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5   星期日   农历三月廿七   
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一个“中心”守护一个剧种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罗群 创建时间:2018-11-02 09:17:00

青年苏剧演员在苏剧名家尹斯明家学戏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耳熟能详,而对苏剧,或许就没那么熟悉。

    苏剧是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苏南、浙北一带,其前身“苏滩”是一种围坐清唱的传统曲艺形式。1941年7月,前辈名家朱国梁等创建“国风新型苏剧团”,成为第一个以苏剧命名的剧团。

    苏剧在文学、音乐等方面都与昆曲有着渊源,时常以苏昆剧团为单位一起演出。上世纪80年代,昆曲演出不景气,而苏剧则蓬勃发展,苏昆剧团在艺术上“以昆养苏”,苏剧从昆曲中吸取艺术养分,完善舞台表演;另一方面则是“以苏养昆”,靠苏剧的演出收入维持昆曲的传承发展。两个剧种如一对“姐妹花”,携手而行。2006年5月,苏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苏剧的保护、传承之路走得并不太顺利,一度出现断层。幸运的是,苏剧赶上了好时代。2016年5月,在党中央关怀和社会各界关心下,在以王芳为代表的苏剧表演艺术家的奔走呼吁下,经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正式建立,苏剧从此有了独立建制的传承保护单位,出现了一个“中心”守护一个剧种的局面。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带领热爱苏剧的一群人,花费很大心血收集整理和研究挖掘经典苏剧剧目,培养人才、开展创作,举办各类苏剧演出活动,普及和传播苏剧艺术。“在这么好的形势下,苏剧定会成为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剧种,我们有责任努力做好苏剧的传承、弘扬和传播,青年演员更要积极主动、勤学苦练,努力成为苏剧舞台上的明日之星。”王芳在今年6月举行的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全体大会上如是说。

    对于苏剧的传承保护,王芳的思路很明确:一面继承传统,一面勇于创新。

    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岳雷招亲》《醉归》《芦林》《访测》《拜月》《雪塘》等传统折子戏都已列入青年演员今年下半年的传习计划。为了帮助青年演员尽快成长起来,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聘请了尹继梅、赵文林等5位老师指导演员的形体、唱念等基本功,聘请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吕丹讲授戏曲发声,聘请评弹表演艺术家金丽生教授苏州话。今年夏天,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邀请“苏剧元老”——98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尹斯明亲自教学,为青年演员传授《拜月》。近百岁高龄的尹斯明不畏酷暑,每次学生们到她家里上课,她都要坚持上满两小时,将所学、所悟倾囊传授给苏剧的接班人。

    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继承传统、不忘创新,成立以来创排的第一部大戏——苏剧现代戏《国鼎魂》,由王芳领衔主演,集结了李莉、杨小青等实力不俗的主创阵容,于今年1月成功首演。该剧剧情起伏跌宕,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力求全面呈现潘达于保鼎、护鼎、捐鼎之举和心路历程,音乐上以苏剧基本曲调【太平调】为主,并根据需要采用了【弦索调】【南方调】等曲调以及快节奏板式,推进剧情与人物心理变化,使唱腔富有现代气息。“剧情讲的是苏州的故事,苏剧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与苏州人骨子里的隐忍、坚定相通,演绎起来得心应手。”王芳说。

    如今,《国鼎魂》已经巡演多场,近日离开山温水润的江南来到北京,获得首都观众的认可,10月16日还亮相第七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舞台。从首演至今,该剧经过了数十次打磨愈显精致,并参加今年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

    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的坚守下,苏剧诚如王芳所言,正逐步彰显蓬勃生命力。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