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廿三   白露 白露
专题报道
2025.07.18
“为什么以前的茉莉花茶中没有花,现在的有花?哪种更好?”“中国古人为什么要用露水泡茶?”在日前举办的“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雅集海外行活动中,很多白俄罗斯观众提出不少“刁钻”又专业的问题。
查看更多
2025.07.18
近日,“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现了科技赋能非遗的活力图景。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非遗“双创”中的协同创新作用,探索“非遗+科技”的有效路径,为非遗事业注入澎湃力量。
查看更多
2025.07.17
高温之下,我们的祖先曾利用智慧和身边的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或是一方竹编的凉席,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抑或是一场消灾祛暑的仪式……这些消暑物件、方法和习俗覆盖人们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强身健体之余也提高了身体舒适度、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即将入伏,我们循...
查看更多
2025.07.11
当观众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照片墙,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记录了127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与照片墙相对的是名单墙,上面写满了十年来全国参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字。近日,“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
查看更多
2025.07.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于2021年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已有21所高等院校设立这一专业,另有多所高校在研究生专业中设立非遗方向。
查看更多
2025.07.03
从数字化潍坊风筝“圈粉”到淄博陶瓷文化主题酒店的火爆,再到济南以“公园+山会”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近年来,山东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激活“非遗+旅游”“非遗+科技”等融合发展动能,协同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转化,使非遗更加密切地融入百姓生活,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查看更多
2025.07.03
6月20日晚,在九寨沟演艺中心内,数字火塘火光摇曳,藏袍、羌服随舞步翻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穿透夜色。游客举着手机,争相定格这非遗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互动交织的奇妙场景。来自山西大同的游客尤江感叹:“以前只觉得九寨沟的山水美,这次演出...
查看更多
2025.07.03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会同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联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研修培训班”,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后,顺利结业。
查看更多
2025.07.01
2015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149所院校倾力参与,1400余期研培班扎实举办,5.1万人次非遗传承人深造提升……十年耕耘,研培计划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规...
查看更多
2025.06.24
当莎车县艾德莱斯“水韵”般的底纹花色染上了上海回力鞋的鞋面,当伽师县的工匠用本地黏土烧制出了紫砂壶,当喀什市歌舞团的艺术工作者用新疆乐器为川剧变脸绝活儿伴奏……在6月14日新疆喀什地区举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新疆主会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