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戏曲焕发时代光辉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一)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 2019.08.22 11:14:00

2019年7月至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38天,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个参演院团的35台、118个优秀剧节目在昆山轮番上演,其中大戏14台、小戏组台21台。本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截至8月21日,平均上座率92%,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1亿次,网络直播观看量达3245万人次,抖音播放量1.1亿次。

百戏盛典计划于2018年至2020年在昆山连续举办3届,集中展示全国现存的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百戏盛典的举办,不仅让广大观众同享中华戏曲百花园的芬芳,也让很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只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稀有剧种、只有民间剧团和班社维持的濒危剧种,首次来到这一全国性的舞台,与“大剧种”、大剧团共同亮相,呈现其独特魅力。同时,传统戏曲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也成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展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邀请了多位戏曲界专家学者前往昆山观摩,并召开专家研讨会。本报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评论与发言,以飨读者。

致敬盛典  创造未来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季国平

百戏盛典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传统戏曲在当代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为百戏盛典叫好,为昆山的文化胆识和自觉担当点赞!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全国地方戏调研工作,百戏盛典正是这次地方戏普查和调研结果的一次大规模的“昆山雅集”。昆山是昆山腔的发源地,“昆山雅集”也是昆山历史上曾盛行一时的文艺雅事。在古老的中华戏曲大家庭里,昆曲有着“百戏之祖”的美誉。新时代的昆山以长远眼光和文化担当,自觉肩负起百戏盛典的历史重任,直接调动了全国戏曲工作者传承和发展中华戏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我们在致敬盛典之余,更要思考348个地方戏剧种在当下如何迎接时代挑战,传承发展,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限于篇幅,这里简要说两点感想。

一是重视传承、敬畏传统,充分认识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

这次展演的剧目大多是传统戏,是各剧种的经典剧目,充分体现了中华戏曲的审美风范和艺术魅力。百戏展演中也有一些新编剧目,既有成就,也有不足,比起传统经典剧目,新编剧目往往不如老戏好看。这其实并不奇怪。经典折子戏或大戏都是传承有序、不断累积而成的,是历代戏曲艺术家千锤百炼、潜心创造的结果。然而,如今有许多新剧目违背规律,结果演不了几场就偃旗息鼓,怎么会好看,更别想有新的流派和高峰出现了。

百戏盛典深刻地启示我们,累积传承、守正创新,正是戏曲艺术最重要的基本规律。对于现存348个剧种,无论是保护传承还是创新发展,谁违背了规律谁就会被观众和历史所抛弃。当下的戏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戏曲艺术累积传承的规律,放下身段,敬畏并学习传统,老老实实传承好前人的成就,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创造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二是既要保护,更需发展,地方戏的未来是观众、市场和时代选择的结果。

集中演出既相互学习,也相互竞争。毋庸讳言,无论大戏还是小戏,各省艺术水平不一,即使是同一省份的折子戏之间,也是水平不一。笔者总的感觉是大剧种强于小剧种、专业剧团强于业余剧团、经典强于新创、老戏比新戏好看。

一般来说,大剧种流传广、表现力强、艺术积累深厚、与时俱进,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小剧种或是濒临消失的剧种,危机感强、流传面窄,有的甚至已经没有专业戏班,只能在民间艰难存活。当代地方戏需要保存和抢救,更需要创新和发展以及艺术竞争和市场选择。只靠政府和人为的保护,难以推动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戏曲的振兴和创新发展。

各地需要积极探索地方剧种在当代有效传承发展的路子,不同剧种传承发展的路子也会有不同。大剧种有大剧种的路子,如河南豫剧,已经成为流行于中原和西北等多个省份、覆盖面较广,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很具代表性,非常值得探讨;小剧种也有自己独特的路子,某些小剧种在当代的生存发展也很好,其成功经验同样值得总结。

对于地方戏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可以借鉴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对滩簧戏的发展建议。刘厚生在晚年尤其倡导建立大剧种观、走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他说,地方戏的最高理想应该是成为全国性剧种,也就是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欣赏和认同。京剧、昆剧就是由地方戏发展而来的。他建议,中小地方戏应当既坚持自我,又善于吸收外来因素,走剧种合流的路子。有不少地方戏,语言基本一致,音乐同属一种声腔,基本剧目通用,表演样式相近,流行地区相邻,比如南方某些省份的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滩簧戏等,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合流。他多次以滩簧类剧种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为例,不是各自为战,而是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形成更大的剧种,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实力带来的硬发展

