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在浙过年|年俗大片已上线,云端闹春等你来(下)
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1-02-07 18:35:00

万千“非遗”,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而经过历史长河的绵延嬗变,春节早已成为融入中国人血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归依,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作为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社会内涵。

浙江非遗,灿若繁花。

“浙”里各地独特的春节仪式中,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但是“浙”里的年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已是遥远又陌生。

在这个就地过年的春节,让我们随着这几部微纪录片一同去寻找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本土年俗”。

奉化布龙

宁波奉化布龙,国家级非遗项目。

奉化布龙,多为九节,龙头只有八斤重。轻有轻的好,灵活!龙扑身、挨背龙、龙搁脚 、套头龙、大游龙、小游龙和龙钻尾……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翻 江倒海,所有舞蹈动作一气呵成。

泰顺百家宴

泰顺百家宴,省级非遗项目。

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泰顺百家宴始于北宋时期,由三魁镇张氏先人的族内祈祷仪式“做春福”演变而来,意为迎春接福。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

百家宴的同事,还将举行盛大的典礼,祭拜地方神祉陈十四娘娘和木偶戏神王乞佬。所以百家宴对祭祀用的糯米酒与猪有特殊的要求,选择的稻米是相对较为偏僻的山田,这里的稻不施肥、不喷药、不除虫,顺其自然。酿造的酒也不允许事先品尝。猪选择的是阉割过的公猪,吃的是菜或米糠。这两样为来年祭祀所用的供品,由专人负责,一年一养或一年一酿。

永康迎花烛

永康迎花烛,省级非遗项目。永康迎花烛始于宋代,至今800多年的历史。

时间都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三,当天,村民们会抬上一支巨大的六角形花烛在各村巡游,以纪念乡人陈亮高中状元,重现当年骑马游街,荣归故里的喜庆景象,同时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迎花烛”形式独特,很有气派。花烛台由木制的底座、烛身、烛顶组成,烛身顶部插有六面彩旗,分别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烛身是一支2米多高的雕花大烛,上面雕有宋光宗御送状元返乡、骑马游街等场景。

迎花烛队伍先在中心的龙籍庙集中,大锣、虎头牌、蜈蚣旗、彩旗等仪仗开道,花烛台由前后各两人用红漆木杠抬扛,随后巡游到各村。

云和讨火种

云和讨火种,在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举行,每三年举办一次,以云和县沙溪村、高胥村为中心,涉及全县范围10多个火局(采火点)及周边40多个村落。

这一民俗是以九天玄女仙娘信仰为基础,以讨新火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民间信俗活动。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活动沿袭自古确立的程序,包括:祭神、祷祝火局、讨火种、接新火、吃仙娘饭、看酬神戏、阅城送火、散神熄火等,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自觉形成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是地方历史文化、族群精神在代代血脉延续中的再现。

杭坪摆祭

浦江杭坪摆祭,省级非遗项目。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至二十一日,浦江杭坪村的百姓都会聚集到一起。迎关公是“摆祭”仪式中最为热闹隆重的一个项目。上午8点整,由马牌高灯、锣队、铳队、旗伞队、香桌、什锦班和近千名手持香烛的虔诚村民组成的迎接队伍,赶到离村一公里外的关公庙迎接关公,经过一番隆重的请神仪式后,将关公像请上轿抬回村中。一上路,大旗猎猎,铜铳齐鸣,锣鼓阵阵、丝竹声声,队伍绵延达1公里左右,场面十分隆重壮观。

关公迎好后,摆祭才算真正开始。村民们将精心准备的各种祭品,摆放在关公像前的供桌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精美的米塑了,一件件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走兽飞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正厅两边分别摆放了打扮漂亮的架猪和架羊。

如今,杭坪村摆祭仪式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民间习俗活动,村民通过迎送关公、摆祭、演戏、迎灯等隆重热闹的综合性传统民间风俗活动,来祈佑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百姓平安。

上舍化龙灯

安吉上舍化龙灯,国家级非遗项目。

“化龙灯”根据史载又称“花龙灯”,它以“花变龙”的制作艺术别具一格,因此后来谐音叫“化龙灯”。

26盏花灯,分是“串花灯”,合为“舞龙灯”,由竹竿剖开糊纸、装烛、上色、点缀后化为鲜活威风的彩龙,寓意“福禄和合”。

据传,这是当地民间一朱姓老人根据当时庙会、灯会的表演形式,制作一系列花灯而组成“化龙灯”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演化,逐渐演变为村中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时必演的一个传统节目。

如果还不过瘾,可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感受更丰富更独特的非遗民俗,一起穿越历史,体味恒久魅力。

from clipboard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