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7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十    
我们和古老的智慧相距多远?——谈当代非遗的创新展示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创建时间:2017-04-21 09:26:00

VR技术与传统非遗展示结合的前瞻性命题,恰巧与自己最近思考了许久的问题不谋而合。那些萦绕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精妙传统文化,如同浩渺深远的思维长河,带我们走向更宏伟瑰丽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不论是天人交织、纵横捭阖的蒙古长诗,还是精雕细琢,令人惊叹的手工技艺,抑或是古朴炽烈、充满哲思的民间美术,都让身处水泥森林的现代人为之震撼。

这其中,有时代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猎奇”般的惊叹;也有因为千百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作怪导致的某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不可言说的震撼感。站在这些非遗展品面前,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和民间文化及中华智慧的活化石对话,只不过它们承载着的过去的生活方式、生产样式、生活智慧和心意信仰,经过了时代变迁和环境变换,被蒙上了厚厚的雾霭,今人已经不能完全无缝衔接地去领悟其中的精神与魅力。

非遗保护工作至今已经开展了超过十年,从最初的鲜有人知,到现在已经初具雏形,相关的展览、研究、创新、运用甚至跨领域的交流也越发频繁。今天“大世界”老店新开,也进一步预示非遗的展示与体验进入了一个更前端、更具创新性的领域。在这样的平台中,各个相关的行业,研究型团队,设计型团队,技术型团队,影视制作团队,甚至是其中起连接作用的创新型团队,应该通力合作,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将非遗的展示与体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学术研究的成果,与文化创意实践真正高明地结合起来。

总之,未来非遗的创新性展示与体验,离不开跨界合作;非遗的保护与研究,也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但其中如何做到有机合作、不偏不倚,却是当下所有文化相关产业面临的最大尴尬。传统文化的形象美、形式美,不用赘述,加上现代设计理念的辅助,更是让民歌的声响传更远,让民间舞蹈的身姿更绚丽。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理论研究及创意性保护概念策划的相关人员,本文以三个问题,探讨一下非遗创新性展示与体验的一些个人感触。

创新技术呈现的意义是什么?

无疑,技术永远应该服务于内容。

我们需要思考的事,科技与文化在当代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与贡献,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忽视这个问题,非遗的展示便不能实现其最终的教育意义、科学意义,我们也不能从这样的展示中领悟人类智慧的精妙和人类技艺的不可替代性。

随着新媒体、网络,绝对助推了观众们喜新厌旧的“坏习惯”,暂时的单纯技术优势在当下社会是越来越难赢得观众长期青睐了。如果仅将VR技术运用于“真实”场景复刻,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物理空间,那么有着巨大消费力和相当任性的消费者们,买张机票去到当地,看真人真事,真的只是分分钟的事情。更何况,上海东有迪士尼,西有欢乐谷,这些将现代娱乐消费和场景体验做得非常好的品牌,已经俘获了大批青少年消费群体。“大世界”的非遗,如果仅仅靠传统文化的情怀,来“绑架”受众,恐怕是难以维持的。

好莱坞的“烂片”也越来越多,然而再多的“变形金刚”和“复仇者联盟”也不能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心。毕竟对新奇场面的渴望,是现代科技社会赠送给我们的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带领人类体验了更多的视觉奇观,让我们大开眼界;与此同时,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让创新变成了日益艰难的事情,浅尝辄止的创新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观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抛开那些充斥荧屏的网络直播和粗制滥造的手游,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却越来越少。

上海“大世界”

所以在“大世界”的世界里,新技术带来的,也应该是与之相匹配的,新思路——既有丰满充实的文化内容,又有为之增光添彩的新技术呈现方式。新技术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技术呈现的另一项意义也是在于,展现技术与文化结合的思维之美。作为非遗大舞台的“大世界”,担任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的身份。而文化产业的产品,不是其他任何产品,它有更高的品质要求和道德要求,不是被人借鸡生蛋以后不了了之的幌子。它除了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的基本消费活动,更应该为有求知欲,有较高文化需求的受众提供令人回味的视听体验;是一个不断有创新文化产品涌现的传统文化创意展示与体验的大平台。这是全新的“大世界”应该有的眼光和姿态,脱胎于原有的老上海知名景点,将“光怪陆离”赋予新时代的新意义——以非遗创意展示为基础,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瑰丽思想、宏伟思维,以此完善传统文化展示,促进创意文化交融。

创新技术呈现的内容是什么?

