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19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一   谷雨 谷雨
郭比多:从数据看昆曲“入遗二十年”——以文献成果汇编内容为基础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郭比多 创建时间: 2022.01.18 12:05:00

【摘要】文献统计数据是对研究内容的一种侧面补充和揭示手段,在对2001年至2020年间有关昆曲项目文献筛选整理的基础上,用以论证昆曲项目在非遗领域的代表性价值、昆曲保护工作成果等内容。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相关著录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印证昆曲保护成绩、影响,甚至规律。

【关键词】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成果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推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昆曲在新世纪焕发新生的契机,同时,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非遗项目,也代表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肇始。可以说,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产生以来,昆曲项目就与之建立了天然的紧密联系。经过二十年的时间,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戏曲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大众对于这一古老艺术的关注与喜爱,昆曲艺术从一度落寞到重现辉煌。

出于方便后续研究与普及工作,对昆曲入遗近20年文献成果进行了选录,总结20年间各类研究成果,范围为2001年至2020年间硕、博士论文,期刊、报纸发表的昆曲文章,昆曲出版物等几项内容,是对20年间所有昆曲主题传统文献的筛选整理。

数据来源有: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新闻出版署出版物信息查询平台、中国知网、全国报刊索引、万方数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解放日报》等重要报纸的数字版。

为了突出文献的计量学价值,本文从书籍版本信息和文章内容等不同维度对文献总目进行了梳理筛选。专著类中的系列出版物(年鉴及大型丛书)只收录总条目,其中,再版与修订版重复计入;期刊中类似内容重复发表的文章,仅保留发表时间较近的篇目;报纸刊载文章未收录一般通讯类、通稿类报道,但保留了有特殊意义的通讯或包含重要人物采访的报道。

一、昆曲是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

(一)作为第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

昆曲被评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最早见诸报端是2001年5月22日邹启山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的通讯《中国昆曲居榜首》,这是一篇言简意赅的新闻报道,没有对该评选及其意义做出更多分析研究。但以此为开端,《中国文化报》对此事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在之后的3个月内,对昆曲的报道共刊载了6篇。其中包含了措施制定、现状分析等内容,侧面反映出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昆曲保护工作的迅速反应。随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各大报纸也从多角度关切到了昆曲项目。

from clipboard

2001年期刊刊发文章中,从申遗成功角度出发的评论文章12篇,作者大多为戏曲理论界的重要学者,体现了学界判断申遗将为昆曲事业带来契机的敏锐嗅觉。

龚和德,关于昆剧的四点建议,《中国戏剧》2001年第3期;

郭江,联合国准认“代表作”北昆风雨四十四周年,《中国京剧》2001年第4期;

刘厚生,昆剧情思,《群言》2001年第4期;

刘宇宸,以最大的使命感迎接昆曲艺术的春天——写在昆曲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和北昆44周年院庆之际,《戏曲艺术》2001年第4期;

蔡正仁,中国昆曲──迈开大步向前走,《中国戏剧》2001年第8期;

松子,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中国戏剧》2001年第8期;

王若皓,历史的机遇神圣的使命——北昆举行昆曲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暨建院44周年大型系列庆祝活动综述,《中国京剧》2001年第8期;

王恂,中国昆曲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榜首,《炎黄春秋》2001年第9期;

王恂,昆曲的命运,《中国戏剧》2001年第9期;

王永敬,作为“遗产”的昆剧,《艺术百家》2001年第11期;

王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保护昆曲?《中国戏剧》2001年第11期;

安葵,昆曲何以入选“人类遗产”,《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第30期。

(二)昆曲是中国非遗的代表性项目

1.从非遗文章中的高频词看代表性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章 23,224 篇,其中,内容包含昆曲的文章 1965 篇。而与之相对比,第二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古琴艺术,其有关文章仅为1153篇,第三批入选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731 篇;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中国活字印刷术193篇,同为戏剧类的京剧1445篇、粤剧399篇。昆曲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范例,可以说是中国非遗项目的代表。

