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1   星期三   农历三月廿三   
浙江温州非遗体验基地调查(上)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杨红 创建时间:2018-10-09 10:54:00

  原标题:因为体验过 所以离不开——浙江温州非遗体验基地调查(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高,其中也包含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古往今来,地方传统、风俗习惯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人依旧需要这些文化传统来维系归属感、激发创造力,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如何让非遗重回民间生活,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丰富现代生活,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命题。今年初开始,浙江省温州市通过广泛建设非遗体验基地,以社会化的运作和传播方式,让公众从体验到参与,再到创造,推动文化的传统基因重返民间,成为温州市民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体验”自我实现

  如何让更多文化传统回归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如何令非遗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出人们的自我实现感,即让人们参与文化,从中实现自我意志的转化与创造?笔者以为,这些只有通过深度和过程性的非遗体验可以达到。正是基于这种创造的热情,近年来,手作在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中广受欢迎。用手去制作,用心去打磨,成为年轻人日常消遣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手作、手工需要细致、专注、耐心与热爱,而这也是当代社会呼唤的“匠心”所在。

鹿城区非遗创艺坊刻纸课程

  高涨的手作需求,加上非遗所特有的地方文化认同、古人智慧与审美,让工艺技艺类非遗体验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大。温州市鹿城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鹿城区文广新局把他们组织的各类非遗体验课程、活动称做“非遗创艺坊”。今年以来,“非遗创艺坊”已开发出米塑、细纹刻纸、蛋画等11门非遗项目课程,在47个社区进行互动试点,共达470班次,参与者近千人,累计达1万多人次。实际上,鹿城区在“非遗创艺坊”之前还创设过“手工坊”,有居民就提出其文化韵味不足。因而,鹿城区根据公众需求对体验坊进行升级,形成了“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的体验课开发组合,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操作技巧进行适当简化,形成标准化的体验课程,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向传承人学习、集体备课,再由志愿者们到各个社区“授课”。自设立以来,“非遗创艺坊”的非遗体验课程供不应求,好评如潮。一方面,这些体验源于本土传统工艺技艺,每次体验都是一次本乡本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这些课程鼓励创造,人们从体验中可以自我实现,获得满足感。

  “体验”催生更多兴趣人群

  体验,不仅是从普及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促进非遗在当代的振兴,而且也切切实实可以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并激发其生命力。非遗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尊重、扶持与保护,而非遗体验基地将非遗传习的“内循环”转变为“外循环”,使当地的文化生态和非遗传承业态更加开放,不仅壮大了兴趣人群和传承人群,扩大了非遗保护的群众基础,还促成了非遗传播与传承的融合推进。

温州市鹿城区非遗创艺坊集体备课会现场

  大丘坪村的曾焕念就是一位从尝试者变成传承者的年轻人。曾焕念说:“我一开始没想过要继承制作土陶,多土啊,我那时候真是不能接受。”当时是因为村里一位土陶技艺传承人身上那种坚持的品质吸引了他,他才试着去做土陶。但是没想到,他在体验过程中惊喜地发现:把泥巴变成陶瓷的过程其实很有趣,而且自己还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他自豪地说:“我们村现在还有5个传承人,我是他们培养的下一代!”

  非遗体验基地也是非遗传习的场所,不仅为传承人提供了场地,也为他们赢来许多尊重、欣赏甚至渴望学习的目光,增强了传承实践的活力。台上有演员,台下有观众,两者缺一不可。米塑传承人包能桃说:“以前,我都是在家里做米塑,没有专门的桌子,工具和材料也没地方摆,有时孙子吵闹,完全没有心思创作,更别说传承了。现在有了工作室,我一有时间就来这里练习,工具和材料也不用搬来搬去,还能经常教大家制作,比以前更有灵感了!”

  “体验”让非遗回归社区

  学者高丙中在《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曾谈到,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该地区人民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属于本地社区。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在当代被边缘化,成为了“文化遗留物”,那么,就要让它们在民间恢复可见性,让这些传统文化事项、艺术表现形式或其核心要素在民间得到自发的复兴。因而,准确地说,本地非遗在本地社区的复兴,不是“进社区”而是“回社区”。

泰顺县大丘坪村手工制陶技艺体验基地现场

  在当代城市文化、社区文化的形成和积累过程中,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可或缺,促进非遗等本土文化传统的回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门口的“老手艺”“老腔调”相对熟悉和亲切,无形中也降低了非遗体验的进入门槛。可以说,本地非遗体验,让老年人唤起记忆、老有所乐,让年轻人重拾传统、乐于动手。双莲桥社区的退休工人江月容就是这样,她在参加了米塑体验课程后,成为了“非遗创艺坊”的超级粉丝。她制作的米塑作品摆满了家里的玻璃柜,最后还成为了一名资深非遗志愿者,开始带着邻居们做米塑。

  非遗体验基地在遍布城市的社区活动中心、商业场所、企业活动室里高频率地开展活动,实际上是恢复了非遗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让非遗可见、可参与,甚至经常见、经常参与,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小区的物业海报上有非遗,公交的车身广告上有非遗,旅游的推荐线路中有非遗,商场的周末活动中有非遗,企业的员工文化里也有非遗。比如,鹿城区“非遗创艺坊”不仅让社区非遗体验常态化,还将非遗体验活动带到企业、商场,今年以来已经举办了50场这类“快闪式”非遗体验活动。

  “体验”中的文化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要通过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九个方面的措施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其中,“宣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了解保护非遗的意义以及如何来参与保护;“弘扬”则期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普遍认同,奠定非遗保护坚实的群众基础;“振兴”是非遗保护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举措,需要其他措施的支撑才能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振兴,不仅要维系非遗的活态存在,而且要形成遗产项目自主传承、自身造血、自如发展的良好态势。

  宣传、弘扬和振兴这三项保护措施本身互相联系,且与社会公众的关联性直接而密切。要使更多人了解、认同并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就需要让人们确确实实看得见、摸得着非遗,经常与非遗“打交道”,对其产生兴趣和好感,甚至觉得忘不了、离不开,让人们从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层次满足感。要让非遗保护具备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就要让非遗成为可以亲身体验、经常体验、深度体验的文化生活内容,让非遗回归社区和乡村。

  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所说:当地人要知当地事,当地人要知当地文化,当地人要能发现当地之美。因为体验过,人们找回了非遗的价值。非遗体验课程、活动和场所,其意义绝不止于促进非遗的传播、传统的普及。社会公众因为非遗体验得到了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满足感,而本乡本土的非遗项目也真正重回百姓身边。所以,非遗体验基地的温州实践,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促进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