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4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七   
触摸非物质
作者:446 创建时间:2007-06-12 14:13:00

 

触摸非物质

 

    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共同构成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我们家里贴的年画,过年剪的窗花……保护“非遗”,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应该让它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

中国美术馆 影戏华彩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在近千百年间,曾经华彩勃发,领尽风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之际,中国美术馆精选一批馆藏皮影珍品,让人们再度领略影戏艺术之熠熠华彩。

  关于影戏的起源,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可上溯至周代,也有记载说汉武帝时期,宫娥们曾剪桐叶影和纸人影以娱乐,此时的影人是为皮影之萌芽。唐代曾用影人演讲佛事,弘扬佛法。宋人笔记记载有很多影戏的内容,可见当时影戏已很普遍。

  影戏初为素纸雕簇,后改为刻皮设色,至皮影鼎盛时期的明、清两代,演出剧目十分丰富,雕簇技艺极为精巧,用皮以牛皮和羊皮为主。全国出现了陕西华阴、华县的西部皮影、河北滦州的北方皮影以及临安“绘革社”的南方皮影三大皮影中心和南北两大皮影造型体系。自南宋起,中国的皮影作为友好的使者远渡重洋,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之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是从馆藏一万七千余件皮影中遴选出来的,以陕西东路风格为主,兼及陕西西路、山西、北京、唐山以及辽宁等地的皮影作品。创作年代上起明代,下至当代,其中以清代作品为主。题材选取了人们所熟悉的古典文学改编的传统戏曲,以及表现盛大的民俗活动的“山西社火”、“北京大过会”等20件套。此外,展览中的皮影头茬还有北京清代各王府的遗物。同时展出的还有民间艺人珍贵的皮影图稿、影卷、刻制工具、民间影戏班的影箱、影包及演出用的锣鼓铙钹等。

  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各地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冠以地区名称,其中陕西皮影最突出。陕西皮影又称 “牛皮娃娃影”或“隔帘说书”,几乎遍及全省,堪称皮影中之精品。在造型上,主要分东、西两个流派。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陕西皮影,其年代多为清末民初,造型古朴,刻工精致,人物俊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展览中清代的“秦英征西”、“火云洞”、“火焰山”、“风仪亭”、“三顾茅庐”、“断桥”等是咸阳以东的关中地区包括渭南、华县、华阴、大荔、朝邑一带的为陕西东路的皮影,其影人小巧精美,约28厘米,装饰严谨,妩媚秀丽,色彩明快,唱腔有“老腔”和“碗碗腔”,华县李占文为东路皮影的杰出代表人物。李占文是陕西著名皮影艺人,是陕西东路皮影造型的继承者。咸阳以西的汉中地区为西路皮影。影人较东路的大,约40厘米,通天鼻梁,轮廓简洁,图案大方,装饰性强,强调不同人物的不同刻画。唱腔以弦板、秦腔为主。其中以陇县的陈召贤为杰出代表。陈昭贤继承了陕西西路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是当代陕西西路皮影造型的代表。在文革中,他的作品和传世资料全部被毁,他凭记忆描绘了数册西路影人图卷,其中部分图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与陕西皮影不同,北京皮影是由于传入的源头不同,形成东、西两派。相传明永乐年间,甘肃兰州和华亭的皮影戏传入河北涿州,唱“老虎调”,影人高达50多厘米。人称“涿州大影”。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北京举行“百戏大汇演”,进京参加演出,后与北京早期的“梆子佛”皮影融合。班社多集中于西城的新街口到宣武门一带,故称“西城派”皮影。大约明末清初,流行于冀东一带的“乐亭影”传入北京,因班社多集中在东城的东四牌楼到崇文门一带,称其“东城派”皮影。西派雕工精细,刻画入微,色彩典雅;东派则造型夸张,民间色彩强烈,线条流畅;两派各有所长,然均古朴凝重,生动艳丽,京味儿浓郁。其影人较小,一般只有25~30厘米。

  在展厅右侧的“北京大过会”是展览中最大一幅皮影作品,这是反映老北京民俗的一部皮影戏。过会分文、武两会,武会内容繁多,是一出行进在街头的表演,有中幡、狮子、五虎棍等会挡,演来活泼有趣,颇受人们的欢迎。这幅作品为北京西派皮影传人刘季霖先生所制。刘季霖先生的作品不拘一格,以西派为主,吸收东派和各地皮影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皮影作品。同时他还收藏了很多民间影戏班皮影和明清时期古老的皮影,其中礼烈亲王府的皮影是接收明末被抄没的,尤为珍贵。刘季霖于2003年将其收藏、创作的503件皮影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融镂刻、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影戏,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影人既是演出的道具,又是可以独立展示的艺术品,相信绚丽多姿的影戏艺术必将带给大家强烈的审美愉悦。

