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陈勤建:非遗保护利用创意重构的原则和路径
来源:“浙江非遗 ”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 2019.10.30 09:22:00

编者按:“大匠至心”杭州沙龙一年一度相约至美丽的大运河畔,迄今连续举办四届,为非遗传承保护阐发学术观点,分享实践范例,提供科学方案。今年“大匠至心”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以“新时代、新传承、新探索”为主题,观照非遗当代价值,推进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保护成果与人民共享。我们期待“大匠至心”杭州沙龙在各方支持推动下,成为引领非遗传承保护理论与实践的风向标,基于此,将陆续推出本届沙龙的系列观点论述。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会副会长、陈勤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如何理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被不断地再创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颇有难度又富有争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联合国《公约》就此解读:“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以下简称《非遗法》)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于非遗的保护,联合国有《公约》,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立场与理解。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顺利进行,防止破坏性开发;2.如何在遗产经济学基础上鉴别提炼文化遗产在当代可以被关注的文化要素而合理利用。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重构:1.如何使其作品从产品到商品到消费品,保护、传承、创意、重构、产出、市场路径的科学自然合理的发展;2.如何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创意重构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首先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顺利进行

1.依法保护

根据联合国《公约》、国家《非遗法》和地方非遗保护条例,我们应该各司其职,做好非遗的调研、认定、建档等工作,假如这方面出现偏差,不能各司其职,就会出现问题。联合国制定了《保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通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在《公约》中多方面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系列的文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我们国家对非遗保护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如果不各司其职开展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上海龙华地区有一个庙包含了两项国家遗产,一个遗产是庙本身为国家文物;第二个遗产是庙会(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两类遗产引起了当地的重视,但是有些问题仅重视还不够。在城市化改造的过程中,龙华地区增加了新的地铁线路,地铁线直接从龙华塔旁穿过,相隔不到五百米,龙华庙会活动场所也遭到一定限制,开展城市建设的人不考虑这些。为此我们展开了讨论,按照国际公约,不能在(距离国家文物)这么近的地方规划地铁线路,假如各个部门不各司其职,就会发生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真正按照《非遗法》的要求进行,各司其职,在这方面我们碰到过不少问题。

2.定位分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分两个层面,其中一类是日常生活产品,比如龙凤“旗袍”、老凤祥“黄金制作技艺”、“茅台酒”、“国窖1573”等,原本是市场中的热门商品。另一类是极为精致的非遗,例如上海市国遗项目“嘉定竹刻”“鲁庵印泥”等,历史上就不是商品。比如顾绣,一根丝线要抽成36根、72根进行绣,绣娘都是官方人家的女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顾绣)申报非遗时,刘魁立先生和我在松江地区考察了顾绣的情况,当地很认真,一位老板出大钱雇了很多小姑娘按照顾绣的绣法进行刺绣,形式上是顾绣,但是仍缺少神韵,为什么?因为这些女孩子没有经过很好的古典文化艺术的熏陶,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光有技术是不行的。顾绣就如同画绣,过去不作为商品出现,是家族内部的一种传承。

又如“鲁庵印泥”,鲁庵先生有闲有钱把玩印泥,他做的印泥,寸泥寸金,当时张大千等一些著名画家都拿自己的画去换,不通过市场交易的。“鲁庵印泥”的第二代传人高式熊先生,也是著名的篆刻家,他继承了“鲁庵印泥”的秘方和制作技艺,但他制作的印泥也是不出售的。“鲁庵印泥”跟我们平时用的印泥好像一样,又不一样。它制作时,朱砂是一颗颗挑出来,艾绒是一根根剪出来的,用的蓖麻油至少三年以上,所用材料都有特别的规定,现在大批量生产的印泥是不可靠的。作为非遗而言,一定要分层,不能统一笼统地把它们作为一个层面的东西来思考。

3.核心相传

美国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在《论传统》中指出:“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但是国际上也感觉到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是被创造和被建构的,这是英国学者《传统的发明》一书中的理论。

