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当设计“牵手”传统手工艺——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跨界传承模式观察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洁芳 创建时间:2018-09-20 09:19:00

格桑花”女士皮具包饰系列

“上海绒绣+藏族银饰锻造”化妆盒系列

“格桑花”高定女鞋系列

“舞动的果洛”茶具系列

学员在2017青海果洛研修班创作课堂上交流

指导老师与传承人在2018青海果洛培训班课堂上探讨

上海大学研究生在银饰锻制技艺研修班上与传承人交流

    65岁的绒花制作技艺传承人赵树宪没有想到,由他制作的16款绒花发饰被热播剧《延禧攻略》中各位“娘娘”戴上了发鬓之后,他的小店生意能够如此火爆,店里5名徒弟加上他自己连轴转也赶不完接到的订单,因为工期已经排到了半年甚至一年后……

    作为休闲娱乐产业,影视业近些年在尊重传统、追求品质的探索中有了一些成功的尝试,为非遗的传播尤其是传统手工艺的振兴,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方面,不少设计师已经在他们的生产系列中融入手工织物和非遗元素;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也试图通过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产品进行转换这一方式来寻求市场出路。然而,在一些地区,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却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认知理念上的差异很少有机会进行融合交流,传统手工艺如何通过现代设计转换创新而走出“深闺”,成为非遗保护领域一直在探索的方向之一。

    为了给我国传统手工艺的振兴探索和积累经验、树立典范,原文化部自2016年3月起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全国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传统手工艺密集的地方搭建起研究、交流、展示、公共教育的平台。其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以手工艺传承人的能力培养为导向,左手牵着非遗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按照“一个传承人、一门手艺、一个故事、一件作品、一个教程”的工作目标,不断探索“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多样化方式,在尊重和理解手工艺人技艺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传统手工艺跨界传承的模式,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如何有效衔接提供了一种解答。

    跨界——

    传承人与设计师牵手合作

    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中,找寻到现代人的需求就会找到市场出路。这就要求手工艺人用创新的思维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市场和审美在变,材料和工艺也在变,如果没有工艺、艺术观念的创新,没有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研究,传统手工艺就很难存活。只有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与生活需求的作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关注和认可。那么,如果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上海大学作为高校参与了该计划,前后举办了16期非遗研培班,使传承人对当代审美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开始思索如何通过与现代设计结合使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与现代设计结合,就需要去找知名的设计师与成熟品牌来合作,因为设计师熟悉市场需求,也需要从传统文化和非遗工艺中汲取灵感,恰好能与传承人互补。”身着一袭蕴含古典韵味的长裙、说起话来温婉可人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被媒体称为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媒人”。这个“媒人”称谓不是空穴来风,为了能找到合适的知名设计师,她利用高校资源以及各个设计展的机会,前前后后一直在奔走,为研培班积累了庞大的设计师资源库。设计师到位了,跨界合作的基础就有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设置课程,按照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提出的“研培学员创作出来的不仅是作业,更是作品”的理念,上海大学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课程架构(1/3用来教授理论课程,1/3用来参观调研相关企业和展览,1/3留给设计师和传承人共同探索创作作品),使跨界合作作品的孵化水到渠成。截至目前,上海大学特邀参与非遗跨界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超过50人,孵化非遗传承人的跨界创新代表性作品400多件,包括服饰、箱包、科技、公共艺术等多个系列,有的从展品、样品转化为产品。

    为帮助青海果洛利用自身文化优势、促进发展,2016年,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工作站成立后,上海大学将传统手工艺跨界传承模式运用到果洛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振兴上,也收获了良好反响。设计师何然在留学期间开始对传统、民族的东西感兴趣,从此便走上传统民族风格的设计之路。参加研培班并与传承人面对面接触后,何然欣喜地说:“设计灵感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与何然一起参加研培班的设计师陆坤也有同样感受,他说,传统手工艺就像一个聚宝盆,只要用心去研究,就会收获很多财富。

    从十几岁便开始以藏银锻造为生,果洛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段松文习惯了“照猫画虎”,他说以前做的产品多是别人拿来的纹样,照着做就行,很少考虑自己设计新的纹样。参加研培班后,“设计”开始在他脑中萦绕。“苗族刺绣的纹饰可不可以用在藏银饰上?藏族银饰如何在手包等用具中展示出魅力?……”想法多了,体现在产品上的内容也与以前不一样了。他与何然合作的“格桑花”皮具系列产品在上海设计周上获得不少人的青睐,订单也在激增。段松文说,他还想着以后创立自己的品牌“松文银”,让这门手艺真正焕发光彩。

    走出去——

    建立文化自信更重要

    在研培课堂上打开了眼界,与设计师合作制作出跨界作品,这些都是激发非遗传承人寻求与当代结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3年的研修中,上海大学发现比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传承人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自身手工艺的力量和价值。因此,上海大学借助国际大都市的优势,为果洛传统手工艺“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在2016年开展的“一竹一世界”非遗研习项目中,果洛非遗传承人加入新西兰奥克兰竹创意设计工作营,创作出的面塑作品令观众叹为观止;同年,“传统生活中的设计智慧”当代非遗展,为果洛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唐卡和德昂洒智受到关注;2017年和2018年,在上海设计周上,果洛传统手工艺与设计师的跨界合作作品受到追捧……这些都让果洛非遗传承人深深感受到自身手艺的价值。连果洛研培班负责翻译的索知合,都跃跃欲试学起了藏族编织。 “退休前我是一名藏语老师,以前没想过这些老手艺会受欢迎,真的很受触动。”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掐丝唐卡技艺工作室负责人夏尼曾是一名公务员,退休后,在妻子的鼓励下经营起了一家唐卡公司,生意时好时坏。“起初,我没把这门手艺当回事,心想果洛这么偏僻,这里的手工艺怎么会受城里人喜欢呢?”夏尼说,2017年第三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改变了他的看法,他带去的一些小幅且具有装饰性的吉祥八宝两天内便全部售空。市场的反馈让他出乎意料,回去后他积极开班招收学徒,希望能在小幅唐卡的制作工艺上更加精进。他笑着说:“以为退休了就是公园一族了,没想到比上班还忙。”

    有了文化自信,传承人更加坚定了步伐,并将自己的一些创意体现在作品上。章莉莉说,2016年、2017年,上海大学进行过两次回访。回访中,大家感受明显的是,研培学员们的作品形式更丰富了,功能更实用了,也具备了一些设计意识。在研培学员俄昂的服装店里,各式各样的藏族服饰、布包的创新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研培学员下若太从上海学习回来后开发了一套羊毛编制的钱包、帽子、背包、拖鞋,既时尚又具民族特色,很受人们喜爱。

    探索——

    要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本体研究

    上海大学驻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文化优势,可以把上海的时尚设计文化和产品营销理念投射到边远地区,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对传承人进行培养,在传统手工艺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江南大学教授张毅认为,上海大学驻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一方面通过研培计划培养传承人的产品设计、营销能力,另一方面以工作站为平台,借助上海大学的设计力量为非遗项目进行具有现代产品理念的创新设计,并将具有现代产品属性和经过创新设计的传统工艺产品形成订单,发放到工作站所在地区的传统工艺制作者手中,以上海的庞大市场为依托,投放和进行工作站产品营销,以此形成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上海市场这样的传统工艺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的循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可操作性。

    “当然,传统手工艺跨界传承模式只是一种主动思考的探索,它是帮助传统手工艺重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艺乙说,传统工艺工作站要做的不仅是设计和培训,更重要的是做研究,研究传统工艺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原理。只有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了解材料特性和工艺特点,才能进行新的创造。

    (本版图片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提供)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