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活起来!“非遗+扶贫”,传统手工艺带动产业,拉动就业
来源:今日速讯 作者:万书明 王萍 创建时间:2020-09-08 09:42:00

草编挂画、耳环、茶具;羌绣创意服装,创意羌绣笔记本、提包;古羌茶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们在传承发展中,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8月28日,国家文化和旅游司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走进羌族草编研学体验培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羌茶手工制作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扶贫车间、妇女灵活居家就业基地等,认真了解每一个非遗产品,认为北川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通过做靓非遗节会、培养非遗人才、研发非遗产品、创建非遗基地,助力百姓脱贫增收、形成长效的脱贫机制上成效显著。

from clipboard

北川是大禹故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禹羌文化交相辉映,拥有101项非遗项目,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170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近年来,我县把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实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以羌族草编为例,5.12特大地震后,我县开展了大量的非遗文化进校园及扶贫工作,通过羌族草编培训,不少残疾人和失去土地的群众,多了一技之长,也多了一项收入。

from clipboard

“为了方便教授大家学习技术,我们在北川的各个乡镇,利用文化站,建立了羌族草编传承及加工基地20多处,并成立了合作社6家。”羌族草编传承人黄强介绍,通过学习草编技术、加工产品,或者开店、摆摊设点,在学校兴趣班上课等各种形式,让超过100多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走进当下生活。目前,我县已形成家里小孩在校学草编,父母、老人在家做草编的局面。已经改变了原来农村留守妇女、老人无事打麻将,说长道短的情况,形成了人人学技术,家家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和谐氛围。在“非遗+文创”为扶贫赋力的同时,先后组织携手阿里、京东、拼多多等10余个电商平台,为非遗发展助力,让非遗走出了国门,深受外籍友人好评。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挖禹羌文化资源,做靓非遗节会,并与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互动交流学习,以此提升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水平与能力,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县文广旅局局长郭志武告诉记者。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