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从在广播中讲《演义》到在网站上说《忍者》——评书借助新媒体成长壮大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杨俊生 创建时间:2016-03-08 10:56:00


评书大师单田芳播演评书


评书版《海贼王》视频截图


  评书艺术作为传统的口头表演艺术,自上个世纪以来,就一直经历着与广播、电视、网络等不断发展的新型传播媒介的融合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评书既借助新媒介得以成长壮大,又在融合的过程中失去了一些“原生态”要素。

  “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评书艺术又称说书、讲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瞽人诵诗,唐宋时期又以“说话”“俗讲”等艺术形式为代表,不过当时的说书与现代意义上的评书差别很大,可以看作是现代评书、相声、鼓曲等多种曲艺形式的雏形。到了明朝,说书艺术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明末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出现更是标志着说书艺术的成熟。

  撂地演出和茶馆演出是评书表演传统的原生态模式。无论是撂地演出还是在茶馆里表演,评书表演者都是与观众面对面,要有“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的真本事。过去,艺人撂地卖艺叫“平地饼”,但要从一块平地上抠出一个饼来并非易事,它要求艺人有精湛的技艺;对面拿贼,也是讲手里要有真本事、硬家伙,才能真刀真枪对着干。因为在这种近距离的表演中,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在观众的视线中。他们在讲述故事时会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道具(扇子、手绢、醒木)等多种手段与观众进行交流,同时还要根据现场观众的反馈决定下一步如何讲述。

  观众的反馈是影响评书表演的重要因素,和很多舞台表演艺术一样,观众反响热烈就会增强演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下面的表演也会更加顺利;反之,观众没有反应甚至喝倒彩、离场,就会令表演难以为继。

  万人空巷背后的缺失

  然而,无论是撂地演出还是在茶馆演出,评书的受众都是有限的,而且影响力也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与新型传播媒介的融合势在必行。

  1937年,评书艺术首次在广播电台中播出。当时,北平电台实验推出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播讲的《东汉演义》。这一节目的播出一时引得“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社会反响强烈。之后,众多评书艺人纷纷携自己的得意作品参与到广播中来,比如王杰魁的《包公案》、袁杰英的《施公案》等。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广播评书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1979年,由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被17个省的63家省、市电台播放,形成了“万人空巷听兰芳”的热潮。

  借助广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评书的受众群体开始遍及全国,影响力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可以说没有广播,就没有评书当时的辉煌成就。然而,也应看到,在与广播的融合中,评书艺术除声音外的表演技巧,如表情、动作、道具模拟等均无法呈现给听众,而这些手段在评书表演中是不可或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金少山曾这样夸赞评书名家品正三:“我演敬德、单雄信得扮上装才像,而你不用勾脸,眉毛一立、眼睛一瞪、架子一拉、神备气足,就像极了。”而在广播中,无法表现这些,表演者也就无法对观众展示自己的全部能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成为继收音机之后,又一个走进百姓家庭的传播媒介。1985年,辽宁电视台播出了田连元的长篇传统评书《杨家将》,这是评书艺术第一次“触电”。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辽宁电视台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之后,各个电视台纷纷效仿,开设电视评书栏目。继田连元之后,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等众多评书名家也都走上了电视荧屏。在电视上欣赏评书可以说给几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评书的影响力借助电视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同时,电视克服了广播“声音出场、形象缺席”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使评书艺术获得了“还原”。然而,无论是广播抑或是电视中的评书,仍然牺牲了与观众进行现场互动交流的特质。

  据说,连阔如说书除了在表演时和观众互动之外,每次都要提前半个小时和观众进行交流。在广播电台说书后,连先生公布了自己家的电话,请听众来挑错。这固然表现了艺术大师虚心好学的态度,也反映出表演者对于和观众交流的渴望。

  评书发展的新契机

  从评书艺术与广播、电视等媒介的融合实践中可以发现,要保存口头艺术的文本、录音和录像并不是难事,难的是让它们不脱离“语境”和“交流”而得以存在。从上世纪末开始,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仅十几年的时间,网络就成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学习娱乐的主要平台之一。网络的交互功能给评书艺术通过虚拟空间营造观众的“在场感”和发挥其“互动性”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在张少佐、王玥波等新一代评书演员和很多爱好者的推动下,许多评书网站纷纷建立,借助网络的在线播放和储存功能,成为各种评书的下载平台。与此同时,网络上的诸多元素为传统的评书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80后”“90后”将年轻人中的流行元素通过评书的方式演播出来,出现了评书版《海贼王》、《魔兽世界》等,王玥波也曾在视频网站上演播过评书版的《火影忍者》。一些动漫公司还尝试将过去的评书录音配上动漫画面,来展示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尽管画面质量良莠不齐,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近来,不少中青年评书演员又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来发布自己讲播的作品,并且通过社交软件的留言功能从听众那里得到信息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生态”评书表演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但这种交流互动依然不是同步的,演员和观众都缺少“在场感”。所以京津地区很多评书演员还是选择回归茶馆和剧场,比如在北京,连丽如和其弟子王玥波等还常年坚持在茶馆说书。

  其实,在笔者看来,对于评书艺术而言网络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现在流行的网络直播和网站弹幕功能等就可以把不在同一地点的演员和观众重新聚集到一处。网络直播的形式使评书演员摆脱了录音录像的束缚,如同在茶馆中一样放开地表演,弹幕功能又可以使演员与观众获得即时的互动交流,只不过目前这种形式还未经尝试、善加利用。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广大评书人的聪明才智,未来评书艺术在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上将走得更顺畅。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