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非遗发展要符合乡村实际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云生 创建时间: 2019.10.15 17:59: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重要的文化、旅游和经济资源,在乡村的沃土上,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其蕴含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至今依然显现着蓬勃活力。各地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发展乡村经济、催生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的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新时代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精神动力、产业经济动力和社会治理动力,需要研究符合乡村实际和非遗传承发展实际的思路和措施。

涵养文明乡风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用非遗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

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乡村非遗的有效资料。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掌握每一村落的“乡愁”记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戏台、古寺庙、传统民居,还包括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记录整理的基础上,建立档案,为涵养文明乡风提供鲜活生动的文化资源。

拥有非遗项目的乡村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展览演出、教学传习、节日民俗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乡村群众参与和享受非遗,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村风村貌。以非遗讲好乡村故事,以非遗引领文明乡风,使非遗与乡村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

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应注意发现有美誉度和影响力的群众性非遗活动,并加以推广。同时,要组织开展乡村美丽非遗小课堂、非遗小舞台、非遗小庭院、非遗网络直播等活动,扶持一批有影响和带动力的非遗家庭、非遗社团、非遗工作室、民营小剧团,搭建非遗传播的微平台,培育非遗传播的“干细胞”,使群众参与非遗的方式和路径便捷均等。

文化工作,重在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好古镇古村落、历史街区以及非遗依存的传统实践场所,还要在乡村规划建设一批有中华建筑风范和地方建筑特色的传习所、专题展示馆、传承基地等非遗活动场所,构建覆盖广泛的乡村非遗传承利用网络,使非遗传承传播的设施环境与自然环境、民俗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得益彰,构成广大乡村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非遗不但具有文化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类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非遗在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提高脱贫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方面大有可为。

乡村手艺种类繁多,包括农畜产品加工、工具制作、织染纫绣、纺织扎制、烧冶铸造、剪刻绘画等,手工制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各地乡村应重点发展乡村工艺,实施“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计划,顺应社会消费需求,创新产品设计,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不断培育村级经济增长点。要注意培育非遗产业集群和文化品牌,壮大乡村产业规模,完善非遗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吸收更多乡村群众就业增收。要探索传统手工艺合作生产模式和产品现代营销模式,政府相关部门要研究出台扶持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财税、信贷、土地等政策,培育孵化一批成长性强的传统手工艺企业。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通过乡村非遗资源有机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推动乡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在充实旅游内容方面,要科学利用传统村落、非遗传习所、手工艺作坊等,开展非遗研学旅游、体验旅游等。在丰富旅游产品方面,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适合携带、价格适度、创意独特、有用好看的手工艺旅游产品,规划一些串点成线非遗体验目的地的精品旅游线路。在拓展旅游边界方面,将非遗积极融入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中,包括农场农庄、特色餐饮、客栈民宿、民俗演艺等。

将发展传统工艺与非遗精准扶贫相结合,对于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扶志扶智具有直接推动作用。非遗扶贫,一要结合实际建设命名一批传统工艺工作站,搭建“非遗+扶贫”的工作服务平台,工作站重点做好产品创意研发、展览展示和市场推广。二是建设一批非遗扶贫工坊,遴选合适的手工艺项目及传承人,对当地群众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注意与生产就业相结合,鼓励有实力的手工制作企业、电商或其他机构,参与解决产品销售问题,打通非遗扶贫“最后一公里”。三要开展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加强“非遗+扶贫”能力建设,提高传承人技艺水平、创新能力、营销策略和管理素质,为非遗扶贫培养带头人。

助力乡村有效治理

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乡村治理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非遗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价值和社会行为规范,为乡村治理注入了鲜活的法治、德治资源,形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现代乡村治理格局。

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作品以及传统礼仪、节俗活动中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戏剧曲艺演出、故事宣讲、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弘扬敬业乐群、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社会美德,为乡村和谐治理涵养力量源泉。

利用好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乡规民约及其道德培育功能,并在新时代进行阐释、利用和弘扬,不断赋予乡规民约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使乡规民约焕发勃勃生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充分发挥各类非遗协会、理事会、社团组织的集体作用,在传承非遗技艺、开展非遗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法治、村规、守则和德行教育,培养有技艺、有规矩、有品行的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群,为乡村治理贡献非遗力量。

(作者系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委书记、研究馆员)

编辑:邓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