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郑雷:近二十年政策影响下昆曲的传承发展状况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郑雷 创建时间: 2022.01.11 14:59:00

【摘要】昆曲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昆曲进行抢救、保护和扶持,并为昆曲的现代发展探索正确的方向。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各昆曲院团及昆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工作者也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案展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从实际检验效果来看,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几支日趋消衰的地方昆曲剧种特色,致使昆曲在传承过程中初步显露同质化的趋向。

【关键词】昆曲;政策;传承发展;抢救、保护、扶持;同质化

2001年,昆曲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生存境遇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本着继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提出抢救、保护、扶持昆曲的种种有效措施,在20年内,使昆曲重现生机与活力,为现时代昆曲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现代模式。

2005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该工程自实施以来,为昆曲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收到了良好效果。

该工程的基本目标是:“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为指导,以现有的昆曲院团为基础,以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全面推动昆曲的艺术生产以及院团建设。”①具体目标的第一期称为“昆曲抢救、保护第一个五年计划”②,要求“到2009年,以地处长三角的上海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和浙江昆剧团为龙头,建立昆曲艺术生态保护区,使其成为昆曲剧目创作中心,昆曲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昆曲艺术交流普及中心、昆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抢救15部濒危的经典剧目;新创10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挖掘和整理一批珍贵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培养一批潜心昆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培育一批热爱昆曲艺术的忠实观众;使昆曲艺术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使古老昆曲艺术焕发生机”③。

具体项目规划由“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昆曲新剧目的创作”“昆曲优秀折子戏的录像”“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昆曲资料的抢救、保存与展览”“昆曲人才的培训及奖励”“国际间艺术的交流及考察”“举办有社会影响的昆曲活动”“昆曲的宣传”“落实昆曲《实施方案》办公经费”等10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细致地围绕昆曲剧目、演出、传承、研究、观众培养、交流传播等重要环节制定可行计划,落实工作经费④。

针对“众多优秀昆曲剧目濒临失传”的现状,《实施方案》提出:“计划5年内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大戏)15部,每年完成3部,六院(团)一所即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每年各向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提交关于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报告。”同时,昆曲院团也应认识到,“保护、继承固然重要,但一个剧种没有创新,没有优秀的新创剧目也谈不上保护和振兴”“创新和发展是保护的最好办法”“为促进昆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更好地贴近时代和观众,计划5年内完成10台昆曲新创剧目,每年完成2部”⑤。与昆曲剧目同样重要而更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昆曲表演艺术精髓的传承”⑥,《实施方案》“为保护昆曲表演艺术精粹,对经典剧目进行抢救,计划5年内完成昆曲优秀折子戏200出的录像工作”,同时,“计划在上海建立昆曲演员培训中心,聘请全国著名昆曲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定期对在职青年演员进行业务培训”⑦。此外,“计划在浙江举办中青年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训班,聘请全国著名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艺术家授课”⑧。与推动昆曲舞台实践相并行的,是要进一步抓好昆曲研究工作:“由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对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昆曲文物进行搜集、整理和保护利用。”“为了传承昆曲著名艺术家的经验,计划对著名昆曲作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的从艺经验进行文字记录与整理,并编辑出版。每年计划完成6册(后延一年完成)。”⑨昆曲传承保护和研究之外,也需要努力搞好“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各昆曲院团要深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昆曲普及演出活动,真正培养出一批热爱民族文化,能欣赏昆曲艺术的忠实观众。计划对各院团普及性、公益性演出进行演出补贴。每院团每年此类演出不少于20场”。“为进一步激励单位和个人潜心钻研昆曲艺术,计划对昆曲艺术保护、继承、革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老艺术家、优秀青年演员及昆曲创作人员进行奖励”,并“计划举办昆曲系列活动”,以“检验国家保护、扶持、发展昆曲艺术所取得的成果”⑩。

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加强昆曲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配合国家保护、扶持、发展昆曲艺术成果检验,计划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展示昆曲抢救、保护的最新成果”“为增强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为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增光添彩,计划每年资助两个昆曲院团赴国外及港澳台进行艺术交流”“每年组织老、中、青昆曲艺术家赴海外讲学”,同时,“每年组团赴国外考察,借鉴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推动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创新”,还“计划每年在昆曲发祥地苏州举办中国昆曲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昆曲研究人员,对昆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研讨,为昆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⑪。

