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多措并举:杭州非遗保护出成效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余敏 潘昌初 创建时间:2015-01-06 10:20:00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继前不久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制扇技艺)、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铜雕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之后,杭州方回春堂膏方制作技艺、木版水印制作技艺、桐庐剪纸、河上龙灯胜会、孝子祭和淳安竹马6个项目又进入了国字榜,入选数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杭州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措并举拓展保护载体,强化传承弘扬,促进社会共享,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三位一体(市、区县、乡镇街道三方联动)”“五力合一(非遗机构、专家、责任保护单位、传承人和社会力量五力相融)”和“全民参与”的保护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非遗保护,重在建机制、强保障、拓新路

    杭州,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自秦代建钱塘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自吴越定为首府,至南宋列为都城,早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之地。杭州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古今中外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有关杭州的游记文献,它们真实反映了杭州的古老历史、秀美山川和社会风貌,也忠实地采录了杭州民间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乡规民约。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和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都以游记的形式详尽记叙了宋、明时杭州的岁时、婚丧、礼仪、信仰等风俗习尚。清代范祖述的《杭俗遗风》,对清代杭州社会风俗作了详尽记录。国外旅游家记叙杭州的,当推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杭州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显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比如,杭州表演艺术精彩纷呈。其中包含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等。杭州广场民间舞蹈中单是龙舞,就有萧山河上板龙、临安水龙、富阳富春茶龙、建德诸家断龙、西湖五彩龙、余杭滚灯龙、淳安汾口草龙、桐庐彰坞狮毛龙等数十种之多,每种龙舞都有特色、绝招。在戏曲曲艺领域,已有8项杭州本土起源并传承的项目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国家级为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杭州滩簧、武林调、独脚戏、睦剧等,省级为杭剧。还有一些项目在历史上也曾对杭州一带产生过深刻影响,如昆曲、京剧、越剧、绍剧、目连戏、木偶戏、皮影戏等。新中国建立以后,杭州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杂技节目屡屡在国际、全国性展演、比赛中获好评、高奖。

    又如,手工技艺巧夺天工。2012年4月,杭州成为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杭州工艺和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曾赴西德为魏茨泽克总统绣像,其传神般的肖像,吸引了数百万欧洲游客观看,陈水琴当时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人物。杭州传统手工工艺所表现出来的古朴、原始和精美绝伦,在欧美国家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与杭州刺绣齐名的还有绸伞、戏剧服装、王星记扇子、扎染、石雕和竹编等传统手工工艺。在医药方面,有胡庆余堂、张同泰、方回春堂、富阳骨伤科、姚梦兰中医等。此外,杭州民间绘画、陶瓷、剪纸、染织、编织、灯彩等,也享有盛誉。

    再如,杭州民俗活动千姿百态。杭州地理风貌得天独厚,有钱塘江的汹涌澎湃、西湖的典雅精致、富春的清丽山水等。杭州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山民的生活习惯历来不同于水乡平原,江边一带则是传统的渔民聚集的地方。故杭州市内习俗有很大差异性。上城区的吴山庙会,建德的九姓渔民习俗,余杭的径山茶宴、蚕桑生产习俗,拱墅区的半山泥猫习俗,滨江的西兴祝福等,风格迥异。各地会市,如西湖香市、西溪花朝节、龙舟盛会等等,千姿百态,不同地域的民俗往往有超时代的稳定性。而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移风易俗,催生了许多新俗,尤其是城市民俗的兴起。

    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非遗资源优势,也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压力。该市推出建机制、强保障、拓新路、固基础等举措,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健全名录体系,加强非遗项目抢救保护

    2007年11月,杭州市政府部署全市非遗普查工作, 13个区、县(市)及西湖景区、下沙开发区近16000名普查员,按照“四不漏”(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村镇、不漏艺人)的要求,依靠“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工匠、老艺人、老土地),经过近一年努力,共摸排非遗线索428966条,调查登记项目30168项,其中新发现项目18542项,登记重要传承人12869人,征集到非遗实物4165件,汇编普查资料文字档案714卷,音像档案2486盒,照片15686张,录像1729盒。通过对具有代表性项目的调查整理,新发现了大量有重要价值的项目,基本摸清杭州非遗资源家底。

    杭州十分重视普查成果的整理应用,已完成《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7个分卷的编纂工作(共9个分卷)。绝大多数区、县(市)也已完成普查资料的整理汇编及成果编纂工作。

    同时,杭州十分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杭州现有人类非遗名录3项,分别是“中国篆刻”、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子项目的“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杭罗织造技艺”,以及作为“古琴艺术”子项目的“浙派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名录44项,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省级名录167项,遥居全省榜首。有市级及区、县(市)级名录703项,其中杭州市级名录334项,使杭州非遗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加强名录保护,杭州分批给予资金补助,制订保护计划,落实保护责任,加强专家指导,强化规范管理。各地则通过采取深入发掘、推进传承、重点保护、展示展演等积极措施,加大对各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一批优秀的非遗得到有效抢救保护。

