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19   星期二   农历二月初十    春分 春分
点燃民间文化的燎原星火
聚焦全省“非遗+扶贫”交流对话活动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龚正龙 创建时间:2020-09-25 10:21:00

from clipboard

蔚县政窑手工艺人在制作黑陶(摄影:田泽阳

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国家的民生政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赓续,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作用独特。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建成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59家,385个非遗项目参与其中,培训6万余人次,带动近10万人就业,2万余人达到脱贫标准,非遗已成为带动河北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渠道的增长点之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9月16日至18日,河北在蔚县举办“非遗+扶贫”交流对话活动,文旅部、省文旅厅、省扶贫办及各地相关非遗单位专家、负责人,围绕河北涌现出的非遗扶贫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就大力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建言献策,进一步探寻河北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以及进一步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的新路径、新做法、新举措。

非遗“领头雁”,带动特色文化产业群起飞

秋风渐起,雁阵待飞。“怎么飞?往哪儿飞?能不能飞得久?扛不扛得住风吹雨打?”日前,河北在蔚县举办“非遗+扶贫”交流对话活动中,一些非遗专家均提到“领头雁效应”。其关注点不局限于个体,而是聚焦于整个非遗扶贫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掘贫困地区非遗优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from clipboard

蔚州青砂器制作现场  图片: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的非遗主要涵盖6大类文化遗产,数量极其庞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为底色的非遗是以“活态”形式存在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民间性、发散性、小众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经过传承发展至今,大部分现实境遇堪忧。

闭塞、落后、静态——贫困地区往往是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非遗的富集地。生长于这些地方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虽然缺乏科学管理,但是从来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天然地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因此,尽管“非遗+扶贫”概念出现得更晚,但实际上二者始终互惠共存着。

河北“非遗+扶贫”起步于2018年。这一年,拥有各级非遗项目达61项的丰宁满族自治县,被文旅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十个“非遗+扶贫”试点县之一和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丰宁结合非遗资源优势,积极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机制,使农村群众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发挥出非遗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志智双扶’的双效作用。”该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艳玲说。

剪纸、布糊画、传统木作技艺、铁艺灯笼……依托非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丰宁综合研判选好路,以“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制定出台非遗扶贫实施方案,将“非遗+扶贫”示范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设立非遗扶贫引导资金100万元,争取东西部协作扶贫资金600万元,从制度、资金等层面提供有力保障,谋划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非遗扶贫工作体系。目前,丰宁四分之一乡镇已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不单在塞北,冀中平原有着河北省产粮第一大县、“光伏之都”美誉的宁晋县,也发挥“中国工笔画之乡”的优势,将工笔画列入非遗名录并作为产业来培育。“非遗是块金字招牌。以前,我们片面地认为非遗就是传统技艺,后来才理解到非遗能以点带面,发展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宁晋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路永说,目前宁晋已确定工笔画室与非遗工坊相结合、非遗工坊与文化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催生了数以千计的草根画家,形成了从业人员7000余人、300余家画室,分布全县10多个乡镇30多个村、年产值2亿元的非遗文化产业,带动了农民致富。

散落民间的非遗,始终期待光彩再现,如何重新捡拾起来、剔除泥沙尘土,始终考验着所有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坚持顶层设计、制定措施、强力推进……”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学锋说,今年以来,省级层面先后印发出台《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河北省“非遗+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方案》等,以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抓手,保障和推动非遗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蔚县剪纸、武强年画、衡水内画、廊坊景泰蓝、曲阳石雕、定州缂丝、藁城宫灯……如今,这些极具符号性、代表性的非遗特色鲜明的地方,均积极立足非遗资源,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不断促进各种非遗的强势复苏,且通过培育优势非遗企业,打造起特色文化产业群,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当前,产业星火正在不断照亮文化沃土,召唤着非遗资源的重新定位和起航。”河北不少非遗专家学者表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生活习俗。最近,河北各市正积极行动,对本地文化产业现状全面摸底梳理,通过找准其优势、潜力和载体,特别是通过深度挖掘非遗资源,积极推动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和产业,把非遗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扶贫优势。

“授人以渔”,构建非遗扶贫长效机制

“作为一种传统资源,非遗的发展始终和现代土壤生态息息相关,可谓同呼吸、共命运。然而,仅就技艺和产业化而言,在扶贫脱贫之路上,获得新生的非遗如何发挥新作用,值得思考之处还很多。”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雪芳说。

近千台纺车和织布机分布在6个生产基地,妇女们熟练地投梭、拉扣、踩踏板……伴随着“哐当、哐当”的节奏感,经纬交织间,各色棉线变成图案精美的老土布。即便疫情之下,革命老区赞皇县原村土布扶贫就业工坊也是一片忙碌场景。

“赞皇土布历史悠久,到我这儿已传了四代。”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仇莎介绍,几十年前,赞皇周边的村民家家织布。后来,机纺逐渐取代传统织布,掌握土布纺织技艺的人越来越少。2006年,仇莎的母亲崔雪琴拾起老手艺,经营土布生意。2007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使非遗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并走上产业化道路。

