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中国好手艺”为何不提“天时”和“地气”?
来源: “微思想邱春林”微信公众号 作者:邱春林 创建时间: 2019.08.05 10:13:00

最近十年来,各种手工艺的博览会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或大或小,几乎达到每天有一展的高频率,在这种情势下,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想做一个“小而精”的学术展来树立标杆,用“好作品”的样貌和法度,形象直观地阐释“好手艺”的内涵与价值。为此,我重温了传统手工艺的管理制度史和观念史,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现状,提炼出衡量当代中国好手艺的四个构成要素:“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在形成共识之后,于2017年在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好手艺展”。2019年8月3日,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历史上,我们有没有“好手艺”的标准?回顾两千二百余年前,即春秋末战国初年,《考工记》曾提出过一个考工四大要素:“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个良器标准代表了当时官方对好手艺的一个基本判断,它具备行政管理上的威权,对匠人群体形成制度上的事实约束力。当然,它也有认识上的科学性,即符合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因如此,也就成为影响中国手工行业两千年的一个观念共识。

古人做手艺为什么要重视“天时”呢?《礼记·月令》记载:“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变。”当时官手工作坊的监工每天都要对匠人发号施令:“毋悖于时”,可见“时”有多重要!大数、四时和节气都是华夏农耕文明最核心的观念之一。古人看待一切生命的节律都吻合着四时,人的社会活动也一样,如手工艺行为也要顺应时令变化,农忙时耕作,农闲时修水利、作器械、制陶、纺织、染布和刺绣,不是你想做就可以随便啥时做。《礼记·月令》还记载天子所用器物的造型和纹饰也必须因时而变,春季所用器物宜“疏以达”,即器物上的装饰花纹必须疏简,图案由直线构成的为好;夏季所用器物宜“高以疏”,即器物高大,少文饰,甚至不文饰;季夏(夏秋之交)所用之器宜“圜以闳”;秋季所用之器须“廉以深”;冬季所用之器须“闳以奄”。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做一个匠人必须敬畏“天时”,不能胡来。后来社会发展着,这些“敬畏”逐步少了些,但重“天时”一直是农耕文明下的手工业一个固守的观念。

华夏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理、气候和物产差异大,导致不论是农耕还是做手艺,“地气”也是不能忽略的影响因子。地气的冷暖、生杀影响到天然材料的性能,比如漆树对生长环境的经纬度、土质酸碱度、温湿度等要求很高,像湖北神农架、利川毛坝具有生产好漆的适宜环境。又比如同一座山上出产的黄杨木,长于阴面的比阳面的要质地细腻、致密,更宜于精雕细琢。因此,古代文献里记载的大匠都重视材料,有人甚至会亲力亲为从自然中挑拣适宜的材料,当他熟悉一种材料的“物候”并将之发展成自己产品的“品性”之后,自我风格才能形成。

但是,今天的社会形态早已经结束了“看天吃饭”的农耕文明时代,已经全面向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转型了。在如今这种社会结构中,手工艺也相应地摆脱了作为农耕的辅助生产力的角色,成为大工业、信息产业主导下的一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手工艺人对“天时”的依赖性无疑是大大地减弱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能直接影响手工艺生产力的是人才、原材料的供应和消费市场的波动,除此三大因素,四时、节气和风雨明晦都不能左右手艺人的双手了。尽管在一些特殊手工艺行业,如陶瓷窑业,不同季节的温湿度对于窑炉内的气氛有一点影响,但是,手工艺全行业“重天时”的老观念已然改变。今天的手艺人无惧神秘天数,无惧错过节气,随时都可按照市场原则来组织生产了。此外,原材料的全球化配制时代早就到来了,加上现代材料加工处理技术的先进,“地气”问题对当前手工艺的生产也不构成什么障碍。当前中国手艺人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复杂,来自本乡本土的有,来自异国和他乡的也有。如此一来,手艺人对于“地气”的勘查和揣摩既变得困难,也变得不那么重要。

基于这样的形势变化,我认为可用“材美”来融摄“天时”与“地气”,成为衡量当代好手艺的要素之一。重视“材美”,既包含认识材料特性,判别材料优劣,发掘材料功用,还包括珍惜原料,这其中就已经摄取了“天时”“地气”中有价值的内容。

重视“材美”,就是重视天然与工巧的统一,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儒家重礼乐,讲文质彬彬。道家重朴素,倡导不以人工毁天然。而历朝历代的手艺人们在“材美”的实践方面有过惊人的创造。今天我们讲“材美”,应把优秀的工艺传统继承并发扬下去,比如提倡“因材施艺”、“俏色”、“化腐朽为神奇”等传统工艺法则;提倡用简洁、明快的形式去呈现材料的质地之美;也提倡凭借高超技巧去模拟自然纹理,如金属工艺中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木纹金,陶艺中盛行的在成品上保留陶土的扭转产生的皲裂痕的做法等等。重视“材美”,最终目的是让人在手工艺成品中感受到更多一点自然气息。

重视“材美”还包括重视不同材料之组合,其中包含实用意图与审美意图的统一。对材料的利用有时是组合式利用,这就要求做到集众材之美,合成一有机整体。材料组合有时是为实用,提高耐用性;有时是为装饰,提高美观度;有时是为节约,将珍贵原材料用于醒目处,以提升价值。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巧用材料,符合“材美”的要求。

“中国好手艺”不再提“天时”“地气”,并不是否认它们的存在。事实上不论社会发达到哪一步,“天时”“地气”在宏观层面总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但当代的手工艺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它的组织生产和市场消费都已经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严重依赖这两个要素了,而材性、物性本身也是“天时”“地气”的直观呈现。因此,我主张用“材美”来融摄“天时”“地气”。重视“材美”,是既重视人的“眼力”“心力”,也重视人的技艺能力。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