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陈    鹏

2019年7月21日,百戏盛典开幕的当天,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奠基,中国的戏曲文化版图正在发生变化。

2018年的百戏盛典之后,经常有人问我怎样看百戏盛典。简单概括一句话——盛世之举、盛典之作、盛况空前。

盛世之举——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百戏盛典的举办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显示了文化盛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我们在为活动成功举办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更应该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而自豪,为我们正行进在谱写历史新篇章的特殊经历中而庆幸。

盛典之作——在这个体量巨大、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的过程中,我直观震撼地感受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精彩的演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显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和持久生命力,为戏曲走向大众、走向时代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形成前所未有的戏曲艺术的冲击波。

盛况空前——在文化盛世举办的百戏盛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促进繁荣、传承历史、唱响当代、激荡未来,可以说百戏盛典是百年盛典、百姓盛典。

怎样看昆山?对于昆山举办百戏盛典,也是一句话——有资格、有实力、有担当、有热情、有创造、有口碑、有未来。昆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各级领导对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在全国有示范意义;服务于展演活动的整个工作团队不辞辛劳的严谨态度和奉献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全国各地的戏曲工作者来到这里,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和戏曲故乡的亲切。我们由衷地说:“昆山辛苦啦!戏曲人感谢你们,历史会记住你们。”

大家从不同方面谈及百戏盛典对昆山的意义。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把昆山历史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做了推进式的链接。当“昆曲剧种发源地”与“百戏盛典创办地”这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历史性地融合为一体时,已经不是两个项目的简单相加,而是有了共振的效果。其并驾齐驱的动力和相映生辉的光彩会为未来昆山的整体发展和城市文明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昆山应该看到这个意义,抓住这个机遇,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百戏盛典的盛况和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了昆山更大的责任担当意识。为了把当代的文化成果和艺术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珍藏、惠及未来,去年盛典期间昆山就开始收集各剧种的实物、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积极筹建戏曲博物馆。今年,占地12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奠基。

昆山正致力于建设有影响力的戏曲文化重镇,百戏盛典和戏曲百戏博物馆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百戏盛典是一个演绎精彩的过程,戏曲百戏博物馆是凝聚精彩的殿堂。百戏盛典作为一个凝聚了智慧和汗水的著名文化品牌应该继续做下去,可以把3年348个剧种的集中亮相作为精彩的开场戏,今后以不同剧种、不同剧目、不同艺术家的组合进行历史性地延续,既服务百姓,也为博物馆提供鲜活内容。戏曲百戏博物馆则以348个剧种的立体资料作为种子,每个剧种都有自己丰厚独特的历史。348个剧种对应的是全国10278个剧团,以剧种为纽带,进行充分的拓展与连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定会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们对其未来的丰富性、立体性、独特性、学术性充满着期待。希望戏曲百戏博物馆能成为戏曲艺术的博览园、戏曲人的后花园、市民百姓的游艺园、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将来,与戏曲百戏博物馆配套的还有昆山意欲打造的中国首个戏曲文化博览园,博物馆只是其主馆。百戏盛典以其史无前例的盛况和巨大辐射力,带动了昆山文化的硬发展。

剧种意识再次觉醒

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赓续华

百戏盛典是关乎戏曲剧种建设的盛举,是为戏曲这棵大树培根的善行。《韩非子·解老》中说:“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348个剧种3年内悉数亮相,其意义非常。翻翻箱底、数数家珍、晒晒宝贝,在回望传统中知其美,发现不足,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敬畏传统、善待传统。