从案例来看也是这样,泸州老窖酿造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首个国家级双文化遗产。2002年上海电视台请我为泸州老窖进行宣传报道,泸州老窖的厂长和经理告诉我他们已经是“国家遗产”、“国家文物”了。经过三天的调查和考察,我发现他们有很多特殊的情况,我说你们还有一个遗产没有申请,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介绍时跟我开玩笑,问我“上海夏天怎么吃(饭)”,我说“茶泡饭,是上海人的习俗”,他说我们泸州是“酒泡饭”。他们介绍泸州老窖的生产酵池是连续发酵的。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白酒产品在宣传中称自己是某某时代的,特别是秦汉的、唐的,全是虚假宣传,那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白酒,真正的白酒到元明时代才开始酿造出来。而泸州老窖“国窖1573”就是1573年开始酿造制作的,连续发酵。连续发酵指的是发酵以后、快要起酵前,把新的料放进去拌好,过了几天以后起酵,又把一小部分留下来,像北方做馒头引子一样继续发酵。连续发酵达到什么程度?国外一家机构化验以后检测到30多种微生物,他们告诉我还有近300多种微生物是化验不出的。我就说“这些核心的、好的东西千万不要改变,按照原样来做”。后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国窖1573”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历史发展来看,它经过了几个酿造工艺的演进(包括产品及酒品特征演进、大曲产品特征、大曲工艺演进等),每个时代都在不断发展,才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二)第二,要合理利用

如何合理利用?要在依法保护、定位分层、核心传承的基础上,在遗产经济学的基础上提炼文化遗产在当代可以被关注的文化要素。

1.遗产经济学

“遗产经济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关于历史遗产再利用问题的会议上提出的。

2.文化遗产经济学

一般认为“文化遗产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评价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探讨维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本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文化经济政策。这门文化遗产学和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不仅是研究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重要视角。

其次,文化遗产价值的研析和判断。我们要合理利用,还要考虑其文化价值。

1.标准

是否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遗存,是否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否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一定联系,是否有独特的表演力、技艺、应用性?这种标准怎么样认定?

(1)一地固有。现在遗产好像可以到处走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比如上海大城市建立起来以后,许多人把非遗项目引入上海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申请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当中就产生一些问题,它和当地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我想各个城市目前都面临这样的历史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当地特有的、共有的形势,它才能够真正生根发芽。比如传统的刺绣色谱,我国传统色谱的颜色非常多。90年代,我在丝绸的故乡浙江嘉兴桐乡,参与中日合作研究联合调查,日本的学者拿色谱问老农能认出多少颜色,基本上都认不出来了,最多能认出二三十种。几百种的颜色都是天然的植物染料染制的,我们基本上都已经不记得了。据说全国能认识、制作这些颜色的,不超过10个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传统染色,其蕴含的知识含量,具有绝对的原创性、唯一性和标志性,也是世界性的。像蓝印花布,真正的蓝印花布是蓝草(提取物板蓝根)染印的,所以真正的蓝印花布特别环保,穿在身上、盖在身上防伤风感冒,保健作用特别好。但是现在的蓝印花布是不是这样?传统的蓝印花布,是一地固有的、当地特有的。

(2)一地独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项目如何保持其唯一性、独特性?以秦剑制作技艺为例,它可以说是我国固有的、独有的。当时我们发现它(秦剑)的时候,在地壳里面是弯曲的,但是一打开它就直了,这叫做记忆金属。记忆金属在当代也是刚开始研究不久。秦剑特别锋利,光亮如新,剑身涂了一层“金属铬”。“金属铬”是德国30年代发明的,美国50年代才发明。“金属铬”对于金属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提炼困难,属耐高温金属(熔点约为4000度)。我们的青铜器一般的熔点是900度,不会超过1200度。如何錾火把“金属铬”涂到剑身上?假如能以4000多度的高温把铬熔化了,把剑伸进液体铬后拔出来,剑还存在吗?像这样独一无二的技艺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可惜的是今天不能把它复原了,现在我们还没能解开当年把“金属铬”涂上去的奥秘。

