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4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六   
大匠至心 | 刘茜:从生活品质看非遗教育
来源:“ 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 2020.10.28 09:18:00

编者按:今年九月,“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成功举办。历届“大匠至心”杭州沙龙议题均聚焦非遗保护热点,为非遗保护提供科学方略。今年的主题围绕“共筑·人类共同体,共促·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健康品质好生活”,多维度,多视角展开探讨交流。在做好防疫前提之下,本届沙龙依托互联网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研讨交流跨越国界。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相聚在无限空间中,碰撞思想的火花,让实践验证理论,让案例佐证实践,共同推进非遗的赓续传承。基于此,将陆续推出本届沙龙的系列观点论述。


本期嘉宾:刘茜

高级编辑

中华艺文基金会秘书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曾统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手册》的出版,曾负责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2014年至今承担国家相关课题,研究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与传承。

近年来,我主要在做非遗进校园方面的课题,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研究非遗教育的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向。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从生活品质看非遗教育”,谈一谈非遗教育的现状和我的一点思考。

生活品质与非遗

进入现代化社会,生活品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幸福标志,越来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奋斗目标。对于生活品质的评价,通常是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去思考。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和推动物质不断发展的动力,两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这个道理简单明了。

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打造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就是要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境界、品位和素养,使生活更加协调、充实、和谐和幸福。

非遗教育的意义与生活品质

中国的非遗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饱含了知识、技能、实物,更有思想、精神、观念,既有精美的物质文明,更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以现代生活品质的眼光来审视非遗的品质,其留给人们的永远是历久弥新、饱含高尚情操和高雅品质的无穷回味。就像昨天邱老师讲的,非遗的精神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觉得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我们世代传承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起,非遗的教育传承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陆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全国的中小学领域推出了许多非遗教育的地方校本教材。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数字教学产品、与传承人的交流、校外游学、教学研究活动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孩子喜爱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美术、舞蹈、音乐、戏曲、游戏、体育等等这些非遗门类,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过程、感受魅力的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素养等等的教育和传承。这种精神的滋养和物质的体验,正是新时代生活品质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

非遗教育的短板

由于受到行业分工、专业划分和管理机制等的局限,非遗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有许多不完善、不规范和不准确的短板影响着非遗教育的效果和质量。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几个突出问题: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3.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4.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5.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对此,我觉得都非常准确,教育部也在多方努力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非遗教育存在“两张皮”:搞教育的对非遗的接触很少,并且没有专业知识;而非遗专业的大多数从业者没搞过教育,更不了解教学规律。非遗自身所具有的活态性、传承性、综合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对基础教育中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老师们的非遗专业知识和跨界融合的能力普遍需要提高,对于非遗教育在真正意义上的定位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与界定,以及对其在内容、方法和模式上的把握等都还不够准确、完整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由于非遗知识的局限,老师们在教学中对非遗的分类、特点、制作方式、表演技巧、文化内涵、艺术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划分与专业表述不清晰、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比较普遍,加上非遗教育在规划、规范与标准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明确、系统的专业性指导,可供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也缺乏针对性且不系统、不规范、不准确。要解决这些短板,仅仅靠老师和学校的努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奏效的,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非遗专业与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非遗教育的深入开展。

对推动非遗教育 深入开展的思考

目前,非遗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学科教育,但是许多非遗的内容在现有的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课程里面都有体现,甚至有些非遗的知识、技艺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都有渗透,所以这个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另外,中小学进行的美育、德育和综合实践教育当中渗透了更多非遗教育的内容,但是非遗教育就等于美育吗?不能这么说。非遗教育就等于德育吗?也不尽然。现在非遗教育在教育界特别引人注目,也受师生欢迎,但是大家不清楚它今后的发展路径。我认为非遗与基础教育两个领域跨学科融合,是探索“非遗教育”的重要基础。目前非遗与教育已经有了“跨界”,但还是在初级阶段,如何将这两方面融合得更深入、紧密并能产生良好效果,我认为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非遗教育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拓展性特点。它既可以出现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出现在社团兴趣小组等实践活动中;传承人可以走进学校,学生也可以走出学校。但是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们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过于注重培养孩子的技艺能力,而对精神层面的教育、启发和引导有所忽略。我认为,非遗教育不止是技艺传承,在传授、体验技艺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情感和境界等,在教育过程中更要挖掘、强调和引导。这才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非遗教育真正内涵。这涉及到教育目标和评价,需要好好研究。

我最近做的一个课题,就是要把非遗教育指导意见制定出来,同时确立示范典型。浙江省是这次课题聚焦的重点地区,“非遗进校园”在浙江已有良好的实践基础,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向各位专家汇报到这里,谢谢!

(根据发言整理,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