看了几个省参加百戏盛典的演出剧目,不少剧种特色鲜明,令人长见识、明方向,值得一看。全国的院团长、艺术家应该来开开眼。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的戏曲创作步子太快了,都快忘记原来长什么样了,有必要坐下来重温经典,找回本色。瞧瞧人家新疆曲子是怎样写现代戏的,人性鲜活、人气旺盛,满场观众笑得合不拢嘴。河北省梆子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钟馗》艺惊四座,思想性、艺术性、价值取向与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又接通了新时代。山西省代表团演出的孝义皮腔《状元与乞丐》、曲沃碗碗腔《三忘卖布》、锣鼓杂戏《铜雀台》、河曲二人台《压糕面》等作品小中见大、妙趣横生,主题意识深藏在故事情节中,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受到良善的牵引,得到心灵的洗礼。浙江婺剧《白蛇传》的戏票几天前就被抢购一空,观众是奔着它优质的表演进剧场的,观后无不大呼过瘾。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擅长表达的剧目,如京剧之《四郎探母》《贵妃醉酒》《文昭关》《野猪林》,评剧之《秦香莲》《花为媒》《杨三姐告状》《赵锦棠》,越剧之《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之《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程婴救孤》《焦裕禄》以及黄梅戏之《天仙配》《女驸马》等,至于昆曲,则非“临川四梦”莫属。至今我还未看到哪个剧种演绎的《牡丹亭》能与昆曲平分秋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个通吃的剧种。我特别点赞评论家王评章的观点:剧种的特点是剧种的生命、存在的理由。一个剧种的剧目建设唯有找到契合剧种气质和演员个性的题材剧目,方可立世。这种剧种意识的觉醒是百戏盛典带来的深刻感受与收获。从业者尤其是主创人员必须强化剧种意识,知晓自家擅长什么。百戏盛典虽然不评奖,但同登一个平台,演出效果的优良高下跃然台上。剧种意识的再次觉醒対于戏曲艺术是培元固本,将产生深远的艺术生产力。当然,剧种意识的增强决非故步自封、拒绝学习借鉴,关键是将所学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中国戏曲剧种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借鉴,你中有我、我中见你。京剧又称“皮黄”,就是乱弹之中的翘楚,它的发展壮大就是吸收消化重生的范例,值得研究。

从业者剧种意识的觉醒,还要摆正“过节”与“过日子”的关系。过好日子最打紧,日子过得丰腴,天天是节。莫要砸锅卖铁赶集过节,转回家门面对清锅冷灶,得不偿失。一个院团要有看家戏,这是安身立命之本;每个剧团要有吃饭的戏,这是生存活命之道;一个挑班的角儿要有自己的代表剧目。这三方面做到位,所向无敌。

参加了两个年度的百戏盛典,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剧目配得上百戏盛典的演出,该以什么样的作品展现本剧种特色?观演中有时很激动,被艺术个性鲜明的演出所征服,为戏曲的丰富多彩而自豪。有时又为一些审美趣味寡淡的表演而心生怜悯。“不容易呀!”这一句意味深长、喜忧参半的评价决非赞美。倒是提示从业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剧种特色根系声腔与表演,声腔里蕴含着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方言俗语里见人性、见审美、见文化。因此,走上百戏盛典舞台的演出,应该是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个性的作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美的剧目。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向经典致敬、向传统借力,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剧种本体魅力的展示与对话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王评章

在今年的百戏盛典活动中,大剧种艺术精湛、实力雄厚,小剧种生动活泼、各具一格,古老剧种底蕴深厚,年轻剧种生机勃勃,就连那些濒危剧种,也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姿态。这个中国戏曲史上的空前盛会取得了巨大成就。

百戏盛典的大剧种大戏如山西北路梆子《王宝钏》、婺剧《白蛇传》、闽剧《红裙记》都是本剧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声腔、表演与众不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本土文化印记。扬剧《百岁挂帅》、河北梆子《钟馗》是上世纪的新编剧目,但都是从剧种艺术深处生长出来的新经典、新传统剧目,积淀着典型的剧种特点和力量,令人过目不忘。折子戏更是特色鲜明,让人应接不暇。如上党落子《灵堂计》、锣鼓杂戏《铜雀台》等,即使有的情节较为简单,却无不古朴厚重,隐隐显现出传统的法度、规矩。例如《白兔记》完全保留了弋阳腔、四平腔的古老特点,一唱众和,由台上乐师一齐接唱、和唱,乐队与《铜雀台》一样,只有锣鼓没有丝弦,有一种粗朴沧桑的风采和韧性。

另一类是乡村生活气息浓郁的折子戏,如曲沃碗碗腔《三忘卖布》、河曲二人台《压糕面》、淮北花鼓戏《王小赶脚》、南昌釆茶戏《秧麦》、民勤小曲戏《下四川》,都以日常生活入戏,狂欢火爆、诙谐幽默,引起观众的共鸣。