 
古老建筑与古老的戏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中这段最著名的曲辞,竟谶语般地唱念出六百岁“戏曲活化石”昆曲的盛衰与往复:明清时“姹紫嫣红”的繁华,近世“断井颓垣”的式微,直到2001年入选“世遗”后的“良辰美景”,昆曲艺术的跌宕命运,比那一番水磨腔还要委婉曲折。200年前徽班进京,揭开了中国戏曲史上“皇城文化”的篇章。

  昆曲最原始的表演样式来自江南的私家园林。一个大户人家拥有一座园林,蓄养一个昆曲家班,三五知己或同门同族雅集宴请,按全本或单出剧目出演,以娱心性,乃是豪门望族最时尚的文娱消费。民国晚期,中国戏曲的演出开始从传统的戏台向三面墙的舞台进化,目前原始的戏台已都成为文物和遗址。

  同为文物和遗址的皇家粮仓坐落于北京东二环内的南新仓文化社区,这座比故宫年长10岁的古仓,俯瞰过明清24代君王。这座墙体厚1.5米、高度达9.9米的空间恢宏的古代建筑,有着令人惊讶的奇佳声学效果。普罗艺术在修复这座拥有600年历史(明永乐年始建)的皇家粮仓的同时,也在寻找与这个建筑相匹配的文化项目。当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其终点站皇家粮仓将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与昆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碰撞,一个古老的建筑与一个古老的戏曲的完美结合必定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牡丹亭》可谓是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一本戏文。曾亲自参与修改厅堂版《牡丹亭》普罗艺术的王翔用“艰苦卓绝”这个词来形容耗费在这个项目上近一年的心血。首次回归明代昆曲原生态的“家班”形式,在皇家粮仓的古拙空间,复生明代传奇剧目的悲欢离合,并请到林兆华、汪世瑜压阵的超豪华班底。厅堂版《牡丹亭》做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明式戏台。连“堂名担”这种几乎绝迹、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古代昆曲舞台形式,都被发掘出来原样呈现。这座古朴而别致的文物遗址,令汪世瑜有足够信心以昆曲表演的肇始状态将《牡丹亭》精致呈现,真切再现六个世纪前曼声徐度的雅致蕴藉,再现柳梦梅、杜丽娘爱情传奇的不灭力量。没有麦克风和扬声器,演员完全靠嗓子和身段,观众抬头可仰视旦角莲步,裙裾暗香迫近眼眉;没有伴奏带,唯有乐师的现场演奏,贯耳即闻曲笛幽咽,丝弦婉转如琢如磨。

龙艺榜  回到原生态

  龙艺术榜画廊一直在推广最具东方精神的、硕果仅存的民间原生态艺术家,他们有的来自于边陲古镇,有的来自乡土村落,代表了绚烂沉郁的中国情怀。在这里能欣赏到稀有的民间原生态艺术大师作品,收藏有入选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剪纸大师库淑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员吴通英原生态艺术大师的卓越原创。很多件藏品都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刺绣是披在身上的历史,它代表了苗寨氏族部落文明的华丽篇章。吴通英是贵州苗岭山区土生土长的苗家妇女。她自幼刻苦学习绣花、剪纸、染布、织锦等苗族服饰特有的技艺,耳濡目染苗族古歌,是苗族部族文化的硕果仅存的代表者。在这里可以看到她把民间传统刺绣技法和苗寨部族传说相结合,创意的灵感源于苗族古歌,绣品洋溢着丰富瑰丽的原生文化想象;造型古朴纯真,构思天马行空,龙腾锦绣。

  有“东方马蒂斯”之誉的库淑兰(1920~2004年)作品纯真古朴、妖娆艳丽,原始神韵闪烁着表现主义的绚丽。她在剪纸中构筑了一个和谐富饶的世界,瑰丽的想象飞翔于现实的痛苦之上。渭北黄土高原淳朴的民风、丰富的乡土艺术孕育了库淑兰的艺术灵感,而其神秘莫测和不可思议的超现实的意象是天才的非凡表达。作品被法国、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收藏。龙艺术榜画廊中的剪花娘子系列,是为生计所困的库淑兰晚年常上山下沟挖草药,将近六十的她曾坠落三米多深的沟崖,昏迷几天几夜,醒来之后自称“剪花娘子”,从此进入了剪纸创作的巅峰时期。她作品中的剪花娘子或坐或立,雍容华贵,白里透红的脸上嵌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细看剪花娘子酷似库淑兰本人。在她晚年居住的窑洞里,从窑顶到墙壁贴遍剪纸,炕头正中是装扮艳丽的“剪花娘子”。在创作剪花娘子时,库淑兰唱着即兴的自编的歌谣,这些歌谣有的生动优美,赞颂乡土生活中的趣闻乐事,有的晦涩难解,遗失凋零,已无法用文字记载。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王威斯)
(编辑: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