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4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六   
非遗助力健康生活:华佗五禽戏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李彦平 创建时间:2020-06-10 14:54:00

编者按: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为响应这一主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聚焦相关非遗门类,推出系列原创报道,通过整理非遗数据、普及项目知识、推介学术读物,展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类非遗项目对中国人健康身心的塑造及其历史与当代价值。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当下,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人有关自然、生命、健康与生活的智慧和实践。

华佗五禽戏现流布于安徽亳州,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继承先人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

历史渊源

在华夏文明早期,我们的先祖就意识到,通过模仿某些动物的跳跃、飞翔等活动姿态可以舒筋壮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吕氏春秋》《庄子》中均有古代养生之士模仿动物姿势习练气功的生动描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44幅帛书《导引图》中也有不少模仿动物的姿势,如“龙登”“鹞背”“熊经”,有的图虽然注文残缺,但仍可看出模仿猴、猫、犬、鹤、燕以及虎豹扑食的形态。

图1 晨练五禽戏

华佗继承了前人导引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创编五禽戏。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华佗传》及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功效及其具体动作。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鸟伸、猿据”等各种名称。

隋唐时期,华佗五禽戏更为流行。孙思邈继承华佗的医学思想,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认为适当的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明清时期,华佗五禽戏有了较大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研究专著,如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清代曹若水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禽戏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总的来看,他们都是根据“五禽”动作,结合自身练功体验所编的“仿生式”导引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

基本内容

华佗五禽戏由华佗弟子吴普口述流传下来,最早文字记载华佗五禽戏的是晋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可以认为该书记载的“五禽戏”动作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其内容包括:

(一)虎戏:“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三掷,长引腰,侧脚,爷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即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3次,然后引腰、昂头,如虎行步,前进、后退7步。

图2 华佗五禽戏之虎戏

(二)鹿戏:“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返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即手足着地,回头顾盼2次,然后左脚右伸,右脚左伸2-3次。

(三)熊戏:“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即仰卧,两手抱膝抬头,躯体向左、右倾侧着地各7次,然后蹲起,双手左右按地。

(四)猿戏:“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钩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各七。”即双手攀物悬空,伸缩躯体7次,或以下肢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然后手钩物体作引体向上7次。

图3 华佗五禽戏之猿戏

(五)鸟戏:“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即一足立地,两臂张开作鸟飞状。然后取坐位,下肢伸直,弯腰用手摸足趾,再屈伸两臂各7次。

主要特征

一、运动学特征

华佗五禽戏具有形与意结合的运动学特征。虎戏,动作仿效虎之威猛,练功时,做到外动内静。鹿戏,仿效鹿之安舒,可奏长寿之效。猿戏,仿效猿的动作,久练可收到思想静宇、气贯全身、体轻力壮,三元气(精、气、神)充盈丰满之效。熊戏,仿效熊之沉稳,发达四肢筋腱肌肉,增长力气、灵活关节、强身壮体。鸟戏,仿效展翅飞翔的动作,具有调达气脉、增强肺活量,疏通经络、灵活关节、促进体健身轻的作用。

二、形体美学特征

华佗五禽戏套路动作融人体运动学、形体美学为一体,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科学健身理念,其功理又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五禽的秉性特点,配合中医脏腑和经络学说,使每一个术势套路动作都具备仿生的神韵与美感。

图4 华佗五禽戏之鸟戏

三、健身医疗特征

华佗在长期的从医实践中总结出运动防病除疾的理论,主张人们积极锻炼,仿效五禽的动作活动腰腿各关节。华佗五禽戏具有养生健身特征,每一戏都具有不同的防病祛病功能。

价值意义

根据文献记载,华佗五禽戏自编创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不仅取效于当时,且泽绵于后世,至今仍在不断传承发展。十八世纪晚期,华佗五禽戏由法国传教士传入欧洲,在国际上对现代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5 华佗五禽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金钟指导学员练习

华佗五禽戏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健身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自然朴素的哲学观念,对于研究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养生健身文化及其实践体系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历史上,华佗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修养身心,未来,也必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保护传承

华佗五禽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至今已经传承至第58代,各代传承人对华佗五禽戏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华佗五禽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近年来的工作主要包括:开展华佗五禽戏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定期举办华佗五禽戏培训班;成立华佗五禽戏研究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开展五禽戏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五进活动”;设立五禽戏保护专项基金等。上述工作的开展,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号召,对于推动“养生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供图:周金钟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