百戏盛典的主要目的是呈现剧种本体质朴、本真的形态和生存状况,是一次剧种的展示、交流与对话。年轻演员多也是此次百戏盛典的一大特点。年轻演员的数量是剧种当前生命力、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百岁挂帅》是个武戏,满台演员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学员,身上功夫过硬。男演员个个身手不凡,两个武旦更是出色,一台戏朝气蓬勃、铿锵作响。婺剧《白蛇传》的3个演员都潜力无限,演青蛇的演员天分极高,唱、做样样好。孝义皮腔的胡氏、宜黄戏的三娘、闽西汉剧的杜氏都年轻而老到,可以独当一面。看到《钟馗》《王宝钏》《红裙记》,更让人心生波澜。演钟馗的演员光彩四射,文戏武戏样样好,尤其是回家进门前后的戏,把判官的酷厉、兄长的溺宠表现得游刃有余,其唱腔似乎点燃了河北梆子的内在生命力,燕赵男儿的铁血柔情蓦然喷发。《王宝钏》中,饰演王宝钏的张彩萍一出场便夺尽全场颜色,大长段的唱腔让人觉得是山西女性命运的集体歌唱,是多少代人集体情感的迸发。《红裙记》的林梦萍唱得地道、有韵味、能够直达剧种深处。她在唱腔上接续了上世纪30年代闽剧的辉煌巅峰,把福州市井女人的普遍命运、遭遇借着剧种声腔和乡音母语作了有韵味、直扑人心的淋漓表达。

唱腔的剧种韵味很大程度在于润腔上。润腔不仅需要经验、才情、灵性,还要有对剧种、地方文化的深切情感。地道的润腔才能把地方剧种细腻地表达出来。很多年轻演员有极佳的声音条件,但把戏唱成了歌,主要是因为缺乏润腔的意识。各剧种剧团应该让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或者最懂剧种的艺人来参加百戏盛典,以尽可能完整、准确的方式展示剧种的本体面貌,剧目、演员都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心甘情愿地成为剧种的载体、工具。

保存“标本”  传承经典  实现创新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张    威

今年的百戏盛典是在2018年演出120个戏曲剧种基础上的续演,112个戏曲剧种的118个剧目,在昆山为戏迷观众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该活动也成为专家学者和同行观摩学习、互评互鉴、共谋发展的盛会。这种集中、全面展示现有存活戏曲剧种的壮举开中国戏曲会演之先河,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做了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

几天观摩,我深深感受到百戏盛典是保存不可再生戏曲“标本”的有效措施,也是传承戏曲经典、推动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戏曲研究特别是戏曲表演研究,因缺乏原始影像作为佐证资料,演员对前辈舞台表演的认知大多通过研究者的主观描述和推测想象。但在戏曲先贤的舞台意向世界和精妙绝伦的舞台表演面前,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百戏盛典组委会对我国当下现存的348个戏曲剧种的演出剧目、现状进行了真实、全面、系统的影像留存,保留了大量的实例数据,这将是未来中国戏曲研究最为珍贵的资料。

戏曲经典剧目是历代先贤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留存下来的艺术精华。这些经典是前辈留给戏曲后辈的艺术范本,体现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智慧和艺术精神,也成为当下戏曲从业者的艺术标准、努力方向和必修内容。

此次百戏盛典的演出过程中,剧场里喝彩声最高、最能打动观众的就是那些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范本。会演中较为突出的演员也无一例外选择的是经典传统剧目,他们通过刻苦地临范本、反复地研究范本、用心地消化范本,不断打磨自己,用诚恳的态度和专业的水平向观众呈现经典的味道。时代需要经典,经典即是精神的传承,我们可以借助有形的艺术形式和无形的文化内涵同戏曲前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中国戏曲一步步走来的脚印,通过演绎经典、传播经典来推动戏曲的繁荣发展。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角儿是舞台的灵魂和核心。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和布局是决定戏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此次百戏盛典,各个剧种均选派出最具代表性的演员,展示了最具特色的剧目。演出现场明星云集、精彩纷呈,可谓对全国各剧种演员的职业技能、艺术素养、人才布局等方面进行的一次大检阅。通过百戏盛典可以清晰、全面、系统地了解目前剧种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从剧种的人才队伍现状来看,还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批剧种的领军人才凭借扎实的专业实力,扛起了剧种传承和发展的大旗。例如,河北梆子剧团吴秀云发于内而形于外的表演、山西北路梆子演员张彩平酣畅淋漓的声腔,她们的表演令观众为之震撼和陶醉。忧的是个别剧种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人才断层的困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借百戏盛典东风,使社会各界关注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树名人”“推新人”“找传人”的方式,扩大名角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领军人才的宣传和激励;遴选有潜质的戏曲新人,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其快速成长;加快寻找濒临失传的剧种传承人,加大扶持力度、延续文化血脉,把古老的剧种传承下去。