    完善保障机制,构筑多元保护体系

    近年来,杭州从建章立制、总体规划、设立机构、提供经费、组织协调、表彰奖励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确立了由杭州市文广新局牵头,杭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参加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文广新局设立了社文处(非遗处),成立了有14个编制的正处级保护机构杭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同时为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等作用,杭州还成立了专家工作委员会。此外,设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保护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共计投入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目前各区、县(市)均成立了当地编办核准的具有专职工作人员的保护中心,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阶段。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衍变的规律,杭州逐渐探索出了非遗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启动了“专家领衔非遗项目保护工程”“非遗师徒传承工程”和“镇级名录试点工程”,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了非遗传习培训班等一系列有效的探索。结合“三江两岸景观整治工作”“文化大礼堂”“美丽杭州”等工作,抢救濒危项目,完善建档机制,推进杭州市非遗资源的深入挖掘工作。此外,杭州积极推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作为省非遗数据库试点,曾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工作会议。目前,已经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完成了杭滩、武林调等试点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制定了数字化保护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为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丰富搭建了重要框架与模型。

    推进生产性保护,让非遗与美好生活同在

    人民群众是非遗的主人,群众的自觉参与是对非遗的最好保护。自2006年以来,杭州以品牌化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如传统戏曲曲艺巡演、“风雅颂”民间艺术展示和传统手工技艺展等,以及区、县(市)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展示展演活动为重要平台,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认识、了解和喜爱杭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多次组织非遗保护领域知名专家举办讲座、访谈、论坛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通过媒体发布非遗保护工作进展和成果,进行社会宣传和广泛动员。如今,普通民众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意识普遍提高。

    杭州先后举办了世界文化大会、亚太手工技艺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等大型展示交流活动。一大批非遗项目,如余杭滚灯、十竹斋、临安水龙、桐庐剪纸等走出国门,有力宣传了杭州的传统文化。

    为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杭州积极培育生产性保护的成功典型,促进生产性保护的全面深入开展,公布了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等17个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在下城区举办了全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现场经验交流会,并出台了全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分类指导意见。通过非遗生产性保护,一批优秀的非遗在生产中实现传承,非遗保护逐步从“捉襟见肘”走向“自我造血”。各地把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已逐步探索出成功模式,呈现出文化保护事业和文化特色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杭州下城区推出了非遗项目体验点,杭州余杭区建立了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机制,富阳市推出了非遗元素产业化平台,桐庐县紧密结合文创(县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中非遗项目就占了1/3),以文养文,以文兴文,促进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的实践,凸显了杭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坚持了非遗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又有效提高了传承人地位和收入,扩大了就业。

    非遗就在身边,加强宣传展示基地建设

    城市是人的寓所,是人的精神家园,单纯追求精心打扮的外观美,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城市形象的内在本质。城市之间在经济、科技等所有领域的竞争,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城市文化。衡量一座城市发展健康的标准首先并不是规模,而是保持城市文化特色的程度。

    在美丽杭州建设中,杭州市积极部署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建有不同类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非遗展示场馆53个,初步形成了非遗展示馆网络。还有一些地方如桐庐县合村乡正在积极筹建绣花鞋馆,占地2400平方米,将成为合村乡的集镇新区和游客参观购物的一个新景点。2014年10月,公布了杭州十竹斋艺术馆、桐君中医药文化展示馆等20个基地。同时,市文广新局针对不同建设理念、建设类型、建设途径的非遗馆采取相应的引导和规范措施,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非遗宣传展示体系。

    非遗传承进校园,创建社会保护机制

    近年来,杭州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事业。一是精心创设载体,在市开展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宣传展示基地、非遗保护生态区等基地建设工作,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提供平台。二是在发挥好省社区研究会、古都文化研究会、杭州运河研究会、杭州西溪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在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十来所大学成立了高校非遗志愿者团,积极筹建市非遗研究会,有效地吸纳了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根据自身条件参与非遗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室)和传习所、开展非遗会展和创作非遗影视等。比如,余杭区有一位原经营轻纺业的民营企业主,将企业经营所积累的700多万元资金投资建造非遗展示馆,并出资近百万元,走遍运河沿线城市和乡村,收集民间糕模1500余件、民间生产生活桶具近百件,创办了“江南民俗糕板馆”,弘扬地域文化。

    认真贯彻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精神,以传承杭州地方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切实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自2010年以来,杭州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2010年,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了非遗中秋晚会;2011年5月,在浙江大学举行非遗进高校启动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2012年,举办非遗志愿者表彰大会;2013年6月,杭州市非遗中心和6所高校获得了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到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教育厅和共青团浙江省委的表彰。同年,在浙江理工大学举办了首届杭州市非遗志愿者形象及服务成果汇演。

    几年来,杭州以传承和保护非遗为重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规模不同、特色浓郁、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呈现出遍地开花、姹紫嫣红、活跃有序的良好态势。

    实施镇级名录试点,延伸非遗保护路径

    为更好保护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杭州在地处临安市西南的湍口镇开展了非遗镇级名录试点工作。近一年的普查摸底、分类记录、审查申报、展馆建设,新增了11个镇级非遗名录,建成3个非遗场馆。并积极做好申报工作,今年新增临安市级非遗名录8项,杭州市级非遗名录2项。镇级非遗名录工作为杭州非遗保护工作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新的途径,世界、国家、省、市、县、镇六级保护体系初步构成。镇级名录的建设工作带动了湍口镇非遗展览馆建设并丰富了馆藏内容。该镇的旅游产业也因非遗而更具活力,该镇正在打造的“温泉风情小镇”特色街区,通过借鉴非遗元素,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杭州市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今后,杭州将进一步把握非遗保护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有效保护与传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开拓创新,谱写杭州非遗保护工作新篇章。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