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6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八   
天津非遗保护:融入创新设计 唤醒传统之美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2014-12-01 14:53:00

    开辟非遗高端之路 更新津门文化标签

  说起一座城市,人们首先会想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标签。那么,海河畔、塘沽口的天津有哪些文化标签呢?人们耳边可能会响起嘹亮的京韵大鼓,驰名八方的相声曲艺,眼前浮现街头热腾腾的煎饼果子、薄皮大馅的狗不理包子、酥软香脆的十八街大麻花,老美华、盛锡福是天津人身上“穿戴”出的老字号,风筝魏、泥人张是人们赏玩的工艺品……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标签,渗透进天津人的衣食住行,让生活在天津的人更恬淡,也更容易满足。如今,这些文化标签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也自然成为连接天津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脐带。
  天津建城600多年,几经荣辱。它既经历了开埠的繁华、九国租界的喧嚣,也走过撤县设市的变革,更见证了津门昔日的鼎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天津的发展从历史深处走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历代百工技艺精湛,不仅将这些技艺带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把它们带进艺术殿堂。
  受运河文化的影响,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南北共融的面貌。此外,受开埠通商的影响,天津越来越像一个万国侨民共聚的大都市,因此很多非遗项目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润,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例,南、北运河与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汇,水路运输通畅起来,南方的海派画稿图样、颜料、宣纸以及毛笔棕刷都随运河而来。得益于运河的滋养之外,杨柳青木版年画呈现出的透视性绘画技巧则完全受西式洋画的影响。
  天津隆顺榕中药生产技艺也是一个突出例子,全国历史上第一个中成药片剂、酊剂、颗粒剂都在天津完成,开全国风气之先,这正是得益于西式制药技术的引进。
  非遗项目来自天津人的日常生活,蕴含着天津人美好的城市记忆。绘作、服饰、食技、艺赏等,无不昭示着渤海明珠的风采。目前,天津市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个、市级非遗项目1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9名。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建设非遗数据库,设立保护基地、传习基地、展示场馆和扶持非遗项目的主题博物馆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形成规范有序、传承有力的非遗保护机制。

    非遗做美育 手艺耀津门

  6月14日,一台名为《记忆天津——我们的非遗》大型主题舞台剧在天津津湾大剧场首演。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魏、泥人张、天津茶馆相声等数十项非遗项目轮番登场,众多天津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美华、桂发祥等也借助节目的精巧编排在舞台上集中亮相,将天津百年的非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次活动借助微距拍摄、LED展映、音效混响等各种多媒体手段,把非遗搬上舞台,让“遗产”活了起来。借助艺术表演,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间的认知度和普及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们需要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去培养传统文化的接受群体和消费群体。”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文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宣传是一个支点,政府对非遗的引导和支持是杠杆,希望撬动的是美的营造或者说美育社会氛围的构建。
  在杨文看来,天津市在下一盘“非遗做美育”的大棋。“文化如雨露般滋养、浸润人们的心灵。中国传统的颜色和图案是什么?里面有哪些民俗和文化的深意?这些都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进行传播。”杨文所说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建构在中小学、大学以及大众3个群体之上。在大学校园中,天津市实施了“非遗进校园五个一计划”,这“五个一”包括:一场讲座、一次传习、一场演出、一个基地、一个课题,在大学校园内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潮。
  相比大学的非遗宣传,小学中的非遗推广更见成效,做到了美的熏陶从娃娃抓起。2013年开始,非遗保护中心与天津市教育学会合作,在中小学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素质教育》课题。课题吸纳中央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高等专业院校的学术中坚力量,采取专家与传承人合作的方式,在天津市小学校园中培训非遗项目的传习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探索将学校建设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的方法途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一课题选择可操作类的传统技艺、音乐、说唱等非遗项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的主副科,借此推出了一批试点学校和特色学校。剪纸、古诗词吟诵和武术健身操成为首批进入小学校园的非遗项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剪纸的传承人郝桂芬就在这项工作的推动下站在了小学的讲台上。“教剪纸不仅仅是讲授技巧,更是把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杨柳青剪纸源于民间的绣花样子,传统的图案古朴耐看,是我们的传家宝。我尽量挑选简单易学的老绣花样子让学生们练习。”郝桂芬表示,传统图案过去经常出现在人们家里的枕套、荷包上,图案形象已经深深扎根在她心里,可以随意改造剪裁,但学生们还需要照图案下剪刀。她会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运用剪刀,剪裁图案的先后顺序也有法可依。除了技巧指导外,郝桂芬认为给孩子们以传统的熏陶更为重要,所以在讲解剪纸技巧时也给孩子们讲什么叫福寿三多,讲杨柳青木版年画中“莲年有余”的象征意义,讲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这位剪纸作品曾被比尔·盖茨收藏、有众多海外粉丝的剪纸大师与天津市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正在成为一位“中国美感”的传播者。

