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8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一   
一堂传统文化分享课,清华、中传两位老师的艺术清单
来源:“央视综艺”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0-06-12 09:22:00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两件中国传统和现代的大事,在《我的艺术清单》节目现场融合在了一起。

提起非遗传承人,我们想到的是来自民族民间的传奇人物,而提起大学教师,我们想到的课堂上侃侃而谈的学者,在《我的艺术清单》现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系的系主任杨红老师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的系主任陈岸瑛老师联手几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一张特殊的以文化扶贫为主题的“艺术清单”,节目的现场变成了清华与传媒大学的联合“网课现场”。

在这个特殊网课上,杨红老师吟诵《咏绣障》里的“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却不讲诗词,而是引出了来自内蒙古科右中旗、新疆哈密独特的刺绣作品,千年的文化传承变成了维吾尔族绣郎小伙子传承母业,致富一方的手艺;而丰富的绣品变成了青年人家常,耳机套、手包,应有尽有。传统与时尚、故事与情怀、勤奋与创新,学术传奇,一个都不能少。

清华大学的陈岸瑛老师说,“借助非遗的项目,迄今为止已经为将近300位传承人提供过专业服务。现在我走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几乎都有我认识的人。他们都是非常纯朴,非常热情的手艺人”,而杨红老师现场吆喝着带货,他们的学生穿起了精美的绣袍,当起了模特。杨红老师说,“当地人依靠刺绣传承致富,他们把文化自信穿在了身上”。

陈岸瑛老师还带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雕漆和它的传承人严悦。北京雕漆是漆器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更是非遗中的奢侈品,但奢侈的意义更在于它经过时间雕琢的匠心工艺。严悦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读了一个双导师制的研究生项目,一个导师是国家级非物质传承人文乾刚,一个导师是院校的教授,成为一位有“经历”还有“学历”的现代传承人。

两位系主任的艺术清单,既是学生的“课程笔记”,也是文化扶贫的“项目书”,还是生动有趣的故事会,眼前的场景让我们一时恍惚,是课堂?是乡野?是舞台?还是网购的直播间?无论是“巴人钱棍舞”的热闹,还是佛山木版年画的精美,亦或是走出课本《“面人郎”访问记》的传承人郎志丽,冰心先生笔下旧时的“手艺人”,已经变成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古稀之年的传承人郎志丽带着清华和中传的学子信手捏成了一只小白兔,这小小手工背后,是学者、手艺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超级链接,更是让几代人走进幸福生活的奋斗史。

节目现场,精美的刺绣、漆器、服饰、年画五彩纷呈,线上线下的学子们受益匪浅,但更多的受益人是那些承载着手艺,勤劳致富的人们。

我们在这样一张艺术清单中 ,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由于生活而产生的密切关联,传统与现代可以“一眼千年”,大学教室与田间地头只有“一墙之隔”,学术的严谨和田野的质朴记载的同样是人类的文明,我们也看到了所有人为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本期节目将在6月11日晚21点01分CCTV-3首播,6月13日9点09分重播。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