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7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十    
节气之魂在于“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齐德利 创建时间:2017-05-05 15:20:00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季节的第一个“立”,无论是立春、立夏还是立秋、立冬,在古代都有特定的纪念仪式。通过这些活动提醒人们到了不同季节该有不同的农事活动和民俗,这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期规律的体现。“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植物越发枝繁叶茂,雨水多、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农民早晚都要忙碌,春天播种的庄稼陆续出苗,冬小麦已经开始灌浆,浇水、拔草、除虫、防害,一刻不得闲。

    虽然二十四节气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很多古代的物候记录与如今的生物生长和气候冷暖出现不吻合现象,但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本身也在运动,也有自身的变化周期。古书记载“立夏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由于地域差异,如今这些物象前后会错开几天甚至更多,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千百年前的节气总结到如今仍能应验,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古人讲: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是经过长期观测、反复验证才有的规律。而这种对节气研究的执着精神恰恰是目前人们最缺失的严谨态度,“实事求是”的宗旨渗透在了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中。

    笔者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天地正气、民族骨气、人生志气,是大自然的生命节律,每个人与之息息相关。而立夏,除了上述节气本身的解译外,若深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全在一个“立”字。天地正气在于立,国家政令法律在于立,人生奋斗成长在于立。其实,理解并传承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做到四个“立”,即立贤、立节、立言、立行。

    首先要立贤,要有学习的榜样。榜样,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一个穿越时空形成的榜样聚集体。人们通过学习古圣先贤、能工巧匠、科学达人来铸造自己的灵魂、丰厚自己的学养,效仿先贤的同时便萌生了渴望做出比他们更多更大贡献的动力。虽然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楷模,但尊重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等仍是当代人共同的追求。

    二要立节,要有仪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气图和生活作息表。现行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绝大部分与节气相关,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本身即是对传统文化的最高“立节”仪式。这种亿万人共度同节的仪式感,是一个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真实体现,它让中国人永远团结在一起,怀抱着共同的根与魂。

    三要立言,言为心声。千年文明史都烙在言语典籍里,这是正能量的代言。选择优秀的文章典故、科学发现、艺术形象,通过好的读物、好的作品传递给孩子,传播给我们的下一代,从这一层面讲,源源不断地创作、出版优秀文化读本、绘本是如此紧迫而必要。

    四要立行,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就要拥抱大自然,要读活书,要去观察、聆听与思考,要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并找寻答案。正如我们所做的绘本,是孩子的提问给了我们创作的灵感,而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为什么”由孩子提出。全民参与、全民行动,是推动科学文化事业传承发扬与蓬勃发展的一大保证。

    (作者系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筹建负责人)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