要复刻的不仅是形体,更是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随着现代化发展正在逐渐消失,这对于非遗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有巨大的伤害。但是单纯只关注非遗的视觉层面、物理层面,而忽视其内在更核心的精神价值,却是当代非遗保护更致命的问题。诚如中华文化对神似的追求高过形似,新技术的呈现也应该尝试突破以往形态方面的逼真模拟,寻求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再现或解读。

过去传统的非遗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多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在环境健康的条件下尚可维系。但进入现代社会,环境的巨变,文化的冲击,思想的巨变,导致国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理解都有很大偏差,仅仅徘徊于最浅层次的视听体验,而背后的背景知识、美学意义、社会意义等等都淹没于被装饰得过于华丽的表象之后。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与非遗相关的文化展示和体验,不仅是文化产品——产品可以只具有消费价值,可以被无限美化和随意改动以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非遗相关的文化产品,应该具有社会教化意义和文化传承的使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受众体会到:

1.“思想的力量”

对于非遗的展示,现阶段大部分还都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也就是现在很多团体都能做到的“拼盘式”展览:组织各地的传承人,排列组合地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不能说这样的工作没有意义,但这无疑只能是最初级的展示体验方式。且这种拼盘式的展陈最大的问题是,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就会让组织者觉得,这样的展示无法满足观众的巨大兴趣。

问题就在于,大家都在围着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浅表的形态互相争抢,还感觉资源有限,而且这些功能也已经被很多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所分解。而“大世界”的非遗展示和体验应该更具有层次,不是将某个图像、某种声音从一个媒介复制粘贴到另一个媒介,而是要充分发挥媒介本身的特点,将非遗展示的内容细化再细化,直到那些埋藏于其中的“神秘”的文化原型浮出水面。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仅仅是那句“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针对非遗,此处的“以人为本”更特指那些用肉眼凡胎创作出杰出文化遗产的“人类”。他们的手中有流传千百年的古老手工技艺的印记;他们的口中有连接远古时代的社会记忆,这些内容混合在朦朦胧胧的口述故事中,与今天的你我仍有交集。

“以人为本”的内容还在于通过展示与体验,观众能够感受到的“不容易”——古人智慧的不容易,古代技艺的不容易;甚至非遗传承人的“异于常人”之处:即使在今天,技术高度发展,取代大多数人力劳动之后,有一些“巧夺天工”依旧是机械无法取代的。

非遗的创新性展示,说到底依旧是一场文化的体验与思考,不论什么形式,我认为它的最终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去思考,高精尖的技术是否可以或能够完全取代人类的手工创造;而被机械解脱束缚的我们,又应该往什么方向去进化和发展。

创新技术呈现的形式是什么?

必须明确,科技炫奇不能长久发展,解构传统才是终极目标。这就需要:

1.难易结合、疏密有致、形态各异的展示方式

一场令人回味的展示与体验,除了形式上动静结合:有静态展陈,有动态表演;在刺激观众思维的方面,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除了陈列式、介绍式的内容,VR的介入也能增加很多启发式的体验。

以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为例,在技术层面,它有多个手工艺流程与工序,部分已经完全被现代机械化生产取代,大致只剩下见证历史的价值;但其中还有一些工序,例如黄道婆改进的三锭纺车纺纱技术、织布技术,依旧能够表现出古人精细的手工能力甚至是今人难以达成的心手合一能力。而这些程序,值得被仔细研究,重新解构,变成有趣的体验性活动。

“大世界”里的哈哈镜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创意设计团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采集不是盲人摸象,摸到一块是一块,这听起来更像“肢解”而非“解构”。对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的创新设计也好,创意展示也好,需要系统的认识和多角度的研究。刚才说到的“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除了技术本身,它背后的黄道婆信仰、江南社会经济状况、棉布交易情况、由妇女经济地位提高带来的社会地位提高等问题,也都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

  2.解构文化

  要想完成一个成功的文化创意,不论他最终形式如何,do your research,并且是全方位的research,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兴趣点太多,令人思绪不暇。

  用解构的方式去重新呈现传统文化,剥去一些已经显而易见的内容;剥去一些今人已经无法直接领会的内容,通过新技术本身的特点,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用计算机的语言,重新编写传统文化的密码,为观众传达一些真正传统世界不能传递的信息和形态。而这些信息,依旧是传统文化最本真最具价值的内核。在千百年的形态变迁背后,总有一个不变的精神内核,以这样的宗旨去创新,我们或许可以突破一些束缚,找到更多思路。

  3.如何实现

  当然,要让单纯一个部门完成所有的研究、创意,是不可能的。笔者确实提出了一个庞大又理想的工作方式。但这或许就是未来文化创意发展的方向:各领域通力合作,研究团队负责学术性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把非遗项目分析透彻;在此基础上,设计团队有了更广阔的知识储备,可以有更大的想象创意空间。当然,学术到创意之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毕竟隔行如隔山,将文字思维转化为视觉思维,其中可能还需要很多桥梁的对接,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创意平台应该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非遗的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温故知新,在众多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底下,深埋着无以言表的,令人赞叹的中华文明的智慧根脉,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用崭新的形式令其与观众进行跨时空的交流。一旦走进这座宝库,不同领域的人,都能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

  但是VR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值得以哲学深度去探讨的话题;而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已足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应用性学科,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它关涉的不仅是视觉技术如何突破其语言系统本身,实现抽象思想具象化的问题;更是所有传统文化在创新创意发展上需要不断摸索:

  我们以什么为永动的知识源泉?以什么惊艳观众,并让他们流连忘返?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文章原载于:《上海艺术评论》2017年第一期)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