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小花针绣出脱贫幸福路——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助力居家就业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苏锐 创建时间:2019-01-10 09:11:56

“一根绣花针,缕缕红丝线,走向脱贫幸福路,绣出美好新明天。”这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赴重庆挂职干部董桂林,近日写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话。

2018年12月18日至22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主办的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成果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举办,吸引了大批当地群众前去参观。此前两个月,来自重庆市万州区、巫溪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四地的199位学员,参加了鲁渝两地联合举办的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共同学习蜀绣制作技艺。作为培训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董桂林对活动成效感到很欣慰。他介绍:“60%以上的学员为建卡贫困户,另外还有一部分残疾人。通过培训,截至12月初,已有141人实现就近就业或居家就业。”

2010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与重庆市“结缘”,开展扶贫协作。8年来,双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涵盖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2018年6月,山东、重庆两地文化部门在济南签署《扶贫协作合作框架协议书》,明确提出将用好双方文化资源富集的共同优势,围绕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乡镇,精准发力。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便是落实上述协议的具体举措。

开展培训是助力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增收的重要举措。但培训什么的问题,让山东、重庆两地的文化干部没少费脑筋。最终,双方决定因材施教,先摸清贫困人群的特点。

“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共性是出不了远门、文化程度不高、劳动能力弱等,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山东省扶贫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组长赵锋介绍,鲁渝文化部门经过认真商讨,决定将蜀绣制作技艺作为培训内容,因为蜀绣在万州、巫溪、彭水、酉阳四地均有较好的传承基础。“这类培训的优势是,人员只要能捏住绣花针,就具备了基本的参训条件。”赵锋说。

为便于贫困群众参与,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还依据企业综合实力强、对贫困人群有爱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满人文情怀等标准,精心遴选了培训基地。同时,培训班专门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妥善照顾学员的生活,要求不得无故缺勤。

在最关键的授课环节,培训班从重庆当地聘请了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手把手传授技艺。4个县区的培训中,每个地方培训时长一个月,理论教学一天至两天,其余时间全部用于实训操作。

“在针法选择上,我们以教授常用的基本针法为主。学员如果接受得快、学得好,在学会基本针法后,还可以多学一些难度较大的针法。”董桂林告诉记者,培训主办方为学员提供的刺绣图案并不复杂,都是所学针法能够完成的作品,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来提高熟练程度,保证培训结束后,所有学员均能独立完成合格的作品。

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的“因材施教”理念还体现在学员分班上。培训开始时,随机分组,10人一组,学同样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培训主办方按照学员接受能力重新分组,进步较快的学员集中在一组。重新分组后,培训班实行差别化教学,让每一名学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万州三峡绣、巫溪大宁河刺绣、彭水苗绣、酉阳苗绣……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在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成果展上,学员们结合所学内容绣出的图案收获了观众的阵阵赞叹。来自酉阳县清泉乡茶溪村的残疾人陈碧海说,培训让他与酉阳苗绣结下了不解之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我凭借刺绣技艺,已成为我们当地苗绣企业的员工,每个月不仅有稳定的工资,还有企业为我买的‘五险’。”他说。

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磊表示,以往培训刺绣员工对公司来说是件难事,而本次非遗扶贫培训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已暂告一段落,其成效正逐步显现。根据山东、重庆两地文化部门的工作计划,重庆市的部分蜀绣企业未来将对学员进行跟踪扶持,对具备合格技能的学员,采取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其就业增收。最终目标是通过“公司+贫困群众+刺绣技艺”的运营模式连接市场,实现精准扶贫和技艺传承双促进。

“为办好此次培训,山东财政部门安排了100万元项目资金,重庆文化部门也落实了20万元经费,凸显了两地对文化扶贫协作的关注与重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国琳说,培训为让重庆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了条件,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观念,这正是鲁渝文化扶贫协作的初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巡视员席华介绍,重庆贫困山区的群众形容自己家乡是“巴掌地、鸡窝田”,发展工业没有条件,利用好非遗等历史文化资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2018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更加关注家乡最富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实现就地、居家增收,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