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脱贫攻坚中的非遗力量
来源:文化十分 创建时间:2019-11-06 14:58: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非遗+扶贫”的模式在让许多传统技艺得到更好传承的同时,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近日,央视《文化十分》栏目走进拉萨尼木县等地,对各地非遗助力精准脱贫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报道。

拉萨尼木县:非遗扶贫让祖辈留下来的手艺变成金饭碗

西藏拉萨尼木县是一颗被雪山融水滋养的高原明珠,尼木藏香和雪拉藏鼓在这里传承了千百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的传统。

近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明确提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路径,让这些远近闻名的非遗项目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

续迈乡山岗村村民索朗觉旦就是受益者之一。因儿时的一次意外,他永远失去了左腿。50岁时他结束乡村教师的工作,来到了藏香厂,现在的他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尼木藏香制作技艺有1300多年历史,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的传统技艺。”索朗觉旦说,自己虽然身为一个残疾人,但有一天能够看到这种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自己也能从事这门技艺,心里特别高兴,他决心将这门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

而在藏香远销海外的时候,当地另一个项目也开始享誉全国。

洛桑丹增是雪拉藏鼓制作技艺传承人,一家三代都是做鼓的好手。今年1月份,尼木县非遗扶贫办的工作人员来到洛桑丹增家中提出非遗扶贫就业坊的计划,这让他感到有些不一样。“以前慰问都是给大米、小麦这些,现在是给贫困户技艺!” 洛桑丹增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洛桑丹增所在合作社的贫困户依靠制作雪拉藏鼓每个月能拿到4500-5400元的收入。他们不仅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学习制鼓,还创新出了容易携带的挂坠摆件等文创产品,在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也让这些蕴含着藏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湖南花垣县:苗绣振兴,让妈妈回家

湖南省花垣县地处湘西武陵山连片特困山区,2017年,花垣县石栏镇文化站推出“让妈妈回家”苗绣文化扶贫项目,通过苗绣技能培训,让原来外出打工的妈妈们回归家园,就业致富。

几年前,花桓县石栏镇子腊村绣娘石翠凡为了生计远赴外地务工,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如今,石翠凡回乡加入苗绣培训班,在当地苗绣传承人和技师的指导下成为一名绣娘,在家乡实现就业的同时实现了和家人的团圆。她兴奋地说:“以前在外面的话没有办法照顾老人,现在回来之后,可以小孩老人一起兼顾了,心里还是比较开心的!”

目前,整个湘西州已经拥有固定绣娘队伍8000多人,免费培训农村留守和返乡回家的妈妈达到5000多人次,陆续有3000多个家庭得以团圆,让留守的孩子有了亲情的温暖和陪伴。

贵州麻料村:小银锤敲出苗乡幸福路

从几年前的“空心村”到如今的“人气村”,文化扶贫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大变样。

麻料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然而由于地处深山,受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村里的银匠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纷纷外出务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

近几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当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引在外务工的银匠回乡创业。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县级传承人潘仕学回乡创业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不仅将银饰制作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也通过线上接单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

如今,麻料村已有14家银饰工坊,7家农家乐。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麻料村以银饰锻造技艺开展银饰创新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培训,生产银饰制品,发展乡村旅游,走出来一条非遗致富的新路子。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