令人动容的坚守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赵惠芬

7月的昆山,因为百戏盛典的举办更显火热、蒸腾。作为“百戏之师”昆曲的发源地,昆山以文化担当的大胸怀,承接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最新成果——348个剧种的展演展示。继2018年120个剧种在43天内演出156个剧目(折子戏),获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后,去年尚在规划中的戏曲百戏博物馆举行了奠基仪式;今年,112个剧种的118台剧目(折子戏)集聚昆山,亮相百戏盛典的舞台,展示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之美。

我观摩了参加展演的8场24个剧种的24台剧目的演出,其中有大型经典剧目扬剧《百岁挂帅》、河北梆子《钟馗》、北路梆子《王宝钏》、婺剧《白蛇传》,均为各剧种久演不衰的代表性保留剧目,其深蕴的艺术魅力、精彩的舞台演绎,无论知名艺术家领衔还是舞台新秀担纲,都令人如饮醇醪,回味无穷。其中由河北省和山西省各10个剧种分别组成的四台折子戏演出则如夏花秋叶绚丽多姿、各美其美,充分展现出我国戏曲剧种多样化的面貌,特别是一些小剧种从业者表现出的文化坚守令人十分动容,也引人思考。

以河北省此次参加展演的折子戏为例,有哈哈腔、沙东落子、诗赋弦、唐剧、河北乱弹、定州秧歌等,之所以说它小,是指其流布区域相对较小,有的只在周围村庄演出;演出团体相对较少,有的是天下第一团或唯一演出班社;有的剧种如诗赋弦、贤寓调的演职员都是农民。这些剧种,除唐剧为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新剧种外,其他都有上百年历史。哈哈腔、四股弦、河北乱弹、定州秧歌、西调、平调均为国家级非遗。这些带着燕赵地域泥土芬芳的小戏质朴粗糙,甚至看上去有些简陋,却特色鲜明,音乐唱腔有很高的辨识度,戏曲界一直担心的同质化在这些剧种中并不突出。

作为常年走村串巷演出的剧团班社,能有机会走上百戏盛典这样的全国性平台演出,他们既兴奋又紧张。像诗赋弦、贤寓调等农民班社,演员平均年龄近60岁,但他们对艺术的认真、对舞台的虔诚赢得了观众的尊敬。大部分演员并不以此为职业,却愿意以此为精神追求,整理剧本、排练演出,奔波上千公里只为那十几分钟的演出,尽管艰难,他们始终不曾放弃。参加演出的四股弦传承人侯晓红说,他们家传到这一辈已是第六代,无论多艰难,也要尽力坚持,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及对传承前途深深的忧虑令人动容。

面对网络文化、海量信息的冲击,这些承担着剧种传承任务的剧团将何去何从?眼下最迫切的是赶紧行动起来,趁着火种还在,先抢救保护起来,特别是以音像数字化形式留存下来,或可成为今后发展的参照。要做到这点,需要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投入。这方面,山西锣鼓杂戏的做法值得肯定,同样为全农民演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传承进行规划,组织剧目整理挖掘,对其演出形态进行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包装,同时不断进行演出传播,展演中剧场的热烈火爆便是规划效果的明证。

赏百戏盛典  谈山西小戏传承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研究员    赵黛明

美丽繁华的江南特色小城昆山是古老昆曲的源头、中华戏曲圣地。7月下旬,昆山花香四溢,迎来八方看客,我满怀朝圣之情前往观摩。扬剧经典《百岁挂帅》、河北梆子力作《钟馗》、北路梆子名剧《王宝钏》及婺剧奇葩《白蛇传》等几部大戏各具异彩、令人振奋;晋、冀两省分别由10个地方小剧种献演的一批乡土小戏亦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中华戏曲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山西而言,这里文化艺术资源丰厚、戏曲品类繁多,被业界称为戏曲大省。除蒲州梆子(蒲剧)、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剧种外,一批地方小剧种更是异彩纷呈、俏丽多姿。此次,山西一次性推出10个小剧种的10台剧目,借百戏盛典平台展示汇报,足以说明山西多年来对地方小戏保护传承的重视。

