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2020云赏三月三 |奇风妙俗
壮族三月三期间的祭祀活动
来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许晓明 创建时间:2020-03-26 09:38:00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系列报道,以充分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线上活动以“壮族三月三”为中心,综合介绍壮族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活动内容、代表性传承人,以此带出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非遗项目。同时,为体现壮族三月三的多民族共享性,将撷取广西各世居民族代表性项目进行介绍。

壮族三月三期间的祭祀活动

祭祀是壮族三月三重要的活动内容。祭祀对象包括真武、神农、花婆、龙母、社、土司神、家先等。以下展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拜苏”和大新县的“拜山”活动。

(一)隆林各族自治县三月三“拜苏”

“拜苏”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三月三重要的活动内容。苏意为“主”,是掌管社区(一个或几个自然村)的神灵,民众又称其为“布苏”。相当于中国西南一带的“土主”,集社神、土司神于一体。其庙宇一般位于社区的高坡上。隆林各族自治县委乐乡的壮族,每到农历三月初二,一个社区范围内各家各户共同出资,准备好鸡、猪肉、香、烛等祭品,各户派16岁以上的男丁到“布苏”庙参加祭祀活动,称为“拜苏”。仪式由布麽主持,以祭品敬神。布麽还以鸡骨卜一年的丰欠。敬神后,大家一起祭餐,分享祭品,同时带祭品回来与家人共享。拜苏后第二天开始扫墓。祭祀后整个社区三天内禁止劳动,不能动锄头、刀具和针线,大家聚集在一起对歌、唱戏,举行各种游艺娱乐活动。

壮族三月三期间祭社的记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亦可见,与隆林各族自治县相邻的黔西南布依族,三月三也有祭社习俗。

2014年4月1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委乐乡,拜苏后祭餐(摄影:许晓明

2011年4月8日,隆林壮族三月三期间民众制作的香囊(摄影:许晓明

2011年4月8日,隆林壮族三月三期间举行歌会活动,以壮剧开台(摄影:许晓明

(二)大新县三月三“拜山”

以明清以来广西各地方志记载综观之,扫墓是壮族三月三期间重要的活动内容。如南宁市武鸣区:“三月三,扫墓,停止生产一天。是日又是北帝诞辰。据说三月疾病流行,故要用枫叶插在门上并拜神,以此消除疫病。”三月三期间扫墓,在壮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尤为盛行。这些地方的民众认为,三月初三这一天,“地坋”(祖宗之地)之门打开,祖先可以出来与后代共享祭品。崇左市大新县一带,三月初三这一天,民众制作彩色糯米饭,准备好鱼、肉、鸡“三牲”,带上香、烛、纸钱、酒到墓地进行扫墓,因墓地多在山上,故称为“拜山”。“拜山”前各家先分别到村头的土地庙(当地民众又称“阿公”,祭社神、土司神、村祖神)敬神。大新县乡村目前还流行二次葬,“拜山”时,男女老少一起(妇女一般回娘家扫墓,不参与夫家的活动),先祭扫一次葬墓地,再扫二次葬墓地。扫墓后,阖族在墓地享用祭品。

2018年4月18日,大新县那岭乡那廉村扫墓用的祭品(摄影:许晓明

2015年4月21日,大新县下雷镇土湖社区,扫墓后祭餐(摄影:许晓明

编辑: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