  追溯文化精神 促进转化开发

  “过去,逢年过节我们都是在天桥、马路上摆摊,这两年我们走进了天津的高端商圈,终于过上了暖和年。”说到这儿非遗传承人一脸幸福。对传统手艺负责,给手艺人创造机会,对项目起到引领作用,这样的工作方针促进了天津市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老美华、风筝魏、泥人张也不断出现在天津地标性商场、广场、会展中心、机场中。
  在今年6月梅江会展中心举办的天津融洽会期间,天津市非遗项目出现在“文化金融”板块1000平方米的展区中,并以“传世共珍”为主题,将新古典的意韵与现代钢构设计相结合,对文化与金融深度合作做了有益的探索。“手工艺也要更好地生存,现在它们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说要退出人们的生活。我们要激励非遗项目去生存、去转变而不迎合,创造环境带给非遗开阔的思路。”在杨文看来,走向高端商圈有几层深意,一是宣传手工技艺的价值,瞄准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凸显非遗独一无二、带有温度、心手相连等独特性。二是为非遗传承人搭台,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感知市场在哪里、创新在何方,从而走向自我创新之路。
  “今年8月,天津市首个‘非遗展示体验基地’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正式启动,这也是国内首个位于重要交通枢纽地段的综合性非遗体验基地,非遗的活态技艺在这里生发出更多的传承之果。”杨文说。“非遗展示体验基地”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天津市带领传统手艺开辟高端之路的又一尝试。这个带有示范性的项目展现了“一座城”的“百工艺”格局,突出绘与作、服与饰、医与药、食与技、艺与赏五大核心内容,与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同时这个基地还将通过非遗产品的展示与销售,推动生产性保护工作,赋予机场这一特殊的城市窗口更多的文化功能。
  借助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梅江会展中心、天津海信广场等区域,天津市还推出了“非遗品鉴会”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品鉴会重点呈现天津非遗手工技艺中民俗特点突出、神韵见长、手工环节完整的特点,成为新时期探索非遗项目生存空间的重要实践。它不仅引领传承人认识自主生存的必要性,也将带领他们主动走到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发展道路上来。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签,在杨文看来,对这些标签的认知和传播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对非遗还缺少传统精神、传统文化的追溯。当众多的年轻人追逐奢侈品,讲究身上的衣服是哪一国的名牌时,我们守着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对其价值视而不见,手艺人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更谈不上与时尚、设计对接,推陈出新。
  “手工艺人基于材料和手艺的学术表达、艺术表达严重不足,这些方面亟待提升。另外,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中国手工艺品牌的推广,汇聚中国优秀设计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二次转化和开发。同时,必须要融入快乐生活、优雅生活的理念,在整体风貌上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飞跃。”杨文认为,自己工作的实质就是精神家园的拾遗和建设。在摸索符合天津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的工作中,杨文和她的同事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正如杨文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既是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民族的传统文化之根。每一门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件精美绝伦的作品,都凝聚着岁月人生的体悟和磨砺。文化需要延续,中国的精神和东方之美需要张扬,这就需要不惜力气,唤醒传统文化之美,让非遗“戴着”新的标签引领时代风向。

