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19   星期二   农历二月初十    
刘魁立:非遗保护的回望与思考
来源:"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武千千 创建时间: 2020.09.16 09:12:00

from clipboard

9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三十六讲——“非遗保护的回望与思考”开讲了。本次讲座是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第二季“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主题讲座的首讲。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主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继富教授参与对谈。北师大中社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主持讲座,民俗学专业师生参与讲座。讲座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网站同步直播。

讲座内容

刘魁立先生首先肯定了当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可喜局面,经过20年的深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从过去的“记录”“保存”“抢救”发展到今天的“保护”与“传承”,非遗保护工作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今天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刘魁立先生强调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他提到,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由于物质是延续生命、保证生存环境的基础,因此“物”成为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的对象,以往人们主要关注衣食住行等文化的物质层面,并把关注点主要放在了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层面上,而相对忽视了人们自己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另一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举步维艰。在这一背景下,今天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意义非常,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也应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责任。

刘魁立先生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人类文化丰富、前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警惕文化霸权,避免人类文化之路越走越窄。同时,我们要秉持民族文化的人类文化视角。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人类意义, 参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建设,任何一个民族的贡献都具有全人类性。但非遗不是也不应该是隔绝不同民族的文化壁垒、不是也不应该是荒谬地指认民族优劣的标准。我们要让文化多样性成为彼此交流的纽带、尊重不同的民族与民族文化,通过文化创造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clipboard

刘魁立先生谈非遗保护

接着,刘魁立先生通过简要回顾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历程,提出他的“两个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国际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一个由“物”到“非物”的发现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的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世界记忆工程,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直至2003年才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全世界学者经过30年之久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刘魁立先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贡献,它使人们的目光从“物”转变到“非物”上来,关注智慧和技能的层面,彰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与幸福感、助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第二个“发现”是非遗保护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现。刘魁立先生强调,非遗传承人问题已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问题。他表示,非物质文化以人为载体、为主体,以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活动为表现形态,因此非遗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同时他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传承人”,一是传统手工艺中掌握技能与智慧的人,他们是真正的传承人,另一种是创造、享用民间传统与风俗习惯的普通民众,后者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反之就会倾向于“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创造物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就变成“物”了的附庸。

接下来,刘魁立先生阐述了非物质文化的三个特性。

一是共享性。他认为,非物质文化区别于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共享性。物质是不能共享的,但非物质可以共享并传承,实际上传承亦是共享的一种方式,它使这种共享不再囿于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不同地域上、在不同民族之间共享,实现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非遗共享性的实现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其功能要适应共享者的需求;其次,共享者对这一遗产具有相应的价值评估;此外,还要具备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是活态性。非物质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与民族中经过了不同的演绎,经过不断流变与再创造,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生活的丰富性靠活态性体现。非遗的活态性体现在传承的过程中,它的每一次具体呈现,都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文化演绎,都是它无限的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三是基质本真性。对于“本真性”一词,刘魁立先生认为,尽管其在非遗研究领域中曾引起激烈讨论,但仍具有一定学术意义。他认为,基质本真性是非遗生命延续的真髓和灵魂,非遗保护的基质本真性是要保持非遗基本性质、功能、结构、价值的相对真实。但非遗具有活态性,所以如何保持其本真性在实践中要引起高度注意。

刘魁立先生还讲述了非遗的当代性。他认为,以往人们将遗产作为历史现象加以认识,但实则非遗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生命力,它是活生生的现实。非遗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被创造和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多样性与生命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非遗连接历史与未来,并完成当下的历史传承责任。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当代实践在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了宝贵和有效的经验,使传统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交流讨论

随后,讲座与谈人林继富教授分享了他对本场讲座的感悟。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是其本质性特点。知识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所共享和传承的。但同时这种知识是有特定范围的,比如一个村落,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享知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非常重要。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共享性并不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非遗的多种方式的呈现是其基质本真性与多样性的共同体现,基质的本真性是共享、共情的核心与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多样性。

最后,主持人萧放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肯定了刘魁立先生有关两个“发现”内容的表述,并进一步表示,这两个“发现”是对人民文化的重视,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贡献,同时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为文化工程与文化事业更是对时代的巨大贡献。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