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两会热议文化话题
作者:732 创建时间:2008-03-17 10:25:00

两会热议文化话题


    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一个民族,越是经久不衰,其文化也就越是凝重深厚。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这是无数先人心智和精神的凝结,是我们承载下来接续下去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是我们自我认同的精神标记,也是我们面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中成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也在历史中成就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无形的力量,无形胜有形。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以及行动之中。它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穿透力和耐久力,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文化赐予了我们民族卓越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们面对磨难而能迎难而上、遭遇挫折而能越挫越勇。文化盘根错节地扎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则悄无声息地溶化在文化之中。

    文化不仅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和未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表明,文化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2008年召开的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关注国计民生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投向了文化传承和发展。大家更是对近期的文化热点话题,例如建设文化名城,京剧进课堂等进行了讨论,各抒己见。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外文化教育,保护地方语言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文化部认真办好每一件政协提案

    文化部党组高度重视政协提案的办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文化部共承办政协提案494件,他们认真办好每一件提案,通过承办提案推动重点工作开展。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我国政府扶持舞台艺术生产的龙头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对于全国舞台艺术创作与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按照原计划,精品工程的实施时间为五年,2006年应为最后一年。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张新建、马博敏、沈铁梅、赵有亮等全国政协委员都相继提出了“关于继续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提案”。文化部在办理提案过程中,多次与政协委员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征求意见时,文化部就此提出了把“继续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置于规划重要位置的建议。

    政协第4037号“关于启动20世纪主题性系列中国画创造研究工程的提案”交给文化部承办后,艺术司感到委员的建议非常好,在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将之定为“近现代(1840-2003年)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工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申报和遴选,目前已经正式公布《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造者名单》,共有115名(组)创造者分别完成106个选题的创作,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已与创造者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委托责任书。

    实践证明,文化部通过采纳吸收,统筹考虑委员们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实现了文化工作与承办政协提案的和谐统一,也提高了承办提案的水平。

    吴子婴代表:让华人孩子读上“中国书”

    "国外华文教育无论在师资与教材上都很缺乏,一定要想办法让国外的华人孩子都能读上"中国书"。"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纺织材料实验室主任吴子婴说。

    身为海外归侨的吴子婴,深知海外华侨群体中的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据她调查,由浙籍侨领参与创办、主要吸纳浙籍侨胞子弟就读的海外中文学校有100余所,可这些学校普遍存在教材紧缺、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

    吴子婴认为,海外华文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推动海外华文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无论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数量、教育方式上,都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吴子婴希望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阳光能够惠及海外侨胞学龄少儿群体上,她建议:一方面根据我国经济实力逐年上升的情况,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一方面可采用国内名校与海外中文学校建立联系的方式,实行"一对一"帮扶。

    "更重要的是,国家积极组织派遣海外华文教育志愿者赴海外支教,志愿者应该是优秀的在职或退休教师,或是经过培训具有教学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吴子婴说。

    京剧进校园引委员热议

    15首京剧唱段即将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出现不少质疑声。在昨天的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文艺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3个小组讨论会场上轮番想起了支持或是质疑声。

    梅葆玖 校园京剧应以传统唱腔为主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非常支持京剧向全国中小学生普及的举措。他建议今后应该以京剧为主,地方戏为辅的方式推广戏曲。

    对于目前教育部开列的15首必修京剧曲目,梅葆玖认为京剧的精华还在于那些传统剧目。"中小学推行京剧课,应当是按一门学问课的方式上,更多地给学生们播放京剧名段、讲解京剧的历史,重要的是一种耳濡目染,而不要上成表演课。"

    吴江:中国文化被休克很久后反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认为,文化从来都有着倾向性,现在的国学热潮,正是中国文化被休克很久后的反弹,社会对优秀文化的需求已经体现出来。

    吴江委员说,作为音乐课的一部分,京剧进校园不是要培养票友、演员,而是要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一位在海外的华人告诉他的话让他深有感触:"京剧的音乐旋律是世界华人的国际歌,听着这首歌,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可以找到同胞的门。"

    朱世慧:提议将京剧正名为国剧

    "我的家庭不是京剧世家,我之所以走上这条道路,是因为我小时候,父母都爱听京剧,上学后老师也爱听京剧,他们影响了我。"有着标志性光头的朱世慧委员说起京剧进校园,表示非常拥护。他认为,中国人对精神世界的理想追求,忠孝仁义都渗透到一个个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京剧曲目中。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要通过普及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未来,而不是培养出一代代西化的中国人。朱世慧委员还表示他将提交提案,将京剧正名为国剧。

