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易老的年华,盛开的芳华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田苗 创建时间: 2019.06.13 14:42:00

非遗和纪录片是天生的一对。非遗是人的本领、情感和创造力的融合,而纪录片最关心的就是人;非遗是精微的、隐秘的、稍纵即逝的,而纪录片捕捉的就是细节、记录的就是过程。非遗中饱含着的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又恰好是纪录片最能打动人的力量所在。

纪录片只能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著名认知科学家加扎尼加曾说:“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如何记录非遗的“此刻”,为人们留下“非遗记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提供了有益启示。

这30部入围作品涵盖地域广、覆盖民族多、类别丰富;题材、主体对象选择、拍摄立意与方法以及技术手段新颖特别、与时俱进,充分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我国影像记录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最能用镜头捕捉到的,也最能通过银幕展现出来的非遗之美,莫过于传统技艺。此次影展入围作品中,有大量关注传统技艺的作品:展现特色技艺的作品包括《柳琴》《老秤儿》《平遥布鞋》《修复历史的记忆——天一阁修书》等;展现地方技艺的有《手艺人之越里寻遗》和《台州记忆》;将视线投射于正在消失的传统工业与制造业的有《晒盐》《郭窑村》。这些作品有的是长篇之作,系统完备;有的短小精悍,便于传播。但无论哪种,都是创作者通过镜头,展现传统技艺的步骤之美、工艺之精;带领观众体会非遗工作者劳动之辛苦、坚守之艰难。

除了传统技艺,本次影展中也有大量作品关注节庆民俗活动:《拔五更》和《常山喝彩歌谣》讲述浙江特色节庆民俗;《醉龙》展示深受粤港澳群众喜爱的浴佛节舞蹈;《鼓事》关注甘肃渭源县元宵节打羊皮扇鼓舞习俗,还有《火的祭礼》和《芒蒿》,分别关注了彝族阿细人和广西苗族群众极具特色的节庆习俗。如何拍摄、记录好大型节庆活动,是对纪录片工作者的挑战。我们惊喜地看到,上述这些作品中,无论核心人物的选择与跟踪、节庆民俗的背景文化挖掘,还是大型活动场面的视听设计与场面调度等方面,创作团队都下足了功夫、挖空了心思,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有现场感和冲击力的欢庆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与影片中的人一起欢欣鼓舞。

此次影展中,还出现了不少深入探讨非遗与社群、与受众文化消费关系的作品。《昆明戏窝子》用4集记录了滇剧的角色互动,讲述传承人、管理者、爱好者、社会大众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吴门琴话》记录了借由“琴会”汇聚人气,复现古老古琴艺术的故事;《祁连山下》聚焦裕固族,为观众展现了这个只有1万多人的古老民族。这些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促进非遗走近大众才是保护、传承的关键。

影展中出现最多的、最打动人的还是人的故事和在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平民老倌罗家宝》中的粤剧名家罗家宝的蹉跎岁月、《西林壮寨裁缝》中郎坚美的时光静好、《红事》中爱情与传统的拉锯战、《克智少年——吉则尔曲》中彝族少年的成长与挑战、倔强的柳琴工作者秦化光、孤独的乌篷编织人边张虎……他们当中,有的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的不是,他们讲述的故事所承载的,有的是非遗项目,有的不是。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文化的生命力和人对文化的情感。正因为有了这些热爱实践的非遗人,非遗才得以延续。

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本次影展的开幕影片和两部特邀影片。开幕影片《璀璨薪火》通过先进影视技术手段展现非遗技艺之美;特邀影片《嫁衣》《那达慕》分别是故事片和动画短片,让我们看到非遗题材创作的广泛可能性。二是此次展映有5部作品是展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优秀成果,5位年逾古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仍坚守在非遗实践与传承的一线。来自5个省份的5个团队与时间赛跑,赶在传承人老去之前,完成对他们的记录,将他们的人生经历、文化造诣凝结在影片中。

人类用勤劳、智慧创造出文化,而文化又在不断地塑造着人类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选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我们对自我的记忆与解释。通过影像的记录,艺人的宝贵技艺被留住了,盛开的芳华也被抓住了。记住非遗,也就记住了我们自己。

我们应该怎样记录自己,我们又想怎样被后代记载?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希望在本次非遗影像展中,能够找到答案。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