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6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八   
细说春节传统习俗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杜丽丽 创建时间:2017-01-25 09:27:00

蔚县剪纸 作品《鸡》

一、春节概说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古称“元旦”、“元日”、“岁首”、“新年”等,俗称年初一,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神和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辛亥革命之后,传统农历新年岁首改名为“春节”,立春逐渐淡化,而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每年公历的1月1日。   

二、传统习俗

现在人们谈到的春节,已不单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仪式、节日装饰、饮食和相关的娱乐活动等。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二十三日祭灶,吃关东糖;除夕夜以家庭为单位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吃团圆饭守岁,另外还要贴春联、年画、剪纸和放爆竹;正月初一迎神、拜年;初五开小市;十五日元宵节开大市、迎财神、吃元宵、游灯会、猜灯谜等。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春节期间辞旧迎新的一项民俗活动。


天津杨柳青木刻手绘《对锤门神》 尉迟恭 秦琼 清 

  (一)贴门神

在辞旧迎新之际,门户首当其冲,因此门户是年节中重要的被关注对象,贴门神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最早的人格化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传说是神荼与郁垒的化身。这二人原来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树上,专门负责捉拿祸害人间的恶鬼,后来人们就将他们的形象画贴在门户上。后世,门神形象不断增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主要有钟馗、秦琼、尉迟恭等,而且人们常把门神画成一文一武,成对出现。至明代,门神画中添画鹿、喜、宝马、瓶、鞍等象征物,“皆取美名,以迎嘉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门神画也由最初的驱邪免灾功用,逐渐演变成年节时期装饰屋宇、增添喜气的年画,一些著名的传统木刻版画产地,也以印制门神版画而闻名,如杨柳青、潍坊和桃花坞等地。

贴春联(来源:网络)

  (二)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家庭门户的守护牌,它起源于古老的桃木崇拜。“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剬百鬼,故作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玉烛宝典》引《万典术》)。由此可见,桃木具有厌邪制鬼的神奇灵力,故号称“仙木”。桃木可以镂刻为偶人作为守护的神物,也可以在桃板上绘画、书写,作为佑护家室的符牌。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要表达的意愿越来越多,在桃符上的字也就越写越长,春词逐渐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吉祥联语,于是出现了春联这一新年门饰。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杨柳青木版年画 王文达古版复刻作品《莲年有余》

  (三)贴年画

中国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是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正是因为大多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人们一般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年画题材广泛,喜庆吉祥是年画的主题,如“鲤鱼跳龙门”、“莲年有余”、“金玉满堂”、“招财进宝”、“龙凤呈祥”、“天仙送子”、“榴开百子”、“一团和气”等等,都是常见的年画内容。


刘静兰 作品

  (四)剪窗花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元宵灯会(来源:网络)

  (五)看灯会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于鼎盛。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人们要张挂和燃点各式各样的彩灯,同时举行观灯、赏灯、赛灯等庆祝活动,以祈阖家团圆、人寿年丰。以灯会为中心,各地形成了猜灯谜、吃元宵、走百病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元宵节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日益丰富,不少地方在元宵节庆中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抬阁等传统民俗表演,使灯会显得更加热闹红火。

不同地区的灯会活动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如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秦淮灯会”,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南京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以灯会为主要形式的习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河北苇子灯阵、胜芳灯会,福建南安英都拔拔灯,江西石城灯会,广东泮村灯会,四川自贡灯会等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庙会(摄影:郭俊锋)

(六)逛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二月会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庙会具有集中性、群体性、固定性的特征,庙会期间,各种民俗活动、技贸活动得以当众充分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迎神赛会也是庙会的一种形式。

一些大型庙会在唐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仍传承不绝,影响广泛。北京市宣武区厂甸庙会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开放性的形式,尤其是鲜明的京味文化特色在京城独树一帜。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年),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逐渐成为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的演变过程,被誉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由于厂甸庙会离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旧历新年争相光顾的场所。如今的厂甸庙会已成为展示京味民间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各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大舞台,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锣鼓队参加农历正月二十七山西霍州火星庙社火表演(摄影:余厚民)

(七)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有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有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如河北桃林坪花脸社火,辽宁本溪社火、朝阳社火,河南浚县民间社火,陕西洋县悬台社火等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盛大的社火表演,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查干萨日 祭火(摄影:倪国旭)

  三、蒙古族春节——查干萨日

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有着占总人口10.14%、5.75万人的蒙古族同胞,每当新的一年的第一月,即正月,也欢度着自己传统的春节,称其为“查干萨日”。蒙古族崇尚白色,蒙语中“查干”就是含有白色和开始的多义词,“查干萨日”意为“白色的新年”。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这一节日为“白节”。自元朝起,蒙古族开始使用中原历算法,由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节期相合。“郭尔罗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元朝后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统领;明嘉庆年间,随同科尔沁迁至嫩江、松花江汇合流域,逐渐形成了以农历春节为“查干萨日”的传统习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同胞传承至今。

“查干萨日”的传统习俗,因为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的相互渗透,而具备独特风格,构成了郭尔罗斯文化内容之一。前郭县“查干萨日”内容包括:“庆小年”、“度除夕”、“迎初一”、“闹十五”、“终二月二” 等 ,虽与汉族的春节时间相同、气氛热烈、步调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萨满“祭火”、除夕吃“手把肉”等蒙古族传统习俗,体现出蒙古族传统节日习俗的鲜明特色。“查干萨日”作为“春节”的扩展项目,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春节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拜年访友、燃放爆竹、迎财神、吃年夜饭、送压岁钱、除夕守岁等等,各个民族的春节习俗更是各具民族特色,蕴味无穷。春节,是迄今为止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节日,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节日。由于春节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因此,无论海内外,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现实存在,使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和国家归属,从而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乃至自豪感。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临近,年味已越来越浓,让我们在体味年节味道的同时,更好地去了解、认识、感受、参与和保护、传承自己的春节文化。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整理自网络)

编辑:邓雪晨 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