山西上党落子与孝义碗碗腔皆以唱腔韵味纯正、音乐表现丰富著称,其领军人物郭明娥、张建琴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人才济济;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则以编演现代戏闻名,从上世纪60年代的《柳树坪》到80年代的《风流父子》,再到此次在昆山推出的新编小戏《情系山里娃》,孝义碗碗腔现代戏一路声名远扬,为中国现代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朔州大秧歌、河曲二人台及壶关秧歌的表演生活气息浓郁、充满乡土元素,载歌载舞极富特色。《泥窑》中的和泥、抹墙,《压糕面》中的碾面、做糕,《雇驴》中的牵驴、跑驴等均源自民间生活,多为民间劳作场景的艺术再现。这类传统技艺经几代艺人精心创造形成,很能引发观众共鸣。

右玉道情、临县道情是山西道情戏在晋北、晋西的分支。近年来,右玉道情、临县道情屡有新作呈现,颇富生机。如讴歌右玉精神的现代戏《绿色梦》、反映晋商题材的原创剧目《碛口古镇》均深受好评。曲沃碗碗腔与孝义碗碗腔都是由秦入晋的小剧种,由皮影到真人登台已历经60余个春秋,其表演尚存影人遗风,别具风采。曲沃碗碗腔以演传统戏为主,此次参演的《三忘卖布》风趣幽默、令人捧腹,可同晋南眉户名剧《张连卖布》媲美,说明该剧种大有潜力可挖。

孝义皮腔源自孝义本土纸窗影戏,以麻纸为窗借光亮影,称纸窗腔,以小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亦称孝义吹腔,其历史悠久、音乐古朴,声腔很有特色。上世纪60年代实现真人登台,亦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地方小剧种。此次孝义皮腔《状元与乞丐》亮相于昆山,体现了山西在对濒危剧种保护方面的成果。

锣鼓杂戏为宋金戏剧遗存,是古老的珍稀剧种。近年来临猗县文化馆作为锣鼓杂戏的保护责任单位,依托本县孙吉镇农民演出队,已抢救复排上演《铜雀台》《黄鹤楼》《古城会》,成为三晋戏曲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

山西的地方小剧种大都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的非遗保护范畴。对其保护传承理当尽心竭力、刻不容缓。其一,依托具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戏曲院团或艺术院校定点扶持、保护传承;其二,挂靠当地有条件的县文化馆,明确责任,将保护传承落到实处;其三,文化、旅游是一家,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可引进当地剧种,通过组织演出,从实践中提高质量,在保护传承中谋求发展。地方小剧种的保护传承重在保人、保戏,人才是第一位。要保证传承人无生计之忧,安心传艺;要保证后继者学有成效,全面继承。特别是在剧目传承中要确保传统特色,不可急于改革求新。待继承到位、观众认可之后,再图革新发展。

戏曲的盛事和幸事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编剧    张    莹

百戏盛典规模之众、覆盖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剧种争奇斗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在不同地域的人养成了不同的外貌特征、个性气质、语言腔调和生活习俗,源起于这种不同,又孕育了一方文化,形成了今天多剧种并存的生存状态。虽然这些剧种在历史、流布、生存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差异性,但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民族情感、传递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百戏盛典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把全国348个剧种分3年时间汇集于昆山,共同描绘姹紫嫣红的戏曲百花园的盛景,一些不常见的、流布区域相对狭小或濒危的小剧种与基层院团也登上了此次展演的大舞台,与昆曲、京剧、黄梅戏、川剧等大剧种同台献艺,真实、多维度地展现了我国戏曲的整体面貌和生存状态。此外,展演为各剧种之间提供了互相学习、切磋技艺的机会,通过横向比较有利于它们找出自身发展的不足与差距,促进剧种建设意识的加强,提升剧种发展的信心。