   杨柳青:续写年画新传奇

  天津市河西区佟楼三合里111号是一个典雅幽静的院落,杨柳青画社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以下简称“年画博物馆”)就坐落其间,这里汇聚了明代以来的万余张年画、6400余块古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年轻的非遗新锐力量正在这里续写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新传奇。
  在年画博物馆二层的一间工作室里,70岁的王文达正在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琢一块木版。雕刻的图案隐约可见,牡丹花丛中,总角童子牵着一只山羊欢舞雀跃。王文达说,根据杨柳青画社的传统,每年岁末都会推出春节的新画稿,明年是羊年,年画也图个新鲜吉利。王文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画社的第二代木刻艺人。老人告诉我们,“半印半绘”的多色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制作工艺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重要特征,他从事的刻版工艺正是实现多色套印的关键一环。在他看来,这项技艺传承还是要依靠口传心授,要求艺人有较强的绘画功底和深刻的理解力,经过日积月累才能打磨出一位优秀的刻版艺人。同是刻版,技法相同,新手和高手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王文达向笔者解释:“刻版是以刀代笔,区别就在于一刀一笔之间的连贯气韵,高手刀尖随心所欲又不失规矩。这些外行人在刻版上看不出区别,但是一旦刻版翻印为年画就立见高下,高手的线条从容优雅,新手的往往僵硬,能非常清晰地反映出雕版人功力的深浅。”老人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传承人,将毕生所学和经验传承下去。让王文达备感欣慰的是,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的赵亮已经拜入门下,跟随学艺4年。老人希望年轻人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时代元素和崭新风貌。
  年画博物馆内,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延续古法,勾描、木刻、水印、彩绘等主要工序都有艺人专职完成。手工彩绘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独门秘籍。在彩绘室,一扇扇的画门子整齐排列着,天津市级非遗传承人赵影正在和徒弟们手绘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经典《莲年有余》。画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持莲花,迎合了民间祈福迎祥、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赵影介绍,绘制木版年画用的笔是自己制作的扁头笔,在这幅年画上娃娃的开脸最为重要,需要手工晕染10多层。
  说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一个幸运儿,一点都不为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它是较早被抢救的民间艺术之一,数以千计的老版、旧样在与时间竞赛中因抢救性保护得以幸存。1958年杨柳青画社成立,集保护、研究、创作于一身的机构组织由此诞生。新时期,做工精致、用色典雅的血统又让它在众多的乡土年画中独树一帜,最快“链接”上时代潮流而再度进入现代生活。2011年杨柳青画社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年画博物馆,成为年画研究、收藏、保护、展示、发展、开发的综合载体,博物馆提倡以老带新、传承有序,在保护传承杨柳青年画艺术的同时,赋予年画艺术新内涵。
  整理、创新老模式,开发新卖点也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亮点。杨柳青画社也在不断探索年画产业的创新思路,不仅在继承基础上积极创新年画品种,还发展动漫、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等年画衍生品,不断丰富、延伸年画产业链。
  “如何界定年画的产业化?产业化只是手段,工作的核心还是保护和弘扬,将年画与旅游结合也是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非遗,增强其的生命力。”杨柳青画社副总编辑王海玲强调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产业化内涵。“杨柳青画社系统地保护传承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完整的技艺,依照‘以老带新、传承有序’的理念,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作人才,使杨柳青木版年画独特的风格得到传承与发展。下一步,杨柳青木版年画要继续借助这一优势挖掘年画内涵,将年画中优良的部分移植到新的载体,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海玲指着手边的一些画稿图样说,2013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镜头,年画以中华传统形象,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出现在公众面前。随着中国梦之“敬老、爱幼、互助、友爱”系列杨柳青年画形象出现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强烈的民俗色彩、典型的中国式表达,既展示了杨柳青木板年画的生生不息,也是杨柳青木版年画送给现代中国人的一份礼物。

