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5   星期日   农历三月廿七   
多彩民俗话中秋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2018-09-25 09:22:00

浙江开化香火草龙表演

辽宁铁岭朝鲜族孩子玩“火烧月亮房”游戏

 山东济南“兔子王”

“郭杜林”晋式月饼

稻香村苏式百果月饼

广东东莞“耍碌柚”

    浙江开化:拂地笙歌赛火龙

    舞开化香火草龙为浙江中秋夜带来一番动人风情。相传元末中秋,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带兵途经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富户村时,村民为迎接他,制作出四条草龙,举行龙舞竞赛,精彩的表演看得将士们眼花缭乱,拍手叫绝。朱元璋诗兴大发,吟出赞诗一首:“岁到中秋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满天星斗拱明月,拂地笙歌赛火龙。”后来,能工巧匠又构思制作出“宝扇”“滚地绣球”“桂花树”等造型,扎制出飞马、仙鹤、蝴蝶、鱼虾等道具,相伴草龙起舞,显示出当地民众的审美态度和浪漫想象力。民间舞香火草龙习俗自1982年恢复后,开化县便在中秋节开展迎草龙活动。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开化香火草龙愈发呈现出醇厚的民间艺术韵味。

    辽宁铁岭:其乐融融“秋夕节”

    朝鲜族将中秋节称作“秋夕节”或“嘉徘”,辽宁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地区的朝鲜族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秋夕节传统风俗习惯。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用当年早熟的新粮食做新米饭、松糕、打糕和蒸糕,配上新稻米酿的美酒和芋头汤一起享用,其乐融融。

    秋夕节早上要按照惯例举行茶礼祭祀先人。到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换上盛装结伴赏月,祈盼土地丰收,并在月光普照的乡间空地上玩游戏、跳传统民族舞蹈。

    玩黄牛游戏时,由两个人扮成黄牛, 到本村当年收成最好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住,主人开门拿出美酒和米糕等热情接待客人;“老黄牛”和乡亲则为主人跳农乐舞,祝福他家和整个村子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火烧月亮房”是用事先准备好的松树枝或高粱秆等做成“月亮的房子”,待金灿灿的月亮升起来后,人们纷纷跑向“月亮房”,第一个到达的人把“月亮房”点燃,寓意崭新的月亮升起来,来年定能吉祥如意、平安顺遂。

    广西合浦:分大月饼祈团圆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北宋诗人苏轼这句诗里的小饼正是广西合浦月饼。公元1100年,遭贬谪的苏轼在廉州(今合浦)停留。适逢中秋,当地一款造型可爱、味道独特的猪仔月饼让他印象深刻,于是有了这首《留别廉州张左藏》。

    时过境迁,历史悠久的合浦月饼如今已经衍生出30多个品种,最具代表的当属合浦大月饼。大月饼大如圆盘,重2斤至5斤不等,最大的有288斤重。据介绍,最初迁至合浦的客家人生活艰苦,中秋祭祖的时候只能各家各户拼凑原料做成一个大月饼,祭祀过后再分而食之。大月饼制作体现了客家人守望相助的精神。合浦大月饼香而不腻,如今年产销量超过2万吨。人们认为,在中秋全家共同分享合浦大月饼,给团圆生活加入了一种特殊的仪式感。

    山东济南:“兔子王”比月饼还重要

    在山东老济南的中秋风俗中,“兔子王”是比月饼还要重要的物件。“兔子王”其实是兔首人身的泥塑,取意感谢月宫中的玉兔为人间祛病除灾。济南的“兔子王”大的高约半米,小的拇指大小,以三四寸的居多,可在手中把玩。“兔子王”兔首人身,长耳白面三瓣红唇,长长的耳朵有弹簧与头部相连,可自由摆动。有的身披铠甲背插靠旗,手执长矛或钢鞭,坐骑为一黄虎或绿麒麟,一副英武威严的武士装扮;有的则是戏装打扮,俨然戏剧人物的样子。

    据济南周氏传统“兔子王”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介绍,拜“兔子王”是济南中秋节的传统项目。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摆上“兔子王”,葡萄、石榴等水果是必备供品,一盘毛豆则是专门供奉“兔子王”的。之后,“兔子王”便成了孩子最好的玩具。近年来,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乡愁载体的“兔子王”再次在泉城的大街小巷火起来,越来越受到群众喜爱。

    四川长宁:飞火流星“耍香宝”

    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中秋节”即“香宝节”。作为川南传统民俗活动,“耍香宝”传承了上千年,寓意为庆丰收、贺团圆、送祝福,是当地中秋节乡土文化的延伸,也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

    据介绍,“耍香宝”必须先置办好“香宝”。“香”即为祭祖敬神的线香;“宝”即为老木柑,也就是柚子,因其为球状,故称之为“宝”。“耍香宝”要在晚上进行,当中秋日的夜幕降临,早早吃过饭的孩子们就开始忙着将“香宝”上的香点燃,然后带着自己的“香宝”来到街上。随着夜色降临,街上开始被点燃的“香宝”装饰得好似星星的海洋,香味也随着晚风飘荡开来。一个个“香宝”就像布满星星的圆球轻轻地晃动,而那些穿在绳上的“香宝”在年龄稍大的孩子手里翻滚,形成一个个金色的大环在夜空中飞舞,宛若杂技中的“飞火流星”。

    广东东莞:外婆探中秋、小孩“耍碌柚”

    广东东莞中秋习俗世代相传,每年从农历八月初就开始,包含外婆探中秋、小孩“耍碌柚”、添油灯会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征。

    “探中秋”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一进行。这一天,外婆要以当地柚子做成灯笼送给外孙,这个习俗在东莞东城叫“送耍乐”,意思是用灯笼照亮外孙的前程。尤其在女儿出嫁当年和外孙出生这一年中秋,必备礼物除了两个红灯笼外,还有一对石榴仔、若干月饼、花生以及香蕉、菱角、柚子、柿子等,装在用瓦片做成的宝塔里。女儿亲家则会准备月饼、水果还礼。

    如今,柚子灯多被纸灯取代,小孩子得到灯笼后,在中秋前会拿出来玩,叫“耍碌柚”。他们往往在晚上结伴提着灯笼满街跑,遇到人多时形成灯河,十分壮观。孩子们会一边走一边唱着《添油歌》,商铺店主们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油烛,喊一声“添油了”,然后免费派发。小孩子拿到的油烛越多越高兴,为的是讨个好彩头。商家们也认为派发出去的油烛越多,为自己带来的福气也越多。“添油”活动结束后,小孩子把油烛带回家点燃,为家人带来福气。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