(3)一地基因的传递。作为非遗,还要有一地基因的传递。有一些非遗是重新被建构起来的,包括一些手艺。在这些手艺的构建过程中,是否有一些新的发明和创造?十多年前,我在上海的一个创意园区,给上海地区的老板们做报告,讲文化的创意产业如何开展。我提出一个方案:利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融入到现代的日常用品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产品。六年后,在上海新天地,我受邀参加一个开幕式,开幕式结束时有一个老板跟我握手,问我是否还认识他,他说:“陈老师,多年前您在莫干山50号给我们讲课,我听了您的报告后发财了。”他是做皮革生意的,他把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运用到皮革上,他的皮革产品原来面向的是欧洲低端市场,后来进入高端市场,发了大财。像这样传统的图案运用到日常生活产品的设计中,可能我们国家的做法就是开发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产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就是其是否具有“固有的”“特有的”“基因的传递”等特性。

2.特征

文化产品的开发要考虑是否具有稀缺性。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的东西在开发,但到全国看看都千篇一律,缺少唯一性和稀缺性,缺乏自然垄断性。所以在开发时不要乱开发,要思考是否值得开发。有一些东西值得开发,比如说宣城的宣纸制作技艺。当年我们到安徽考察宣城的宣纸厂,属于保密工厂,有一些技术发明是独特的。一般的宣纸都被仿照了,但是泾县的宣纸拿不去,它的原料、材质是独特的,用于制作的山泉水是独特的。别人即便是这套技术拿过去,没有当地的山水,没有造纸原料,他拿不去,所以它具有独特性。

(三)第三,价值问题

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增值价值,经济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其中非使用价值又包括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等。像“鲁庵印泥”如果要做商品化的生产,是很难的话题,但它有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顾绣也同样,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做非遗技艺的人去开发,这两方面的价值取向问题要想清楚,究竟是处在哪个位置。

做得好的也有,像墨,徽墨是天下第一,但上海“曹素功”墨可以说不是天下第一就是天下第二,买的人很多。它就是进行了新的开发,有新的创意,比如“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特制墨,是创新的、纪念性的墨的应用。毛笔也是这样,现在毛笔的应用少了,电脑的出现,使得钢笔等书写工具被取代。但是毛笔在上海的销售量很好,因为它和墨一样,成为了珍藏品,作为个人另外的需求,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重构

(一)如何使其作品从产品到商品到消费品;保护、传承、创意、重构、产出、市场路径的科学自然合理的发展

这个问题的争议很大,有些人认为创意重构后就算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就《非遗法》的要求来讲,既然可以利用文化的元素来开发产品,作为地方的文化产业来讲,非遗创意重构是可以考虑的思路。但现在出售的多是简单的作品,如何把作品变成一个产品,把产品变成商品?如何把商品变成消费品,甚至有一个发展过程?

十多年前上海有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著作权被他女儿卖给香港的中间商,赚了10万元,女儿拿了10万元激动地流泪了,没有想到这种虚无的著作权竟还可以卖10万元,女儿可能是下岗工人,拿了10万元很高兴。但是著作权拿到美国好莱坞后卖了多少钱?几千万!上海宣传部知道了,火冒三丈,质问港商,港商毕竟是中国人,理亏,他说把15%献出来,已无济于事,著作权已经是别人的了。电影《哈利波特》曾在中国风靡一时,《哈利波特》的内容包含了埃及神话、北欧神话和现代的穿越元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做类似的电影作品呢?浙江的神话特别多,为什么不能成为电影作品?所以,如何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创意的过程,要把文化遗产中文化的因素变成创意产品内在生命的脉搏,只有这样才能走得远,扩大传播,而不是文化遗产基因在这边,产品在另一边,使遗产基因和产品脱节,这当中包括产业政策等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思考。

我们的创意重构,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基因同现代的文化事业联系起来,熔古筑今,以新扬旧,打造出融合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和现代产业尖端技术的创意产品,要擅于“化平淡为神奇,变无形为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可以变成有形的遗产。

1.重塑性存续活化传承

第一类,重塑性存续活化传承,浙江省的人类非遗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泉宝剑制作技艺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