  蔡氏贡掸:鸡毛掸子皇家范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借用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说,民间日用的鸡毛掸子一旦进了皇宫,拿在宫娥手上,在紫禁城里掸土除尘,身价和做工自然就不凡了。津门蔡氏贡掸,就是走进皇宫的日用器具代表。自清朝末年,北京黄村人蔡锡九就专门为宫中制作贡掸,1884年为慈禧太后大寿扎制99把贡掸做贺礼,蔡氏家族凭借好手艺,一把鸡毛掸子独步天下。民国后期蔡家迁往天津,现如今津门蔡氏贡掸就在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安家落户,第四代传承人蔡成浩在这里和儿女们经营着一家门店。
  “2004年到2014年间积攒的好材料只做了这5把掸子,目前就手里这一把了,是店里的非卖品。”蔡成浩将镇店之宝打开给我们看,掸子杆儿用的是小叶紫檀,雕有云龙图案。掸子上的每根羽毛都有韭菜叶那么宽,墨色的羽毛色泽亮丽,泛着油油的光亮。蔡成浩将其称为掸中之王,掸王一出,店里大小掸子都黯然失色。据说前4把掸子已经被藏家以18万元一把的高价买走,为什么一把鸡毛掸子能卖出一辆中等轿车的价钱?
  “这把掸子用了1万多根上好羽毛制成,选用的羽毛只有4至5岁鸡龄的鸡才有。”说到这儿也许读者会觉得没有什么难度,蔡成浩继续解释:“1只鸡全身毛加起来2两半左右,而能用来制作贡掸的鸡毛只有1钱5克,我们只选3把毛,1把鸡尾、1把鸡背、1把脖子。这样算来1只生长四五年的公鸡能有多少不损不抢的好羽毛?好掸难得也就在这里。”
  材料之外,当然还要看祖传的手艺和秘方。精心挑选的鸡毛要经过高温药物消毒,药物由多味中药配成,能让掸子完全没有异味。蔡氏贡掸的手艺独特,羽毛与掸杆自然成90度,蔡成浩告诉我们这样做可以使羽毛正面掸尘,并利用静电增强掸子对灰尘的吸附力。此外,掸子的技艺全在手上,绑扎过程极为重要,合格的掸子能做到宁折不散。
  蔡氏贡掸是一家家族企业,蔡成浩于2004年重新拾起这门手艺,并经营了10年企业才步入正轨,货源和销售渠道也渐渐稳定下来。经过两三年的磨合,蔡氏贡掸如今在河南漯河羽毛集散地有两家原料专供商,并可以在那里完成4道工序的加工。目前,蔡氏贡掸的销售渠道覆盖了网络和实体店。经过实践,蔡成浩认为网络渠道更有利于品牌宣传、扩大知名度,不过,购买蔡氏贡掸的人更想看到实物。其客户中有90%是回头客,更不乏大客户定制的鸡毛掸子礼品。蔡成浩说:“在民俗文化中,鸡毛、鸡血可以辟邪。北方的风俗中有姑娘陪嫁送两把掸子的习俗,是为姑娘壮胆。家里中堂上供两把好掸子是气派的象征,还有平安吉祥的寓意。”除此之外,鸡毛掸子也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成为工作居家得力帮手——摆在家里或办公室、会议室的高档陈设品需要除尘,名人字画、摆件用鸡毛掸子除尘也十分方便快捷。
  我们在店里还发现,宣传材料上印有辨认蔡氏贡掸真伪的方法。原来,蔡氏贡掸的假店曾经在国内和美国出现过,为了保护蔡氏贡掸的声誉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蔡氏贡掸一方面将辨别真伪的方法广为宣传,同时也为蔡氏贡掸申请了商标注册和外观设计专利,杜绝赝品。
  当谈到技艺的传承时,蔡成浩说,现在他们家老少三代都在做这个事业,但是做贡掸工本高、利润低,不知道下一辈人还乐不乐意做。做掸子的手艺人非常辛苦,不仅要在高温下忍受碎绒、飞尘,在绑制的过程中全靠臂力和膀力,一小时内犹如掂着10多斤的东西不松手,这份辛苦不是谁都能熬的。“我希望蔡氏贡掸后继有人,能把这门绝技传下去。”蔡成浩说。
  在交谈中,古文化街上的蔡氏贡掸店面迎来了几波旅游团,导游的讲解词不时传入耳中:“津门蔡氏贡掸曾是皇家御用贡品,由潘虹、寇世勋主演的《行走的鸡毛掸子》就是改编自蔡氏家族的故事……”蔡成浩说,天津市文广局和旅游局将古文化街寻访非遗列为天津旅游的重要一站,除了蔡氏贡掸外,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老美华等的参观也成为旅游团的热点,这也在无形中扩大了天津市非遗的品牌宣传。

