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9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二   
积极促进传统工艺重返当代日常生活——第八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大匠至心·杭州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2016-10-31 09:24:00

出席“大匠至心·杭州论坛”的领导嘉宾合影

10月20日下午,第八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匠至心·杭州论坛”在杭州市江干区瑞立江河汇酒店开幕。本届论坛由浙江省文化厅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区人民政府承办,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协办。开幕式上,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黄健全、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江干区人民政府区长滕勇等先后致辞。

浙江是非遗保护大省、传统手工艺强省、互联网经济大省,省会杭州是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浙江正逢非遗保护风生水起,互联网创新如火如荼,文化创意方兴未艾的大好时期。本届论坛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和文化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有关精神,以“让传统工艺重返当代日常生活”为主题,邀请国内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研究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设计师以及传统工艺品牌企业、工作室、互联网运用等多方面代表,就“传统工艺与推广传播”“传统工艺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作为”“如何让传统工艺重返当代日常生活”3个核心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传统工艺振兴提供方法和途径。

开幕式结束后,开始专家主旨发言。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后作主旨发言。开幕式与专家主旨发言由香港作家王明青主持。

徐艺乙以《弘扬传统·振兴工艺》为题做主旨演讲,围绕机遇、传统、传承、创新等方面对工艺进行解读与阐述。他表示,只有认真向传统学习,深刻认识传统,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王亚民以《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故宫文创的现在和未来》为题做主旨演讲,讲述故宫千百年来的文明历程,进而介绍故宫在文创方面做出的积极推进和经营布局等。

杭间以《还乡:传统工艺的历史机遇》为题做主旨演讲。他表示,技艺是回“故乡”的“中介物”,手艺的现代本质既非怀旧,也非教育,而是精神。

10月21日上午9点,“大匠至心·杭州论坛”开始进入研讨阶段。论坛首场议题为“传统工艺传承与经营的当下状况及其未来走向”。与会嘉宾从国内非遗宏观政策与现实生动个案两个层面,对当下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讨论。议题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征野、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亚青、东阳核雕传承人刘向前、“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6位嘉宾进行现场研讨,论坛由评论家曹工化主持。

王其全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为题做开篇演讲,从非遗保护、传承问题、产品研发、非遗政策、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传统工艺进行宏观解读。

徐征野以“敬畏传统、坚守匠心——先人匠心,传统的源光”为主旨进行演讲。通过汉、唐、宋、明四个历史断代文化的讲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根基进行深刻分析。他提出“非遗是乡愁”“非遗是一条回家的路”等观点,得到场内外观众肯定。

魏立中结合现场弹幕提问,通过自身经历,以“木板水印中的活文化”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为现场及场外网友提供高水平的参考案例。

作为中国扇艺界中的领军人物,孙亚青结合自身40余年制扇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实际经历,做了“赋予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为议题的演讲。

刘向前以“坚持匠心精神与市场的开发发展”为主题,结合自己非遗传承人的经历,提出“国家扶持传承人,但政府不是慈善机构”的观点,引发场内外观众的热烈回应。

朱军岷以“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的区别”为主题进行演讲,针对“非遗日常生活化”核心命题,提出“老实做产品”“产品大众化”等观点。

10月21日上午10点30分,“大匠至心·杭州论坛”第二场论坛正式开始。此环节的议题为“传统工艺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作为”。与会嘉宾就当下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如何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如何促进手工艺产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得到保护、走进千家万户展开了讨论。 议题邀请了阿里巴巴文化中国项目负责人毛丹红、“玩志尚物”创始人祝晓辉、“二更”联合创始人之一徐志杰、酱爆团队负责人吴薇、上海“手造街”品牌创始人杨文新5位嘉宾与大家分享经验。

毛丹红的发言题目是《“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手工艺的机遇和挑战》,发言重点包括互联网生活方式、互联网消费报告、现状与思考等,并对传统工艺面临的互联网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祝晓辉的发言题目是《大数据时代,如何重构传统工艺的业态》。他认为,从大师导向转为生活导向,不仅要有大数据,也需要找到小圈子。要依托互联网,从研究小众需求出发,找到传统工艺重返生活的突破口。

徐志杰的发言题目是《做好品牌,找准定位》。他提出,不是所有的非遗手工艺都适合互联网的思维,非遗手艺人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做好产品规划。

吴薇的发言题目是《我们做匠人的第二“双手”,发扬工匠精神》。她认为,“工匠精神”不是停留在纸上的文字以及手机端的“鸡汤”,它是手工匠人在各自市场化的进程中,创新探索生存模式的集合。在“互联网+”思维下要做到线上媒体和线下实体的结合,两条线来推广。

杨文新的发言题目是《“非遗手工艺+互联网”的时机发言重点》。他认为,互联网对实体店有一定冲击,品牌在市场中具有突出作用。非遗文化的潜在价值巨大,当下正是“非遗手工艺+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时机,要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法,进行市场推广。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