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3   星期二   农历三月十五   
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培训座谈及宣传展示活动在宜昌城区隆重举行
来源:“文化e家”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19-11-13 15:30:00

2019年是中国的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10年,为了总结宜昌市10年来的端午节保护经验,展示端午节保护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端午节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0周年培训座谈及宣传展示活动”于10月24日至25日在宜昌城区隆重举行。

此次庆祝活动分培训座谈和宣传展示两个部分。庆祝端午节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培训座谈会于24日下午至25上午在长城宾馆五楼多功能厅召开,参会人员:端午习俗、屈原传说等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骚坛诗社社员和文化部门领导、非遗专干等,特邀三峡大学教授朱祥贵、彭洪卫讲授《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楚辞与端午之美》,同时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保护现状与发展”。

朱祥贵讲授《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红卫讲授《屈原、楚辞与端午之美》

端午节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0周年非遗保护成果宣传展示活动于25日下午在解放路社区广场举行,非遗保护成果展演、非遗展览、非遗宣传单发放、非遗知识问答、非遗数字屏体验等同步开展,极大提高了全市人民对端午节保护工作的认识和理念。

展示活动现场 

非遗保护成果展演

非遗展览

为市民发放宣传册

端午节由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三省四地共同打包申报,是我国首个入选人类非遗名录的节日。其中,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以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及表现形式、包含的丰富礼俗和文化元素被列入“中国端午节”申报资料首位。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自先秦形成,经历了汉末魏晋的发展阶段、唐代以降的认同兴盛阶段,传袭至今。习俗内容有祭祀屈原、龙舟披红、游江招魂、龙舟竞渡、粽子寄情、祈福禳灾、骚坛端午诗会、庆贺夏收、游艺娱乐等。2006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1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县两级文化部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以一年一度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系列民俗活动为核心内容,传承端午节习俗、开展端午节理论研究、推进端午节数字化保护,使全社会参与保护端午节的氛围基本形成。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