    代表委员建言:打造"书香中国" 让文化搭台又唱戏

    周萌代表 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

    “吉安作为革命老区,优势是红色精神,品牌是生态环境。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有信心把革命老区发展的更快一些。”江西省吉安市市长周萌代表对记者说。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吸引了更多的人来井冈山参观学习,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发展又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不断引向深入。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民心所向、千秋大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詹福瑞代表 打造一个“书香中国”

    “所有走进图书馆的人,无论地位、职业,都应得到一视同仁的服务。”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代表说,国家应该在财政上支持所有图书馆对公众全部免费开放,推动公众的读书习惯,提高公众阅读率,提升全民知识素养,打造一个书香中国。

    目前,国内仅有国家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图书馆是免费提供服务,包括办证、寄存包裹、上网查阅等。

    詹福瑞代表认为,图书式的阅读是参与式的创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操练。

    赵建才代表 让文化搭台又唱戏

    “文化也能唱主角。”郑州市市长赵建才代表说,过去我们老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总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而实际上文化自身也能“唱戏”,直接创造价值。

    郑州市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了尝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仅2007年就吸引观众20万余人次,收入达1500万元。“这些作品在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赵建才建议,国家应引导、支持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做好文化开发工作,使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

    杨赤委员 传统文化教育不可少

    最近,教育部做出了在部分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教学的决定。但是,我认为,仅仅在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中教授15个京剧唱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并未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这与素质教育相悖离。义务教育阶段,应当重视多学科文化普及教育,诸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俗等,使学生不但学好文化课,还能了解、认识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王君正代表 保护文化遗产是责任

    “世界遗产是丽江发展的根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丽江的生产力,是保护丽江的生命线。有许多人问我,丽江如何才能长盛不衰?我说得靠两条,那就是,狠狠抓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狠狠抓住挖掘培育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必须把文化融入进去,把丽江建成世界人类学博物馆”。云南省丽江市市长王君正代表说。自然景区在做开发规划之前,先得做好保护规划。保护文化遗产,首先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利益的分享。

    少数民族代表的“秘密武器”

    10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8位少数民族代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除了艳丽的民族服饰吸引无数镜头,他们还纷纷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将新闻发布厅变成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舞台。

    “秘密武器”一:格桑卓嘎代表的藏语

    来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塔玛村的格桑卓嘎是藏族代表,也是出席发布会的8位少数民族代表中唯一不会说汉语的代表。大会专门为她安排了翻译,她用藏语回答了“少数民族代表履行职责”和“青藏铁路对西藏的影响”两个问题。

    这位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青藏铁路的开通不仅极大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而且现在当地老百姓送孩子去内地上学更加便利了。”她还邀请媒体的朋友去西藏参观。

    “秘密武器”二:穿在身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位代表大多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格外抢眼,而在他们中间,黎族代表符桂花和水族代表张加春的服饰更是大有来头。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桂花介绍说,她身着的一袭红装是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手工做成的,而贵州省三都县县长张加春的一套藏青色服装也是同一批名录上的“水族马尾绣”。

    张加春说,在三都这个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有两个乡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刺绣,以前都是自用,近年来,通过开发旅游工艺品已经走向市场,让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广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秘密武器”三:张加春代表的水书

    张加春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他带来的一幅字。他告诉记者,这一幅“画”着水流、阡陌、房屋的作品,意思是“让世界了解水族”。

    他介绍说,水书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等文化信息,内容博大精深,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很多措施,自治县目前抢救水书6000多册,同时抢救了一批水书先生,并让水书文化走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秘密武器”四:包布鲁代表的一幅画

    来自云南的包布鲁是只有两万多人口的基诺族代表,在发布会上他被提问的次数最多,而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他最关心的是让基诺族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让基诺族的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发扬。

    基诺族是中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包布鲁带来一幅画,是他学生的美术习作,画上有公路和学校校舍,“学生渴望有一个好的校舍和好的学习环境”。

    他介绍说,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基诺族的教育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培养上仍存在问题,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心边疆民族教育问题。同时,由于基诺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包布鲁说,对基诺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非常重要。

    “秘密武器”五:祖丽菲娅·阿不都卡德尔代表的数字和事例

    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代表祖丽菲娅·阿不都卡德尔最会用事例说话,在回答几个提给她的问题时,她的开场白基本都是,“我给你看一组数字”、“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有关中2006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已经达到34.8万人,占全自治区干部总数的51.36%”;“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新疆广泛使用,新疆的机关学校全部使用双语”;“少数民族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不需多言,事实本身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来源:中国文化网)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