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7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九   
北京雕漆的市场生存状况
作者:746 创建时间:2008-03-20 14:34:00

北京雕漆的市场生存状况 
丛玲玲

前  言

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现在有10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雕漆的发祥地在四川、云南一带。元、明两代才传入北京,技艺逐渐完美成熟,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明代,北京官办特色的工艺作坊“果园厂”所生产的雕漆器,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艺圆熟遒劲,形成了风格。到了清代,雕漆又有新的发展,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风格与明代不同。光绪二十七年(1910 ) ,匠师肖乐安等在中剪子巷谈字胡同开设了“继古斋”雕漆商店,肖兴达、肖乐安、吴瀛等人制作的雕漆百子图花瓶、群仙祝寿大围屏分别获得1910 年南洋劝业会一等奏奖、1915 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海外称雕漆作“北京漆”。20 世纪上半叶,北京雕漆作坊除继古斋外,尚有德诚局、甫润斋等。后起雕漆店中较著名者为1922年继古斋匠师李永惠开设的“和合雕漆店”。1934 年,北京有雕漆作坊几十家, 工人五百余。解放后,北京雕漆工人锐意创新,努力革除宫廷雕漆繁琐堆砌的弊病,力求制品古朴典雅,简练浑厚,逐步形成北京雕漆漆色红艳、刀锋显露、图案丰满、寓华于朴的风格。


明 剔红雕漆庭院教子图奁盒(资料图片)

中国进入现代以后,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与与工业文化发生了冲撞。雕漆产业因为成本相对较高、工序繁琐、技术性强等因素,在实用领域无可阻挡地呈衰落趋势。生产企业化以后,在政府的介入下,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依赖单纯的外贸出口,雕漆产业出现过阶段性繁荣,但很快重陷入萎靡之势,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雕漆艺术已经走到了创新与发展的紧要关头。从20世纪末期开始,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包括雕漆等濒危的传统工艺重见曙光。

 


清 乾隆御用剔红雕漆卷书式三层套盒(资料图片)

笔者考察了几家基本保持着手工生产方式的作坊式小型雕漆厂和几个相对集中的在京漆器销售点。相对来说,作坊式小工厂才有可能保持使用相对传统的原料和工序,也才有可能看清楚传统漆艺的现存状态。

京东的一家初创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坊式的小型雕漆厂比较具有典型性,工厂只有20多个技术工人,大都是聘用村里的家庭妇女,最多的已经在这里干了30多年。磨漆工月薪四、五百元,月薪最高的雕漆工也仅有七、八百元。工厂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不定期地从有政府授予正式称号的工艺美术师处拿来一些设计样稿,作为制作的蓝本,大都是典型的传统纹样,没有太多独特的创意。工厂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一些在京漆器销售点的采购人员凭着多年的习惯主动前来选购,采购的数量也不会很大,因此这种并没有严谨秩序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尚能够应付相对较小的市场需求。这类生产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性,被很多规模较小的漆器厂所采用。

 

北京雕漆生产现状考察

一、大漆与胎体

北京漆器厂的生漆原料价格昂贵,厂家们会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生漆的使用量。漆树生长八九年以后方可割漆,一年的割漆时间也就100天左右。生漆产量很低,一般单株平均产量仅75125克,每个漆农一天只能割7501000克,因此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传统漆艺中使用的植物漆的特性。生漆涂在器物表面能够形成一层漆膜,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如漆膜坚硬、耐磨强度大、光泽明亮而且持久、密封性好、粘性好;漆膜耐热性高,耐久性好;漆膜不溶于任何动植物油和矿物油,并能耐各种溶剂;漆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由于植物生漆的这些现代化学漆无法比拟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漆艺用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漆艺的精髓,很大程度上在于坚持使用传统植物漆。

我走过的很多厂家都向我提起北部京郊一家漆器生产厂家,我之前也去亲眼看过。他们发明了一种用合成树脂倒模成型的制作所谓“注漆工艺”,廉价的化学原料、简单的一次成型工序能够以快速批量生产的方式制作出普通百姓无法分辨的“雕漆”产品,而且还申请了技术专利。这种注漆产品已经堂而皇之地摆上了王府井工美大厦的柜台,标签上注明为“注漆”,营业员会向你解释,这是一种雕漆工艺,价格比标注为“雕漆”的产品便宜将近一半。据调查,在不了解漆器的购买者中,大都会因为外观的无大差异和价格的巨大落差而选择“注漆”产品。这家工厂同时也在生产传统的漆器,按照他们的理解,这是集保存传统工艺精髓和大胆改革创新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新思路。笔者不敢贸然评价这种大胆的探索,但是向一些业内专家请教过这个问题,得到的一致反映都是极力反对用化学树脂材料和压膜技术制作伪“漆器”。这样的产品已经失却了作为漆器的所有基本内涵,包括植物漆膜的所有优良特性,包括胎体,包括颜色等等。

