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2019年浙江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
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19-04-18 23:54:00

2019年全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现场

4月17日,2019年全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省政府《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着眼推进文旅融合、激发非遗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文化浙江、诗画浙江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出席会议并讲话。各设区市、部分县(市、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专家、高校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人等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12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2018年全省非遗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这一年是全省非遗保护发展成效明显、亮点纷呈的一年,主要体现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重大部署、探索项目规范管理、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加强曲艺类非遗项目保护、开拓非遗展示传播、开展非遗资源利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

各设区市、部分县(市、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专家、高校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人等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推动非遗工作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要充分认识到非遗的本质内涵,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对非遗工作的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到浙江非遗面临的客观形势。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切实认清非遗传承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非遗保护描绘了新的发展前景,文化和旅游部一系列政策制度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工作遵循,文旅融合发展为非遗保护开拓了新的广阔视野。

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围绕“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任务要求,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聚焦非遗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创造创新的工作思路,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四大体系”为抓手,以“五化建设”为方向,以“七大工程”为载体,切实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非遗传承发展工作水平,全面构建非遗科学保护的新格局,努力打造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样板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切实推进新时代浙江非遗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要努力构建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评估体系“四大体系”,要着力推进法治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和生活化“五化建设”,要着力实施基础工程、传播工程、融合工程、振兴工程、数字工程、研究工程、人才工程“七大工程”,要着力抓好制度、融合、项目、传播、振兴、载体、队伍、设施“八项重点”。

会上,温州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各市交流了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会议讨论通过并发布了《新时代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温州共识》。“温州共识”共十条,主要内容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担负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使命任务;牢牢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着力构建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管理体系;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形成非遗传承发展的社会合力;聚合激活现代科技条件下的非遗资源;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样板地。

会议还围绕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组织了专题研讨,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郎富平副教授等非遗、旅游领域的专家作专题演讲,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四地代表作了研讨发言。

叶菁副厅长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砥砺奋进 努力开创新时代浙江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局面》的主旨发言。他指出,要从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指示要求的战略举措,文化浙江建设的应有之义,浙江非遗保护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等四个方面充分认清非遗保护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叶菁副厅长强调,新时代推动浙江非遗保护事业新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七个要点:始终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新时代浙江非遗发展的基本方略,着力破解非遗保护面临的矛盾问题,在守正创新中激活非遗,积极推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科学构建非遗保护的管理体系,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的合力。

会议通过并发布《新时代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温州共识》

本次会议正值全省机构改革完成之际召开,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于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激活非遗,不断开创浙江非遗保护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新时代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温州共识

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魂和纲,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融合起来,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积极担负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使命任务。

围绕“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任务要求,按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创造创新的工作思路,实施基础工程、传播工程、融合工程、振兴工程、数字工程、研究工程和人才工程,推进非遗保护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和生活化,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活非遗。

三、牢牢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非遗只有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承发展,只有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激发其生机活力。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非遗服务当代,弘扬价值,造福人民。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推动非遗在浙江大地精彩活起来、永续传下去。

四、着力构建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管理体系。

非遗保护,重在管理。要坚持依法保护,加强制度供给,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推动非遗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精准化管理。

五、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非遗旅游景区、体验点建设,鼓励培植非遗主题民宿、酒店,让非遗在诗路文化带和浙江大花园建设中彰显魅力。

六、不断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坚持一手抓传承,一手抓传播,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改进传播手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打造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传播品牌;提升非遗博览会、文交会的影响力,打造一批充满生机活力的会展品牌;高标准建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场馆品牌;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的浙江品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打造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非遗品牌。

七、加快形成非遗传承发展的社会合力。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推动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合作,加强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推动与国民教育结合,开展“非遗进校园”和传承人群研培;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与文创开发结合,探索浙江传统工艺发展路径;鼓励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八、聚合激活现代科技条件下的非遗资源。

非遗保护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把握规律,充分利用和借助科技手段,才能不断释放活力。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样化的要求,让非遗进入当代生活。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让非遗产品和衍生品进市场。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推进传统工艺振兴,拉动非遗经济。要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全省各级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快智慧非遗建设步伐。要利用“非遗+互联网”“非遗+移动交互”“传统工艺+现代设计”提升非遗的聚合力、传播力,让全社会共享保护成果。

九、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保护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事业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扩充非遗保护专业队伍,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非遗铁军。要不断提升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大力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作用,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努力形成传承人群、保护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合力推进保护事业的新格局。

十、努力打造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样板地。

浙江是全国非遗保护的先行区,以往的工作中,浙江非遗保护工作创造了诸多的“率先”。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要遵循习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按照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关于非遗保护工作六次重要批示所指引的方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以钱江大潮奔涌、瓯江坚韧灵动的秉赋和气度,着眼打造样板地,瞄准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新时代浙江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局面。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