2.昆曲振兴和非遗保护工作同步开展

在2013年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中,对2000年至2013年的文献出版量做了一个年度量化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成果出版的第一个峰值出现在2009年,与昆曲出版物的峰值一致。

昆曲扶持、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乃至复兴繁荣的过程,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端、探索,逐步被公众熟知的阶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成为了昆曲研究的一个鲜明选题

1.将中国知网20年间所收录期刊文章按照被引量排序,选取其中被引量前50篇文章作为统计对象,可见50篇文章总被引数1667次。其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的共12篇,并且被引量前三的文章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占总被引量的19.8%。分别是:

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旅游学刊》2013年第9期,被引用165次;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被引用87次;

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被引用79次。

2.在对昆曲现状作出探讨和回顾时,“申遗”成功被普遍作为一个话题切入点。20年间内容中以“申遗”作为主题的报道及研究文章共10余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刘欣,昆曲入遗十年带来了什么,《苏州日报》2011年6月20日;

郝荫柏,昆曲的十年巨变与未来发展,《戏曲艺术》2011年第11期;

郭宇,十年之际昆曲三议,《艺术评论》2011年第6期;    

潘江,昆曲“申遗”成功十八年后的回望,《中国艺术时空》2019年第7期。

都选择了以“申遗”作为契机,从政策法规、学校教育、学科研究、演出活动等角度,去探讨昆曲艺术的历史、现状、未来。

3.对期刊、报纸昆曲类主题文章做内容主题排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占其主题内容的第三、第五位。

通过词频统计可以看出,在当今研究语境下,由于第一项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殊地位,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紧密的连接关系。在探讨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时,无法回避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而往往在研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也常将昆曲作为代表性案例。

二、昆曲研究事业的发展

对文献进行数字统计能够很好地反映昆曲研究的进展态势。

(一)昆曲类专著出版峰值的出现,是昆曲保护工作的成果

将20年间昆曲类专著按照每年出版量统计,可以看到,2009年是昆曲类专著出版的高峰期,占20年中总出版量的13.9%,该年集中出版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这样的珍贵影印本丛书,以及“昆山传统文化研究·昆曲卷”“苏州昆曲艺术原真性研究丛书”等理论成果。

2005年,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启动,2009年正值工程第一个五年期结束,井喷式的出版,正使抢救、保护工作成果呈现。

(二)从期刊所载文章的统计数据能够直观见证昆曲研究的有效进展

中国知网最早收录的文章是1954年第3期《戏剧报》《华东创办崑曲演员训练班》,是一篇新闻通讯类文章。在1954年至2010年的56年间,共收录昆曲相关文章1275篇,平均每年20篇。而申遗成功后20年的总条目是2603篇。与之相对比,2001年起期刊中发表的学术文章,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稳步增长,每年涨幅在10余篇,之后呈平稳走势。2008年至今,平均每年156篇。

可见,随着有效的政策措施实施,以及昆曲保护传承的相关工作有力开展,昆曲研究事业也同时在稳定推升。

(三)随着昆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此研究成果较为有代表性的是以昆曲作为视觉元素的设计类研究,共137篇,以及以昆曲作为古典文学典范的翻译实践类文章48篇。例如:

高小红、臧子雪,昆曲艺术视觉元素在家居布艺整体设计中的应用,《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月;

朱玲,中国昆剧英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外语教学》2019年9月;

于强福,非遗戏曲“走出去”译介研究述评,《戏剧之家》2020年11月。        

(四)对硕、博士论文的信息统计可以得出各开设戏曲硕、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在昆曲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

指导昆曲类论文最多的教师分别为:周秦、路应昆、叶长海、王宁、刘静。授予院校最多的为苏州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五)通过内容及关键词可以感受到研究角度的转变