传承有序,辐射带动,一个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不仅要赓续技艺,更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培育扶持,培养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扶贫带头人。”赵学锋说,近年来,河北一直研究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政策和激励机制,积极对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开展技能提升活动,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学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中发掘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带头人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非遗扶贫要立足生产,在生产中保护,在保护中发扬。“用‘传帮带’战胜‘等靠要’,建起‘授人以渔’的非遗扶贫长效机制。”张雪芳说,绝大多数非遗都是在民间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其保护与传承也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实现。所以,带动脱贫致富也应积极和生产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非遗的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保护的双丰收。

“这一过程中,有两点需格外注意,一是非遗的传统技艺保护和现代化转型,一是技艺的普及、培训和模式创新。”河北相关专家表示,核心技艺是非遗的命脉,非遗创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在掌握核心技艺基础上合理创新提升。

“作品永远都是不完善的,要不断融入新想法,区别于从前。”9月中旬,在丰宁大阁镇一家布糊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内,国家级非遗滕氏布糊画创始人滕腾的孙媳妇郝如香,在向村民传授布糊画制作技艺。

“必须尊重核心技艺,这是非遗生产性保护最重要的原则。”她说,布糊画形成至今已逾200年,在失传的满族传统工艺“补花”的基础上,变补为糊,取绘画、浮雕、堆绣、剪纸、裱糊、景泰蓝等传统工艺精华为一体,创作立体堆积法。如今,接受过系统美术教育的郝如香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开始了对全立体糊制法的探索,让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品与时俱进、别开生面。

一艺在手,终身脱贫。如今,非遗扶贫已成为因地制宜、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并不断衍生出新途径、新渠道、新模式,持续激发百姓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丰宁,非遗线上培训成为新渠道。“疫情高峰期,我们每隔三天上一次课,村民们准时在微信群学习技艺,提高了居家创作能力。”丰宁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李金民说,从8月底开始,丰宁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还组织学员集中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00多期,培训学员70000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占比超30%。

藁城宫灯、魏县土布纺织、大名草编……记者了解到,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带动就业、创新模式等方面,各地差别施策,不断发挥非遗的手工技艺操作和工业化依赖度低、生产方式灵活的优势,探索出“培训—生产—回收—销售”扶贫模式,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截至7月,全省共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59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28人从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593次,培训46708人次。

创新创造,让古老非遗活起来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非遗永葆魅力的根本,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非遗唯有实现价值再创造,才能历久弥新。品牌、质量和营销,能否将非遗扶贫产品做出来、卖出去,让产品换成“真金白银”,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则是衡量非遗扶贫成效的关键。

“扩大扶贫覆盖面,让非遗项目稳步发展为脱贫致富的产业。”蔚县马氏剪纸厂负责人介绍称,通过免收学费等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以技为生,通过掌握相对简单的剪纸技法实现脱贫,且通过公司统一验收、统一包装、统一发货,保证剪纸质量和交货时间,进一步打响了蔚县剪纸的产品品牌。特别是在成立的蔚县剪纸阳光家园中,完成残疾人剪纸艺术培训班8期,有100余人已在不同剪纸厂就业,还有4人创办个体企业,有的还被评选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

丰富展销渠道,积极参与交流,打响非遗产业知名度。“4天里,山海关古城接待参观非遗展览游客9.03万人次,项目销售总额近600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9600万元……”赵学锋介绍,今年8月,在文旅部非遗司指导下,河北在山海关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长城沿线15个省(市、自治区)积极参与,来自全省的300余个非遗项目参与了现场活动。在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这样的展销活动,河北一直在积极探索,先后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提升非遗项目辨识度。在北京恭王府、济南百花洲、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京津冀非遗联展等活动中,设立非遗扶贫产品销售专区,重点展示河北各级非遗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推广扶贫成果、带动产品销售。

紧跟时代潮流,开辟电商平台,激发市场活力。直播玻璃油画技艺、网授月饼制作技艺、抖音注册非遗柳编……让古老非遗活起来,通过网络等现代展示展播渠道,主动与年轻人寻求“共鸣”。“运用契合时代传播的语言和技术,让非遗插上时尚的翅膀、走出山沟沟,不仅传播了非遗文化,而且带动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蔚县青砂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表示。

传承人主动触网的同时,河北还积极扶持非遗工坊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商贸平台对接,线上线下结合,开拓市场。今年6月,“河北非遗购物节”举办,河北线上线下协同并进,不单线上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且线下以省内100家广电网络营业厅等展销点为代表,促进非遗扶贫产品的市场销售。据悉,河北非遗购物节期间,全省参与非遗项目429个,涉及非遗产品4810种,累计销售额4460万元。全省多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活动,提供产品260余种,为贫困人群带来切实收入。

抓品牌、抓市场、抓营销……作为非遗大省,河北做出许多有益探索,让古老非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现着薪火传承,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更大作用。

“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抓手,在广泛吸纳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提升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媒体传播等各项工作,不断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旅部非遗司发展处处长魏博说,坚持不懈地夯实收官之年的非遗扶贫工作,需要大力巩固脱贫成果、降低重新返贫的风险,需要继续坚持非遗扶贫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发挥非遗增加收入、提高技能和扶志扶智的作用,把非遗扶贫做精准,有效提升自我发展、稳定增收的能力。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