剧目丰富多彩。来自不同地域的剧种拿出了自己的经典好戏,既有《牡丹亭》《王宝钏》《白蛇传》等大家较为熟知的经典传统大戏,又有《王小打鸟》《三忘卖布》《压糕面》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小戏,还有《竞标》《情系山里娃》等紧贴时代脉搏的新编现代戏,剧目丰富,精彩纷呈。尤其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展现演员独特技艺的传统戏,经过长时间的舞台积累,历久弥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如河北梆子《钟馗》一场,除现场观众以外,网上直播点击量就达到了78万余人次。稍有遗憾的是,有些院团准备不足,在展演中未能拿出本剧种最具代表性的、能够展示其独特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百戏盛典是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是戏曲史上的空前盛举,能够代表本剧种参加展演、亮相于国家级演出平台,对于每个院团都是一件幸事。大家应该提高认识、积极准备,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扩大剧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演出精彩纷呈。此次展演活动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很多院团纷纷派出了代表性名家,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底蕴,集中展示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戏曲传承,说到底还是人的传承,今年参加展演的《百岁挂帅》《钟馗》《王宝钏》《白蛇传》等剧目,或是新老演员同台演出,或是直接起用优秀的青年演员挑大梁,让大家看到了戏曲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力量,以及戏曲艺术的潜力。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剧种由于生存土壤的破坏、文化生态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局限,出现了传承严重断档的困境。作为戏曲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些面临传承困境的剧种应该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注,希望各院团在当下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抓住这次难得的契机,以此为新的起点,加强剧种建设意识,增强保护与传承力度,开启新的征程。

理论群策群力。本次活动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加强戏曲理论建设,在展演期间,精心组织安排了众多专家前来观摩研讨。他们关注戏曲的命运,在使命担当下密集发声,共同探寻进一步繁荣发展戏曲的策略,探讨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路径。从理论到学术准备再到实践,全面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剧种意识和剧种建设的理论高潮。

资料硕果累累。加强资料建设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每个参演剧种捐赠特色物品筹建百戏博物馆以外,还制作了演出剧种剧目资料汇编、理论评论文章汇编、盛典影像资料、剧种口述史等相关资料,其中,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影像资料目前已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戏曲研究机构、院校、院团及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成为戏曲研究的重要史料。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剧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还不够,在剧种剧目介绍中,存在夸大历史、介绍偏颇等现象。资料建设具有存史资政之功用,理应认真严谨,受到更多的重视。

百戏盛典无疑是中国戏曲的盛事、幸事。这个舞台展示了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传统文化精髓,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对于大力传承戏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主流价值、维系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守住传统依然是关键和核心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朱为总

百戏盛典是800年戏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一次盛会,彰显着古老戏曲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

在此次百戏盛典的演出剧目中,且不论大戏,在多个省份的折子戏专场中,可以看到很多既有剧种特色又有较高表演技艺的好戏。艺术不分地域远近、剧种大小,只要真正用心、投入和付出,就能出真正的好作品。

当然,戏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古老艺术,在百戏盛典的舞台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现象,也引发我们新的思考:戏曲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如何以它独有的文化感性与表达方式,真正做到不失本体、融入时代,努力以新的舞台实践形成新的艺术积累,进而去开拓出更好的未来?

其一,守住传统依然是当前戏曲传承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对于一个戏曲剧种和剧团来说,如果没有传承,没有几出“压箱底”的代表性传统大戏或小戏,这个剧种和剧团就会显得没有历史、没有积累、没有厚度。有的剧种有几百年历史,但竟无传统戏可学可演,更拿不出一折具有本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有的剧种虽然演的是传统戏,但文本内容、表演技艺、唱腔音乐都缺少应有的审美。这种现象往往出现于一些地方剧种和濒危剧种。

传统经典戏是一个剧团、剧种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根本所系,要让这些剧种和剧团不仅能存活,还要立起来、传下去,就一定要挖掘、抢救和继承传统剧目、表演技艺,并对其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华。当前最迫切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应该是各剧种传统的、规范的、经典的演出剧目、表演技艺和编演形式等本体艺术。如果构成戏曲艺术内核和原动力的本体艺术不存在了,戏曲就很难谈未来的发展和繁荣。

其二,传统剧目和表演技艺传承的精准、精美和经典性亟待加强。连续两年观看百戏盛典给我的直接感受是很多剧种剧团演出的代表性折子戏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说戏传下来了,但艺术和技艺的含量越来越低,只学了一个戏的“路子”,演了一个故事的“戏壳”,缺少对剧种风格特色和技艺亮点的精彩展现,更缺少对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的开拓和演绎。

一出传统剧目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独特的技艺或绝活为表演者所认同、为观众所喜爱,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数都是历代艺术家舞台实践积累的精华所在。如何实现优秀传统剧目在当代的精准传承、精美表达,保持经典的审美品质,是很多剧种和剧团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且,不同剧种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精准施策。

