价值。它的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段多样,审美含量极高,自成一个独特的审美系统。天津杨柳青近邻京都,为顺应都市大户人家的审美要求,崇尚华美和精雅。清中晚期,上海职业画家钱慧安等来到杨柳青,当地还有高桐轩等一些丹青高手,木版年画出现了一种主动靠近都市文人绘画的倾向,同时手工彩绘日臻其妙,妆金饰银,堆金沥粉,华贵富丽,美人形象达到了另一种极致。如《瑶池祝寿》(图7)中的九天玄女头顶盘发、戴金饰品,上衣下裙,配色明艳热烈,把祝寿的热闹场面描绘得如身临其境。还有《红楼梦庆赏中秋节》中的众姐妹身着穿金戴银的节日盛装,整幅构图明艳清丽,把一起欢聚庆祝中秋节的场面刻画了出来。

from clipboard

瑶池祝寿

冯骥才说:“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最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最炽热地展示了百姓的心灵向往,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因此说: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龙头。”⑪可谓一语道破了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

周汝昌曾为杨柳青木版年画写诗赞曰:“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竞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⑫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以它贴近生活、反映天津地区民俗文化、彰显传统女性之美等特点,在研究天津地域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需要积极保护与传承发展。总之,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如何促进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冯骥才在《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谈到:“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⑬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以其清新、高雅、纯真的格调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犹如清灵的泉水滋养着人们的艺术情操,净化着民众的心灵,成为津门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作者简介:李爱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