整个方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成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领导和指导工作”“设立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家委员会”以“为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决策做好参谋和咨询;对各昆曲院团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指导入选项目的创作、修改、加工和提高;参加对项目的研讨,并开展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工作”,同时,“完成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设立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项资金”“昆曲院团所在地的相关省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等几项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使国家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落到实处”⑫。

作为专门针对新世纪昆曲传承保护工作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方案》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昆曲艺术自身的特性与相关创作规律,并以此为出发点,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昆曲内部各主要构成环节及昆曲与社会关系等外部因素,通盘设计了昆曲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昆曲的现代发展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各昆曲院团及昆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工作者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案展开了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落实《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国七大昆曲院团所在的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等相继出台了各地昆曲抢救、保护、扶持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包括2005年8月10日北京市文化局印发的《北京市文化局关于抢救、保护和扶持北方昆曲的原则意见》,2006年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文化厅颁布的《浙江省昆曲艺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制定通过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2011年1月10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印发的《关于2011年度上海市政府扶持京昆公益演出项目任务的通知》等。

2005年8月10日,北京市文化局印发了《北京市文化局关于抢救、保护和扶持北方昆曲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该《原则意见》基本沿袭了《实施方案》的主要精神,而将工作重心集中到北方昆曲的抢救、保护、扶持和北方昆曲剧院的工作上,为北方昆曲剧院确立了“2005年至2009年5年内,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大戏)2—3部”和“创作出1—2部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新创剧目”的任务。同时,还设立了“推动北方昆曲剧院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推动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加强昆曲资料的抢救、保存与展览”“推动昆曲人才培养”等工作目标,要求北方昆曲剧院在“2005年至2009年5年内”“拍摄、录制25至30个具有示范、研究、观赏和保留价值的优秀传统折子戏”“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主动申请国家资助,为北方昆曲艺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应有的努力”“抓紧对原有历史资料的整理和保护。整理、编辑、出版5至6册昆曲史料集、昆曲史、昆曲人物传记等,以文字记录的形式使宝贵史料和优秀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得以代代流传”“积极组织参加国家主办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每年选派昆曲主创人员、昆曲各行当优秀青年人才参加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中的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鼓励艺术家参加国家组织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深入理论研究,推动创作演出”,同时,“每年公益性演出不少于20场”⑬。

有了《实施方案》和《原则意见》的双重支持,北方昆曲剧院创作热情高涨,很快获得巨大进展,几乎每年都能推出整理或新创剧目,对昆曲现代戏也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认真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上来看,过度讲求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昆曲旧有传统的合理继承,匆促排成的部分新戏中,既缺乏应重点抢救保护的北方昆弋特色,又不见昆曲应有的细致典雅,甚至在某些戏中连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都不易寻觅。剧院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至今未列入传承人名录,他们所传承和发展出的带有个体生命特性的艺术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北方昆曲剧院向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申报了“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希望在3年内继承荣庆社等北方昆曲老班社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在剧院内恢复北方昆曲特色。至2021年,北方昆曲剧院已完成200个传统剧目的传承,后续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当拭目以待。

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由人大制定通过了《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昆曲在新世纪的传承发展订立规章,保驾护航。《条例》规定,“昆曲保护应当坚持原真性特色,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⑭,在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昆曲传统场上艺术”“昆曲传统表演技艺”“与昆曲相关的传统习俗、艺术样式和制作技艺”“与昆曲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场所和设施”及“与昆曲相关的其他需要保护的对象”均应受到保护⑮。苏州市“和有关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昆曲保护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市和有关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昆曲保护专项经费”用于“昆曲资源普查以及昆曲珍贵资料、实物的征集、抢救和保护”“昆曲代表性剧目、折子戏的挖掘、整理和演出”“昆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昆曲研究和宣传、教育”“昆曲演出、展示等场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昆曲重大活动的开展以及国际交流”“对昆曲保护、继承、弘扬、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昆曲保护的其他事项”等多个方面⑯。“市和有关县级市、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昆曲资源的普查和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抢救、传承濒临失传的昆曲代表性剧目、折子戏以及相关技艺。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抢救工作,并依法保护其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加强对昆曲演出团体、博物馆和昆曲传承、教育、研究等机构的扶持,并明确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市和有关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保护、恢复、修建反映昆曲历史、体现昆曲艺术特点的场所、设施,并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市和有关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利用旅游区(点)、特色街区、节庆活动,传播、展示昆曲艺术”。与此同时,“加强昆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昆曲传承制度,明确传承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传承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昆曲演出团体和曲社的组建。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昆曲研究、交流、演出等活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昆曲保护”“中小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昆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艺术院校和其他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当开展昆曲的研究、教学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公共传媒应当介绍、宣传昆曲艺术”。《条例》最后还指出,“侵占、破坏昆曲珍贵资料、实物、场所和设施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致使昆曲珍贵资料、实物、场所和设施受到破坏、损毁、灭失,或者导致现存的昆曲代表性剧目、折子戏以及相关技艺失传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⑰。

