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9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二   
兴化木船 新时代扬帆远航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白英 创建时间:2018-09-04 10:01:00

好木料、好工具、好手艺成就了兴化木船的美名

    地处长江流域水乡的古镇竹泓,隶属于江苏省兴化市,河流纵横、水网密布,船,便是这里千百年来出行的主要工具。摇荡在水乡间的小木船,除满足乡民们劳作出行之需外,哺育了一代代以木船制作为生的手艺人,也为竹泓带来了“造船之乡”的美誉。“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慢工细作,永不散箍。”国家级非遗项目——兴化小木船为何在竹泓长盛不衰?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上,他们有什么秘诀?

    竹泓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由来已久,老一辈传下来的制船工序非常讲究,一般而言将工艺生产流程概括为选料、配料、破板、刨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下水9道工序。木船下河出海,人命关天。要想木船永不散箍,船体结构就是基础。要想船不散,投船最关键。投船即组装,需要将中舱底板与前后隔舱板连接,长缝不对短缝,挡浪板缝与船帮板缝要错开,这与砌墙时让砖头“咬缝”是同一力学原理。然后,均用“爬头钉”“扁头钉”咬紧木身,并用各种铁锔加固接合部,使其牢不可破。

    从兴化县城出发,一路穿行在秀美的水乡风光里,行不多远就来到竹泓镇。待转入竹二村造船园区,霎时眼界开阔,道路两边是一家家颇具规模的造船厂。一进永干船厂,就传来“叮叮叭叭”的敲打声,电锯声、马达声、斧头声、凿子声交织成一曲水乡风味的美妙乐曲。

    “叮叮叮,叭叭叭……”家传六代的造船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兴化小木船的传承人周永干运斧挥凿,透着飒爽英姿。“这是木船制造中拼板的‘送钉’工艺,手艺人叫‘打排斧’,一条船正常要钉14斤左右铁钉。‘打排斧’需掌握好力度,每一锤都要砸中要害。”14斤200余根有棱有角的铁钉,经过钉船人一根一根地锲入船板中,这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数十条成品船和半成品船有序地排列在厂房内,竹泓木船外形古朴大方,颜色以棕色、棕黄色为主,木船轻巧灵便、结实耐用,微微翘起的船头和船尾使它的造型独特、俊俏。

    造船木料以杉木为主,杉木结实有韧性,所以造出来的船结实耐用,浮力大,因而载重量大。一条船的船体由船底、船帮和横梁组合成船头、中舱和船艄三段体。周永干领着笔者来到院子里一条尚未钉完的小木船前,指着船底中心板两侧的两块半圆状厚板说:“这是船底的筋骨,必须要用上好的对开圆木。”而船底的制作讲究更多,前后底分别叫“前挡浪”和“后挡浪”。俗语云“前十三(十三太保)后十七(十七大吉)”,制作船底的木板块数必须为单数,因为渔民每次出海时都要祈祷不遇到大风大浪,网网都有收获,单数的木板合在一起就是成双成对,图个大吉大利。事实上,用单数的船板错开来钉出的船底,也符合工程学原理。

    要想船不漏水,填灰、打麻这道工序少不了。船体组装完成之后,为保证其安全可靠、经久耐用,极为关键的两项技术是断漏和防腐。断漏要靠过硬的“打麻”功夫;防腐则全凭精湛的“油船”技术。打麻即将桐油、石灰、水按比例搅拌成胶状的桐油灰,将胶灰一缕缕地填进船板之间的缝隙,再将麻丝用铁凿子一凿一凿地钉进船缝内,然后在麻丝上涂一遍桐油灰,如此这般,反复多次。“油船”还有“上底油”“罩面油”“打晒油”三道工序,待油干透之后,一条高标准的小木船便大功告成,能保持十几年不漏。

    除了传统的木工工具外,工匠们还自制了麻绳、扒箍、拉夹、盘头、走趋、尖头刹等各种用于造船的工具,好木料、好工具和好手艺,成就了竹泓木船“永不散箍”的美名。

    兴化历史上曾是出海口,无船难行。在宋代范仲淹修筑“范公堤”之前,当时竹泓镇上就有了造船的手工作坊。到明清时期,竹泓木船制造已成气候。清末鼎盛之时,竹泓镇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近百户人家从事纯手工造船,并延至现今。光是周家,能查考的代表性人物就有清朝同治年间的周国贵、清朝光绪年间的周宏才、民国初期的周福友等。造船不仅仅是竹泓人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由手艺孕育的民俗文化底蕴以及一代代造船人演绎的人生酸甜苦辣更让人关注。

    在周永干的记忆中,竹泓镇竹二村的造船作坊开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干”,父辈以制造农用船、渔船、客运船为业,满足自己生活出行外,也不时有外来客商上门订制渔业用船。年少的周永干往来嬉戏间入眼处多是手艺人制船的场景,不知不觉间已在他心中烙下深刻记忆。从小生活于父辈制船环境中的周永干,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亲学习制船手艺,开始延续这份传统制船技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周永干的造船技艺逐渐成熟起来。25岁后,他像两个哥哥一样独自经营,第一个订单就接下一个16米长的大船。“现在看16米是小船,但那时可大得不得了,我从来没造过这么大的船。”客户拿来图纸后,周永干看起来挺费劲,急得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通过实地调查、多方学习,他和妻子连夜干了数日,两人边研究边干,完工的那天已是深夜,夫妻俩全身上下都是木屑,像雪人一样,但却成功地造出16米的大船。周永干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技艺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为使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一直保持下去,在保护传承非遗时要注重其特点,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但无论怎样创新,非遗技艺应把握一个核心要素,即突出手工技艺的独特性。非遗的传承在技艺上不能被科技所取代,但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经营运作上却可以加大与互联网的融合,这也是非遗保护与开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关键。

    竹泓的造船业曾如此兴盛,远远近近的渔民从四面八方赶到竹泓添置木船,或购买或订制,小小的古镇竹泓每天热闹非凡。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前后,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及鱼市的疲软,使得农用船、渔船市场渐趋饱和,加上水泥船的竞争,木船制造已经光辉不再,竹泓镇内造船作坊从近百户锐减到十来户,从业人员也因为行业太苦、收入太低而后继无人。周永干则苦苦支撑,坚守了下来。

    2005年,一名荷兰客商订做中式木船,订下了170条传统木船的订单,这给当时的竹泓木船制造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竹泓木船制作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单独接下这份大订单。周永干觉得这不同寻常的机会不可错过,于是召集村里20多个人形成一个临时小组,一起合作接下了这笔订单。

    这次契机带给竹泓的不仅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家庭小作坊毕竟有局限,需要团队的合力才能让造船业拥有长远的发展。2007年3月,周永干创办了竹泓第一家木船制造厂,聘请了十几个工人,承接来自国内外的订单。木船厂生产制作的船只类型不再局限于农用、渔用船,而是向旅游、环卫船只方向发展,更以独特的手艺研制开发出尖头船和“龙舟”等新品种。

    周永干等造船人把产业做到国外,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竹泓镇政府关注到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永干整理了从1951年开始祖爷爷制作木船报税的税票帖子存根等相关材料。2008年,竹泓木船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木船营销上,周永干建起了网站,拥有自己的外贸平台、淘宝店面,万元以内的订单在网上直接交易,数额较大的订单客户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然后再实地考察达成合作。在技艺保护与传承上,周永干收徒授艺、传承创新,担当起促进竹泓木船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周永干相信,木船技艺一定会乘着时代的东风,驶向春天、驶向未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