2.基因性复原活化传承

第二类,基因性复原活化传承。日本的伊势神宫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明治维新前后才复造,但是它假得像真的一样,包括它的祭祀活动。它们的神宫每20年要换一个地方,我曾经问过住持,为什么要每20年重新建造,他说这是传统规定的,他又补充说从当代科学的眼光来看20年以后木头会坏。我说如果20年后木头还很好,没有坏呢?他说这说不清楚。我问他“你看过《阿Q正传》吗?” 住持是文学博士,他说看过。我说阿Q讲过什么?“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20年是生命的一次转换,是我们浙江人的原始生命理念的一种观念。这种理念实际上是说20年后又有新的一代出现了,日本的伊势神宫当中就有这样的理念存在,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日本传统的建筑、老屋都保护得很好,这当中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伊势神宫旁边有一家饭店,我进去品尝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内部环境打造就像我们唐宋时期一样席地而坐,这是完全后来建造起来的,是一种基因的传递,原来根本没有的,它做得像真的一样。我不得不说有一些地方,真的古董像假的一样。

3.生活性修复活化传承

第三类,生活性修复活化传承,通过生活来传递和传承的形式(案例:石库门文化)。2005年在首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上,我提出非遗向生活流、生活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恢复方式就是回归到生活当中,成为我们美的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石库门文化系统”,开始实现(恢复)真正的石库门的生活。像这样的生活的修复,才能使旗袍穿起来、弄堂活动开展起来。假如全是现在的公寓房,大家门关着门,都不知道隔壁住的谁,我们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的恢复。

(二)“活化更新”持续发展

1.顺势活态更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里提到非遗应该顺应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遵循社会规律进行自然、合理地恢复。上海的海派旗袍就是顺势活态更新的形式。旗袍受到了西方服饰的影响,西方女士服饰的竖领、开衩、束腰等要素逐步应用到旗袍设计中,再加上中国传统的纽扣、盘扣等文化影响,旗袍出现了新的变化,它既是满族的,又不仅是满族的,出现了许多新的适合各类人都能穿的旗袍的样子,美轮美奂。

2.跨界重构新生

非遗实际上可以跨界进行产业发展的,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以民间文学与创意产业的结合为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浙江流行广泛,跨界产生了邮票、电影、音乐、戏剧、舞蹈、动漫等形式的作品。我们现在多重视工艺,因为它来钱快,而其实神话故事等非遗项目产生的能量、能赚的钱可能更多,没有人关注,或者很少人关注。《白蛇传传说》也跨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又如电影《兰陵王》采用的就是古代传说,电影的文化设计是我,包括“兰陵王入阵曲”等文化元素都被应用到电影中。

3.匠心与物神游

神和物的交流,心灵和物的交流,心灵的神思、创意和物的结合。不得不说现在的手工艺里面缺少心灵与神的交流。“与物神游”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是1600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原来民间工匠就是通过神游的思维方式,创造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而我们现在正缺少这一点。

日本一向以各种“小灵巧”的产品著称,比如Walkman(随身听),他们的做法给我一些启发。我们国家在80年代介绍日本的时候说他们是如何利用西方技术的。但我在80年代中期访问日本时,跟日本专家交流,他们告诉我其实你们的理解还有偏差。“我们一方面采用了西方的技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日本传统文化改造了西方的技术”。Walkman这类东西的设计理念从哪里来?有个专家告诉我是你们的八宝箱。我猛然想起我外婆小时候的八宝箱很精致,小时候我打不开,其实它有按纽,轻轻一按就打开了,里面装了金银首饰。这种“小型化理念”,促使日本电子产品的小型多样化。“神与物游”的思想如果运用到手工艺产品中,可能有更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生活美的结晶,上海现有的非遗项目和其他地区的稍微有点不一样,它基本上都是精美的、精致的。有些非遗项目在其他地方也有,但它们到了上海就不一样,城市的发展要求它们必须要精致、精美,否则就会被淘汰。我们曾经谈到过城市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物质文化遗产是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脉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发挥得好就能体现城市文化的个性。

当时上海在申报“精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有些地方上有想法,“霍元甲在上海才一年多,在我们地方上都多少年了!”我说,“霍元甲在你们地方上是拳师,到了上海才一年多他成了大师,因为上海的平台为他提供了成为大师的机会。”

所以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创意精髓还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毛泽东先生说“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变成一种无穷的物质力量,而我们在这方面,我认为做得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