   泥人张:步入“泥”途40年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泥人张》中说:“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如果这句话不是乡曲溢美之言,人们不禁要问了,泥人张究竟高在哪里?奇在何处?这两个问题让步入“泥”途40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创作研究部部长王润莱来回答再合适不过。
  王润莱认为,泥人张高明之处一在于“真”,二在于“奇”。“真”,即形神皆备。与古代泥塑不同,清代道光年间张明山首创泥人以来,泥人张就以现实生活题材为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风俗,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而臻于完美的呈现,这就如同唐代画家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泥人张的另一高明之处“奇”,则因为其奇人奇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泥人张“奇”的最好注脚。袖手捏泥人、贱卖海张五、戏耍李鸿章、慈禧爱泥人这些故事就像下酒的茴香豆,够人们喝好几壶了。
  在王润莱看来,泥人张之所以能超越同侪,蜚声海外,是因为这一发源于民间的手工技艺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诠释了生活的本质。“第二代泥人张张玉亭把当时贪官污吏变成小鬼的形象加在钟馗嫁妹泥塑的仪仗队中,替老百姓出了口气,这套作品在西方被评为中国近现代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因此,如果我们单纯地把泥人张当做民间艺术、小玩意儿,其实是看低了它。”王润莱说。
  泥人张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过去一直是家族传承,1958年成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后,这门父传子承的民间艺术真正跨越了家族的门槛而成为社会艺术,泥人张彩塑艺术也得到新的发展。
  “在题材上基本延续了过去的传统,集中在现实生活、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大类。”话题一转,王润莱重点强调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在艺术方面的创新:“一是造型艺术、科学技巧的融入;二是色彩的大胆革新,吸收国画、水彩、油画技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三是制作工艺上的改进,过去是泥塑阴干,现在变为将泥塑在窑中烧制成陶。过去着色用国画、水粉颜料,现在则多用丙烯颜料施彩。这些都让泥人更易保存,也能更好地满足收藏者的需求。”
  王润莱自1974年跟随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承人张铭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忠先生学习彩塑艺术,已经与泥人结缘整整40年。“想当年小王误入泥途,看如今老王泥里刨食”,这句话是王润莱写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自嘲之语。王润莱表示,学习泥塑十分枯燥,买来胶泥,过滤、晾干、加水、和泥都是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让泥在干时不开裂,还要在泥里加入棉絮不断捶打。泥做好了之后还要像醒面一样醒一年的时间。制作过程同样漫长,作品在窑中烧制,干燥之后可能开裂,就需要修补然后再彩绘。
  学习技巧只是学到皮毛,只复制前辈的东西,人就变成了拷贝的机器。触类旁通、技进于艺,这个过程要看个人的天赋和灵气。在三尺写字台前枯坐,赋予一块块泥坯以灵感和温度,虽自嘲说是“误入泥途”,但王润莱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用这门技艺创作出具有时代感、风格新颖的彩塑作品。
  “这组作品名叫《私塾》,是中华百业泥塑系列作品中的一组。”王润莱边说边掀起遮尘布,1位戴着圆镜框眼镜、手执戒尺的私塾先生和3名孩童跃入眼帘,教书先生的严苛和玩鸟调皮的学生使得泥塑作品充满艺术张力,让人不禁莞尔。虽然作品描述的是昔日的私塾场景,却和每一个人都有的活泼好动的童年相通,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在王润莱的构思中,他将倾余生之力创作一组中华百业泥塑系列作品,表现出中华传统中的360行。
  他表示,随着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很多传统的手工行业正在成为历史,这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行当几乎都渗透着历史文化的脉络,做出这些表现老行当的主题泥塑,其实是在保存历史文化的基因。
  “泥人张彩塑是架上艺术,尺寸大小适合人们欣赏。人物表情、服饰、道具逼真传神,因此我希望这组中华百业泥塑系列作品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艺术再现过去的百工状态和生活环境。”王润莱表示,目前该系列已经画了40多幅图、做了15套作品,唯一担心的是时间不够用。
  说到对泥人张彩塑的期待,王润莱说出了多年的愿望:“近些年来天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将泥人张作为重要名片的天津,应当建设一座泥人博物馆。成立主题博物馆,不仅是一项留存、延续民间文化历史脉络的民生工程,也是对泥人张彩塑艺术最好、最直接的保护。”