将文献条目按照年代排序,可以看出近20年间学界在一些基本观念和研究重点上的转变趋势,比如从形而上到倡导本体戏剧回归,从对大制作的鼓吹到恢复空灵舞台的呼吁,从对院团改制的忧虑到对成功商业模式的探讨,等等。格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主题横空出世,成为了这20年间研究及报道的重要主题——无论是期刊还是报纸,根据所刊文章按照主题内容排序,出现次数最多的都是这三个主题词: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其中,期刊类:牡丹亭280条、青春版《牡丹亭》109条、白先勇75条;报纸类:牡丹亭76条、白先勇39条、青春版《牡丹亭》34条。但对比2001年前,牡丹亭只占期刊文章中主题第八位,出现次数32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瞄准年轻人作为受众群,同时大力进行营销推广的青春版《牡丹亭》,确实是20年间昆曲界当之无愧的重大事件,并且成为了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分析,可以探索剧团剧目建设与经营的成功经验,甚至可以说由于青春版《牡丹亭》这一剧目的成功,使昆曲这一传统艺术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三、大众视野下的昆曲

(一)图书销量是昆曲项目社会普及和影响的一个层面的表现

中金易云出版平台①后台数据显示,最早昆曲主题书目出版时间为2002年,自2002年至2020年共收录210条,按照销量排序,前五名分别为:

余秋雨,《极端之美(书法昆曲普洱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8年版;

张允和,《我与昆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骆正,《中国昆曲二十讲》,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

陈均,《昆曲的声与色》,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对比其他文化类畅销书,昆曲类书籍单册销量远不超过万册,仍属于小众选题,主要靠作者的名人效应来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书籍内容也都倾向于对昆曲艺术的普及概述。

(二)报纸所刊文章注重新闻时效性及对社会热点的映射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11年,即昆曲申遗成功10周年,报道量呈陡然增高的趋势,达133篇,2001年至2011年间平均每年报道量达44篇,之后年度平均量为63篇。媒体对昆曲项目的关注在近10年间有所下降,因此,未来推广工作中需要注意在重要时间节点和事件中找寻新闻点,加大主动推送力度,深挖独家资源,丰富报道内容,维护昆曲传播环境的良性生态。

from clipboard

▲图1 2001-2020年间昆曲类文章报纸刊登量折线图

(三)昆曲的宣传推广工作方向

在昆曲的保护工作中,宣传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推广使传播实现效力最大化,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创作、传承主体,使昆曲项目得以更好地发展。是否能够成功建立有利于公众了解昆曲的畅通渠道,需要昆曲传承主体与媒体的共同努力。

将昆曲相关内容发表数量进行排序,可知对此类文章发表数量最多的报社依次为:《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苏州日报》《解放日报》。《苏州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报社,在昆曲内容的报道中表现突出。

from clipboard

▲图2 昆曲类文章发表媒体饼图

纵观20年间昆曲报道的有关内容,不难发现深度的介绍评论文章、专题报道并不鲜见,为昆曲推广起到了有益作用。但院团的报道工作依旧有局限在通稿和对重要演员、领导的采访的固化思维,内容较为扁平,对院团工作新闻点挖掘角度比较单一。报道重点更多集中在演出剧目及重要人物(主要演员、院团领导),甚至依旧存在着重实践、轻宣传的误区。在现有几大昆剧团中,上海昆剧团媒体曝光率最为突出,超其他院团报道量约50%,值得其他昆曲院团参考。

结语

进行论文、专著、期刊、报纸等文献的汇编,是一项对20年间昆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工作,基本目的是用于未来资料查询、方便研究项目的前期调研,同时可以基于汇编内容对近20年间昆曲相关活动情况进行侧面补充和揭示。但在对已有文献进行相关著录信息的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进一步印证昆曲保护工作成绩、影响,甚至规律,这正是文献情报的价值。用数据证实了“昆曲热”的产生,在这20年里昆曲真的火了。但是中间还有哪些忧患和不足?还有哪些值得去深入改革、研究,继续探讨之处?希望以此能够考察昆曲项目的成果,积累非遗保护事业的成功案例及实践经验,同时在思考不足的前提下进行未来的着力方向探索。


作者简介:郭比多,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史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