其三,努力提升青年演员的整体表演水平依然是许多剧种和剧团的当务之急。戏曲院团和从业者特别是青年从业者艺术状态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戏曲艺术兴衰的根本和关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与前辈艺术家相比,与每个戏应达到的审美标准和高度相比,很多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和技艺功法不尽如人意。在本次百戏盛典中也可见一斑,很多青年演员身上没功夫、脸上没有戏、内心缺情感。

因此,小到一出戏、一个剧团,大到整个剧种,如果没有一代代优秀的表演人才,就很难在艺术上形成冲击力,在观众中形成号召力,更遑论实现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说,很多剧团剧种的当务之急不仅要重视传戏,更要重视育人。只有艺术新人不断涌现、新老艺术家不断交替接力,才是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乃至整个戏曲生生不息、发展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百戏盛典为新时代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构筑起一个可供学习认知、发现比较和研究推进的绝佳平台。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审美和思考,更可以增强戏曲从业者对文化传统坚持与坚守的自信与自觉。

发现盛典的细微之美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编审    孙海翔

2019年盛夏的昆山,以一桩百戏盛典,再次汇聚起中华百个剧种,展示着氍毹之上百样风情,更为观众留下了戏曲艺术的百种风味。

从戏曲剧目的总体状况看,流行于不同地区的剧种拥有同一剧目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当然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整体积淀与流布传承密切相关。然而另一方面,中国戏曲的丰富性又因地域而生,除语言、音乐等基本的地方性元素,剧种流行地区人文特质与生活习俗的渗透同样会影响剧目的呈现样貌。体验共有剧目在不同剧种中的表现,不但可以欣赏戏曲的多样性,更可以将其作为信息量丰富的地域文化研究样本,发现和发掘其细微之美。而以这样的思路多角度延展,便进一步体会到,百戏盛典的举办显然已经不仅是亮亮家底、盘盘家珍那么简单,倘若有效利用,百戏盛典必将为今后的戏曲创作与艺术实践、文化研究与理论建设开拓出多种途径,并切实助推中国文化的发展。

7月底的一场安徽省折子戏专场,就让来自山东的我偶遇了熟悉的剧目。当晚演出的是流行在安徽省内的坠子戏、嗨子戏、淮北花鼓戏、庐剧、池州傩戏5个风格各异的剧种组合。然而就在这几个新鲜的剧种中,却出现了《王小赶脚》和《考官》两个山东观众非常熟悉的剧目。

安徽嗨子戏《考官》的内容与吕剧《逼婚记》“搜楼”一折相同。两个剧种在这一共有传统剧目剧情上的一致性,像是一个缩影,充分反映出民间戏曲之间相通和相融的情况,始终是戏曲发展史上一种活跃的常态化存在。

同样的相通和相融情况,还出现在同场演出的淮北花鼓戏《王小赶脚》中。相比于大戏,一出完整的小戏,有可能更多展示同一个故事或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地区的个性解读与本土再造。

《王小赶脚》在山东地方戏中是多个剧种的共有剧目,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五音戏和吕剧同名剧目。两个山东剧种的《王小赶脚》均以演唱、对话和细腻的表演展现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而在昆山这一出不期而至的淮北花鼓戏《王小赶脚》,却多少有着别样的风味。

首先是花鼓戏载歌载舞的形式,决定了这出小戏在歌舞表演中一气呵成,有着连贯性的活泼律动。其次是二姑娘的个性,与五音戏中也有区别。这种对同一事件中同一人物的不同个性塑造,既是剧种艺术特色使然,也透射出剧种流行地区欣赏习惯的差异。

今年百戏盛典期间出现的不同剧种演绎的共有剧目,还有山西河曲二人台《压糕面》和内蒙古东路二人台《喜上喜》等。同处西北地区的山西和内蒙古以不同的二人台分支演绎的同一剧目,呈现出同样的热闹表演、流畅演唱以及穿插的技巧性表演之下的不同细节展示。有着同一源头,甚至共有同一个剧目系统,但是几乎每一出共有剧目,除了音乐、演唱和方言的差异外,依然会呈现出剧种文化圈内的独特个性解读,这或许也正是地方戏曲的内在魅力。

2018年到2020年,百戏盛典将用3年时间展现全国348个剧种的独特魅力,其间,我们期待以更多的发现与发掘,进一步促进戏曲的新发展;以更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进一步激发文化自强。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