不难看出,作为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对这一古老艺术表现出痴迷的热情和深沉的眷恋。《条例》视昆曲为苏州的骄傲,将之与苏州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几乎是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投入当代昆曲的传承保护。与其他昆曲法规不同的是,《条例》还专门设立了对破坏昆曲遗产行为的惩罚措施,极力想要留住昆曲并促其进一步发展的诚挚之心跃然纸上。苏州昆剧院立足本地文化,逐渐走上发展和打造苏州化昆曲之路,在学术界引发了一些争议,由此衍生的相关讨论仍在持续进行中。

2012年3月26日,文化部艺术司发出《关于推选“十大昆曲经典剧目”和首批“昆曲名家收徒传戏”名家的通知》。5月22日,在前一通知基础上又发出《关于“十大昆曲优秀剧目”和首批“昆曲名家收徒传戏工程”名家评选结果的通知》。2012年6月30日,该“名家传戏工程”在苏州举行了第一届拜师仪式,22名优秀青年昆曲演员分别向11位前辈行了拜师礼;2013年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拜师仪式,27名青年演员分别拜在13位昆曲老艺术家门下;2015年10月13日,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拜师仪式上,又有22名青年演员拜12位昆曲名家为师。“名家传戏工程”的持续开展使昆曲界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一支活力四射的年轻队伍,他们传承了老艺术家精良的演技,也沿袭了前辈们献身艺术的优良品质,登台亮相,各擅胜场,继往开来,生机无限。第一届“名家传戏”拜师仪式中,有10位名家来自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等传统深厚的南昆院团,仅有1人出自北方昆曲剧院,一定程度上秉承了北方昆弋传统;第二届导师中北方昆曲老艺术家2人,湘昆老艺术家1人,比例远远小于南昆艺术家;第三届导师中北方昆曲老艺术家2人,湘昆老艺术家1人,永嘉昆曲老艺术家1人,比例略高于前。北方昆曲、湖南昆曲、永嘉昆曲三支是昆曲传播到相关地域后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受到当地流行剧种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与南昆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地方昆曲的不断消亡,留下的这三支特殊的昆曲流派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方面更为珍贵,值得认真对待。北昆、湘昆、永昆目前已日趋衰落,在传承发展昆曲的同时,进一步发扬政策的引导力量,团结北昆、湘昆、永昆院团的老艺术家,对这三个昆曲流派进行挖掘保护,应是当务之急。

2014年11月3日,文化部艺术司发布《关于举办“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的通知》,要求全国七大昆曲院团同时排演昆曲经典《牡丹亭》,于当年集中北京汇报演出。同年12月13和14日,一批国宝级老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大师版《牡丹亭》初现天桥剧场,由此拉开了七大昆曲院团《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的序幕。紧接着,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南昆版《牡丹亭》、上海昆剧团的典藏版《牡丹亭》、湖南省昆剧团的天香版《牡丹亭》、北方昆曲剧院的大都版《牡丹亭》、浙江永嘉昆剧团的永嘉版《牡丹亭》、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浙江昆剧团的御庭版《牡丹亭》分别在北京各剧场精彩亮相。

整个传承汇报演出过程其实也是一次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在老一辈昆曲名家的指点下,青年演员全身心领会了《牡丹亭》这一经典昆曲剧目的深刻内涵和人物心理,进步迅速,表演技艺、演唱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对昆曲的把握较前更见成熟深入。但另一方面,对湖南昆曲、永嘉昆曲等地方特色浓郁,以火爆、谐俗等技艺风格见长的院团来说,《牡丹亭》原非其核心剧目,为遵守《通知》要求,完成汇报演出任务,这些院团不得不向老一辈南昆艺术家认真请教,全盘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几支地方昆曲原本已较为薄弱的剧种特色,昆曲在传承过程中初步显露同质化的趋向。

号称“百戏之师”的昆曲启迪、滋养了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民族戏曲剧种,时至今日,又与各戏曲剧种一道经历着现时代的变革。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戏曲政策虽非仅为昆曲而制定,昆曲却也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从中获得传承发展的支持力量。