传统木胎雕漆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几十次、上百次地进入湿热的荫室,又要进入烘干火箱四至五回,所以在木料选择上是很挑剔的,需要选择不容易发生干裂和变形的陈年旧料。同时根据器物的不同品性还有很多其他木质的要求,如屏风、家具等,要采用上等红松,雕漆串珠则用杨木、柳木、枣木为好,还有的木胎需要使用硬木,如梨木、榆木、紫檀、红木、沉香木等。由于木质胎体易发霉变形,现在产量相比来说稍大些的小件雕漆产品的胎体都用“胶木”胎代替,如首饰盒、笔筒、烟灰缸等。(图1这是一种黑色亚光的化学合成材料,为纤维材料加酚荃树脂或环氧树脂等树脂胶合而成,是从专门的化学品生产厂家批量定制的。从外观上看来,胶木胎体的漆器外面着厚厚的漆后进行精美的雕刻,内里覆盖黑色或红色漆膜,没有任何破绽,也不会因长久的使用而像木胎漆器那样漆膜脱落后造成浅色胎体颜色绽现,但也正因为这种形制上的完全统一及磨制过程中胎型偶然效果的必然缺失,丢掉了一部分追求手工制作效果的受众。在朝阳区一个小型雕漆厂的胎料车间,我看到了几件木胎的雕漆盒,工厂主人怀着对雕漆艺术的热爱用惋惜的语气告诉我,因为胶木胎产品的价格优势,现在这种小件的木胎雕漆产品几乎已经失去了市场空间。这几件木胎是以前的存货,他想把它们作为工厂的孤品珍藏下来。



图1:现在大多数小件雕漆品胎体都为这种俗称“胶木”化学制品

瓶类、罐类、盒类、洗类、炉鼎熏类等雕漆产品很多都采用铜胎,以圆体形的内胎为多数。目前,北京雕漆使用的铜材,主要是国产的,以洛阳地区较好,也有一定的进口铜。我在这个工厂有幸看见大约60三十多年前留下来的手工镟制的花瓶铜胎,其中12件上了珐琅里。据介绍,现在铜胎制作都改为机床拉制,这种手工拉制铜胎的技术对制作者的技术和力量要求都很高,可以说已经失传了。而厂家也表示准备把这几十件铜胎作为珍品收藏,不会投放市场。(图2

 

     

图2:三十多年前留下来的手工镟制的花瓶铜胎


异型立体造型的漆雕品则需要采用脱胎,用夏布与生漆、生漆灰、霸王鳔多次有规则地在胎体上糊压,胎模干固后剥毁内部胎体,形成内空外实夏布胎体。比如这件观音雕漆品。(图3)这种脱胎雕漆品的胎体一般不会使用替代品,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小。

 


图3:脱胎工艺的雕漆观音像


二、工具与工序

中国雕漆品的制造,在古代完全是手工操作,手工劳动。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雕漆漆器的生产手段有了较大变化,发明了一些工具设备,如切料机、赶胎机、圈线机、打口机、焊活室、压力机、球磨机、烧兰炉、模具、旋床、烘烤箱、磨活机、抛光机等。规模较大一些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雕漆厂家采用的机器设备会相应多一些。在小型的工厂中,因为无力购买机器设备,就更多地使用手工制作。(图4


图4:纯手工的磨漆工序

传统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包括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配木座纸盒等,大致需要经过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经过数十道小的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笔者考察过的厂家几乎一致认为,在现在鱼龙混杂的雕漆品市场中,他们的产品制作流程是无可非议的精致的传统手工化,经过细心观察,我还是看到了一些“改良”。这里聊且举个光漆工序的例子。光漆工序中需要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一至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一般四至五毫米的漆层,就需要光漆七十至一百层。雕漆品的核心工序为雕,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工艺品类。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严格意义上的传统雕漆成品的制成,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为了增加单层漆膜的厚度,减少上漆的次数,一些厂家会在大漆中加入增稠剂,多用于单色的剔红、剔绿等漆器上,不是特别内行的人无法分辨出来。我无法完整的观察雕漆的生产程序,但是厂家告诉我,他们的盒、笔筒、烟灰缸等小件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两至三个月,光漆工序中,每天只能上二层,夏天潮湿的季节中只能上一层。从中我们可以推理出单是光漆一个环节中省略的工序就有很多。

 

传统工艺的生存之路

2006年在扬州举行的一个漆艺家和漆器生产厂家共同参与的论坛上,一位厂长在发言中倡议加强漆器生产的机械化,比如可以利用机器实现刻画工艺,他认为这样既能较好仿造手工的特点,又能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后两样自然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传统工艺的灵魂――手工制作的特点,能够如此完整地复制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先生在20077月云南举办的一个关于文化产业的论坛上讲到的一席话,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在目前“流行”的以寻求产业化来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中,一些传统工艺完全改变了它的原有属性,元素被更改,工序被偷换,生产出来的只是一堆廉价的旅游“纪念品”,与艺术珍品早已天差地别。

 


图5:百工坊漆器销售展台。从左至右产品质量递增,价格也递增。里面房间还有轻易不示人的“珍品”

雕漆等传统工艺因其制作成本高昂,必须以灵活的方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兼顾“精品”与“纪念品”的生产,才能生存下去。适合收藏的精品,从原料到制作技法等等环节要严格遵照古法,这也是众多行内人士及爱好者所倡导的“艺术珍品”;还有加入一定现代科技手段的“次精品”,这部分产品大致保存了传统工艺的韵味,但是其价格又能让更多爱好者接受;再就是“纪念品”之类,虽说其粗制滥造会让许多行内人士不齿,但是也能在低层面上适应仅仅满足于“纪念品”的受众。其实这个思路的终极目标还是尽量让更多的人接受真正的传统工艺精品,把停留在“纪念品”阶段的第三层的受众慢慢拉向第二层次,甚至第一层次。(图5

(图片除标明出处外均为本文作者拍摄)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