  汇蚨源:布小姐念“保守”经

  回族聚落天津,始自元代,盛于明清,不绝于今。天津西北角曾是市内最大的回族社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清真大寺和另外5座清真寺是回族居民现实生活中的灯塔,也是其信仰的归宿之地。回族人围寺而居已是一个传统,从这座清真大寺步行5分钟有一个新春花苑小区,古老的社区往往卧虎藏龙,这座小区也不例外,这里有两位布艺高手——汇蚨源布艺的传承人马玉祯和张旭母女俩。
  汇蚨源布艺有着近160年的传承,传到张旭这一辈是第五代了。“在回族有一个传统,生孩子姥姥要送压枕,压枕大多做成鱼的样子,寓意多子吉祥。”在马玉祯和张旭母女俩家里,我们眼前的金鱼压枕一看就有年头儿了,马玉祯笑着说这是张旭出生时姥姥做的,按照老传统里面还放了一定数量的钱来用作孩子的学费,小小的布作,也透露出重学重教的传统。
  在许多人看来,马玉祯的家就是一个多彩斑斓的布艺世界。压枕之外,壶套、香囊、虎头鞋、老虎帽、百纳被琳琅满目,都是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手作工艺品。壶套是回族人在暖水瓶普及使用之前的居家必备,眼前的大红绸缎面壶套绣有暗八仙图案,一派吉祥寓意,据说目前天津所有清真寺用的壶套都出自母女俩的手中。
  马玉祯父辈和兄妹都是美术专业出身。新中国成立后,其父亲还参与了新中国许多重要建筑的设计工作。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女儿张旭在小小年纪就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熏陶。现在,母女俩是布艺事业的搭档,马玉祯喜欢老物件的清华高雅,并将传统布艺的吉祥寓意、文化底蕴向我们娓娓道来。女儿张旭更喜欢展示客人们在这里定做的传统样式的服装。她拿出一个包裹很精致的口袋,给我们展开一件湖蓝色的百蝶褙子,料子是真丝杭州素缎,直领对襟上用各色丝线绣出的只只蝴蝶或展翅翔舞或敛翅停驻。张旭介绍:“褙子是从隋唐时期的‘半臂’演变而来的一种服装样式,宋明时期成为女子的常服,现代人还可以当做外套礼服。”看着这样一件精品,很难想象这是“80后”的手艺。这一件成衣从选料到刺绣整整花了数月时间,张旭感叹,人们在购买一件手工艺品时,买的不仅是好手艺,更是买了手艺人的时间和光阴。她希望穿上这身衣服的人要有一份仁者爱物的情怀。讲起心爱的古装,张旭滔滔不绝,当年正是为了能为自己唱昆曲制作戏服,张旭才心甘情愿地跟着母亲学起了布艺,不料此后欲罢不能,学会了一手漂亮的布艺活儿。
  马玉祯成立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工作室后,出自母女俩之手的传统婚服,小孩的虎头鞋、老虎帽、百纳被已成为天津的特色布艺热销品。名声一大,自然就会有仿品鱼目混珠,于是母女俩在手艺中加入了密印。“所谓密印类似于防伪标识,方便分辨出真假。”
  谈到汇蚨源布艺的传承、创新时,年轻的张旭却说她是一个坚定的保守主义者,母亲马玉祯也和她站在同一阵营。她们一致认为,创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需要传承人首先深入到文化中汲取营养,先知道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民族传统。张旭认为,古代人的服饰设计中有文化担当,平袖平肩透露着一股随和气。传统色彩搭配如三蓝刺绣不张扬但是很耐看,体现着中庸之道。这些都需要手工艺人去悉心体会。“也许在艺术上进化论很难行得通,有些手工技艺存在、发展了几百年,甚至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定格为一个时代的经典。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传承一定先于创新。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用途,其实就等于这种非遗技艺丢失掉了,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张旭说。
  对汇蚨源布艺的未来发展,张旭也做了一个长远的“保守”规划。在她看来,商业化和手工艺传承一定要泾渭分明,两者没有模糊地带。她认为可以效法国外的成熟品牌,将商业化发展交给专业的公司来运营,非遗传承人主要做监督和手艺的传授。这样一来,传承人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手艺和文化的传承上。让商业的归商业,文化的归文化,各得其所、并行不悖,这样的方式虽然看似保守,在母女俩看来却最是可行。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