2015年5月8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的通知》,表示“2015年,文化部整合京剧、昆曲和地方戏曲保护财政资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将此前开展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与扶持工程’‘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等纳入‘计划’统一实施”。其中,“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将继续推进,“在全国7家昆曲院团中遴选12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在职或离退休均可),采用‘一带二’的方式,每人向两名学生传授两出经典折子戏”“文化部将给予艺术家授课和学生排练一定的资助费用。授课工作须于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录制汇报演出光盘”。“2015至2016年,全国7家昆曲院团要整理和录制100出传统折子戏,每家昆曲院团限报20出。文化部将对折子戏录制给予一定经费补贴。录制工作须于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由各团将录制成果提交中国昆曲博物馆验收并宣传推广。”此外,还将“实施‘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扶持计划”,即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将“体现‘中国梦’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戏剧剧本”、经过挖掘而“赋予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保留剧目”和“已经上演、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戏曲作品剧本”提供给戏曲院团排练演出,文化部对此所涉及的个人或单位支付一定稿费或版权使用费⑱。

其后,在2016至2019年,文化部(2018年后称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连续发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年度戏曲专项扶持工作的通知,与2015年一样,“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和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仍是七大院团传承保护昆曲的重点工作内容。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各昆曲院团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传承制度。以昆曲录像记录昆曲艺术家技艺与成就的工作持续开展,迄未间断。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这是国家针对新世纪戏曲艺术发展所制定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对戏曲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和具体规定。《政策》总体目标是“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⑲。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政策》细致设计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京剧、昆曲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实施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做好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转企改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等,以期在组织领导、保护与传承、剧本创作、演出、生产条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普及和宣传等多个关键环节上抓出成效,切实保障当代戏曲健康传承发展。

从整体上来看,《若干政策》与《实施方案》所涉工作环节和方法大致相同,但由于《政策》是为全国戏曲所作规划,故而设想更为深入细致。其中,所强调的“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计划”等工作,在昆曲领域早已全面展开,正逐渐走向深入。

2017年4月28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着眼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⑳,在“坚持导向,服务大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提供”“整合资源,提升效能”等基本原则指导下,“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乡村演出为主,可以是整台演出,也可以是名段集萃。同时,结合各类公益演出、文化惠民活动,以及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观看经典剧目等多种形式进行”㉑。同时,“根据当地文化特点和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鉴赏、戏曲知识讲座以及名家进乡村等活动,加强戏曲艺术在农村的传播和普及”,还要“支持农村地区小剧团、戏曲社团和戏曲表演队等多种类型的业余戏曲表演团队发展,增强农村戏曲传承发展的自主服务能力,让农民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戏曲体验,享受戏曲服务”㉒。

在“戏曲进乡村”活动中,昆曲院团同样一马当先。历史上,昆曲发展的主导者曾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但昆曲在演进过程中仍吸纳了不少民间俗文化的成分,与农商市民存在着广泛联系。清代中叶以来,昆曲因长期与花部戏同台演出,为其民间艺术样式所影响,变得更加雅俗共赏。现时代在传承昆曲雅文化一面的同时,也不能丢弃它原本蕴涵的俗文化特点。送戏下乡,让广大农民欣赏昆曲,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也可藉以塑造当代昆曲雅俗共赏的特性,使之恢复与广大人民的联系,重新成为全社会共同接受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

2017年5月27日,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下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戏曲教育工作“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戏曲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育,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主要剧种与院校戏曲专业相对应、戏曲人才需求和戏曲教育培养相平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戏曲专业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及戏曲教育质量评估督查制度,统筹艺术院校戏曲专业教学和展示活动,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符合戏曲艺术人才培育规律、适应戏曲行业发展需要的戏曲教育新模式,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优化戏曲专业结构布局”“完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戏曲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院团深度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推进招生与用人一体化”“建立健全戏曲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搭建平台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等㉓。文件虽是为戏曲教育而发,对昆曲人才培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上海昆剧团除通过“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2007年全国昆曲老生演员培训班”“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等国家项目和活动指导青年演员传承老一辈艺术以外,还借助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昆曲俞派人才培养”及第一季、第二季“昆曲学馆”培养了大批新生代学员,新生代紧随其后,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分明、活力四射的艺术团体。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对中青年演员的培养工作长抓不放,利用2005年度中青年演员传承工程、2010年度传承考核、2015—2016年度艺术考核、2017年度艺术传承考核、2018艺术传承考核、2019传承考核、2020传承考核等方式促使后继力量不断进步,现已拥有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等骨干力量组成的一支年轻队伍,为苏州昆曲的持续发展积蓄了丰厚的实力。浙江昆剧团不仅善于通过“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等国家项目和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而且还主动利用本团优势,以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周传瑛表演艺术培训班”“昆剧《十五贯》娄阿鼠戏曲丑行表演培训班”及“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和兄弟院团的培训计划,如“梁谷音艺术研修班”等为依托展开年轻演员的艺术传承教学活动,同时,还参与“名家传曲——当代戏曲音乐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积极培养昆曲音乐人才。现已培养出鲍晨、耿绿洁等有生力量,实现了全团的更新换代。永嘉昆剧团积极利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中举办的旦角培训班、小生培训班、老生(武生)培训班、丑净演员培训班、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及文化部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文化部艺术司“全国昆曲作曲、鼓笛培训班”、沪浙永三地联动人才集训、浙江省第四届青年表演人才戏曲高级研修班、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浙江省濒危剧种青年传承人培训班、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温州市文艺人才“新辰计划”戏剧类培养等多种国家和省市主办的昆曲培训研修活动,为原本基础薄弱的院团储备艺术人才。现已形成由南显娟、孙永会、黄苗苗等组成的昆曲队伍,其中,演员行当基本齐全,犹待进一步加强。

2017年7月31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㉔,总体目标是由2017年的“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㉕发展到2020年的“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㉖,在全国大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戏曲作品,开展戏曲教育活动,加强戏曲社团建设,“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戏曲教育的机会,成为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㉗。

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以前,相关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昆曲院团亦积极投身其中,不仅进校园演出,而且还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昆曲普及教育活动。如2016年,北方昆曲剧院进入北京市教委设置的小学教育美育项目“高参小”,与北京的5所学校签订了昆曲进课堂合作协议,让小学生们在校就能亲身学习昆曲;同年9月,浙江昆剧团面向社会的“跟我学”培训班开学,其中,特别推出为少年儿童专设的“昆曲娃娃班”在10月开课,等等。种种作为表明,昆曲人已经充分认识到昆曲进校园的重要性,与各年龄段学生的密切交流开始成为他们自觉的工作。

进中小学演出,普及昆曲知识,可以为昆曲培养一批未来的观众;进大学演出,在高水准高素质人群中寻觅知音和未来的参与者、创造者,是昆曲求取生存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多年接触,青年一代与昆曲的关系从陌生、疏离逐渐转为熟悉乃至热爱,正不断走近这门古老的艺术。昆曲的生态环境已渐次成型,至少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发展的“小气候”。

目前,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的昆曲公益演出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昆曲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2016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在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的基础上增添了“进机关”的环节,将昆曲公益演出进一步推向深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了解昆曲,培养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昆曲是长期流传的传统中国戏曲剧种,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最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引发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在世界各国并肩携手拯救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形势下,昆曲已经受到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整个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力求“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同时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设定为工作原则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政策精神,2007年4月6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颁布。这一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开始出现了昆曲艺术家,张继青、王芳、林天文、汪世瑜、林为林、蔡正仁、计镇华、倪传钺、梁谷音、张洵澎、刘异龙、岳美缇、张静娴、侯少奎、杨凤一、傅艺萍、张富光等17人成功列入名录。2008年6月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付诸实施,根据该《暂行办法》,张寄蝶、黄小午、石小梅、胡锦芳、林继凡、柳继雁、林媚媚、辛清华、王芝泉、韩建成、丛兆桓、雷子文等昆曲艺术家入选2011年颁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张铭荣、顾兆琳、周雪华、沈世华、王大元等昆曲艺术家入选2012年颁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张毓文、谷好好、方洋、王世瑶等昆曲艺术家入选2018年颁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9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截至目前,共有38位名家成为非遗项目昆曲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类似于其他戏剧样式,昆曲的舞台演出也同样是一种集体创作,演员之外,作曲演奏、舞美化装等岗位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林天文、辛清华、顾兆琳、周雪华、王大元等昆曲音乐工作者入选国家级昆曲非遗传承人,表明文化管理机构对昆曲的集体传承方式具有相对清醒的认识。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昆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推动下,本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社会各级组织开始积极参与昆曲的推广宣传工作。以学术为基础持之以恒举办的推广演出,为昆曲在新世纪的传播和普及打开了一扇窗,使人得以从中窥见当代昆曲传承发展的大致情形。只要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进来,以真诚的态度关注昆曲的当代发展,针对其传承、创作实践提出合理的意见,就能校正国家和地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让昆曲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负载传统,开创未来,赢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喜爱。


作者简介:郑 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史论。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