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渗透到生活中的西藏非遗
作者:4308 创建时间:2014-07-15 11:31:00


渗透到生活中的西藏非遗

 

    提起“西藏非遗”,人们不禁会想到博物馆、展览中那些玻璃窗后精美无匹的艺术佳作。作为西藏悠久历史文化析出的晶体,“非遗”已成为西藏的一张名片,西藏文化的“骨骼”。

  然而,“非遗”的本质并不是如此“高大上”的,而是源于最琐碎而鲜活的生活之中,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劳动、发展过程中创造、传承并享用的宝贵财富,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它不仅附着在精致的艺术品上,更渗透在西藏的人们的朝升夕落的“日子”里,浓缩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中。


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德秀围裙制作车间即景

    衣:系在腰间的彩虹——山南杰德秀围裙

  在西藏,随处可见身着藏装的藏族阿佳。长长的裙摆,把婀娜的身材展示出来。尤其是美女们腰间系着的彩色围裙,更是独具一格。

  这种彩色围裙藏语叫做“邦典”,是一种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它色彩亮丽,纹饰多元,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生产围裙也已有五六百年。在历史上,该镇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于该镇。

  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在2006年,山南杰德秀围裙编织工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贡嘎县杰德秀生产的围裙工艺精美,质量优良,历史悠久。传说,杰德秀制做围裙的手艺是文成公主传授的,吐蕃时期,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成亲后,去雅砻时,经过杰德秀,看见当地的妇女系的围裙十分简陋,便留下来教她们捻线、染线、织成"邦典",系在腰间,如天上的彩虹飘落,十分美丽、飘逸。从此,杰德秀就成了西藏围裙的起源地和生产中心,其产品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在西藏旅游形象大使选美比赛中,身着杰德秀围裙的藏族美女

     邦典的制作工艺,分为很多程序。生产中先将羊毛纺成线,再染色,后织成条状,这就可以算是半成品了。邦典的纹样是横的,有宽纹和细纹两种,宽纹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细纹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格调。用五彩丝线或毛线手工织成的色彩亮丽的横条邦典围裙,几乎成了藏族服饰的一种标志。

  杰德秀生产的围裙种类主要有:丝线围裙、谢玛围裙、毛线围裙等三种。其中,谢玛又称"噶央",系选用羊颈部的毛编织,质量上乘,一般作为达官贵人的服饰衣料。只有技术很高、并获得噶厦政府批准的工匠才可以生产。按围裙的颜色格式划分,主要有:嘎查、色查、欧查、欧琼、查青、查琼及德钦措吉、江珠白萨、夏扎白萨等花样。围裙的原料除丝线从印度进口外,其余主要原料用当地的纯羊毛。杰德秀生产的围裙具有色泽鲜艳、不缩水、不褪色等特点,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邦典起先就是用来遮灰的围裙,后来也成了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不仅仅是藏族妇女生活上的装饰,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一个女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一位藏族少女长到15岁以后,家人就要择日为她举行成人礼。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头戴巴珠卡,腰部也第一次系上五彩的邦典;然后要接受老人敬献的哈达和祝福的话语;老人的心中往往是百感交集,这一天预示着又一个孩子长大了。

  现如今,在杰德秀镇上,编织邦典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得到国家的保护和支持,而且这也成为当地群众创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织邦典。

  藏语歌曲《杰德秀围裙》里这样唱道:

  “一座古镇,盛产彩虹般的围裙。

  美丽的杰德秀围裙是藏家美女的最爱。

  如果你要出门,请不要忘记系上那美丽的邦典。”

 
吃糌粑的藏族妇女

  食:喷香的糌粑,百变的食材——西藏拉萨甲米水磨坊

  清晨的阳光散在古城拉萨的每个角落,60岁的藏族老人索朗藏布从自家的陶罐中取出乳白色的糌粑,不慌不忙地配上奶渣、小块的酥油,然后浇上滚烫的茶水。轻巧地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糌粑压人茶水中。用手不停滴加以搅拌。把糌粑、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了这传统的藏式糌粑。

  “我每天的早餐都要吃糌粑,吃了这个,就会踏实地感觉这一天的生活才算真正开始。” 老人索朗藏布说。

  糌粑是藏族同胞的重要主食,藏族人民食用糌粑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糌粑,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青稞炒面。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制成的糌粑,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糌粑制品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富硒的特性,有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美誉。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和对痛风较好医疗抑制作用。可防治糖尿病、高血压、肝病、心血管等疾病。

  说起糌粑的制作工艺,必不可少地要提起磨坊。在西藏这片古老的雪域高原上,磨坊同样有着厚重的历史作用。在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的甲米水磨坊,就见证着西藏饮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厚重记忆。


以糌粑为原料的新式点心

  在西藏农区和部分牧区,聪明的劳动人民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水磨坊,用来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其中以“甲米曲果”最为驰名。“甲米曲果”意为甲米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距拉萨市中心6公里。娘热沟丰富的水资源使这里形成了拉萨市郊最具规模的水磨坊群,近两公里的水边修建了近二十座水磨坊,这在整个藏区是绝无仅有的。娘热沟从古至今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

  甲米水磨坊约建于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帕邦卡松赞岩洞闭关修行时,磨坊主人曾向他供奉过该磨坊所产的糌粑。这些糌粑加工精细,纯白无杂,美味可口,五世达赖喇嘛对其赞不绝口。到七世达赖时,娘热甲米水磨坊成为向达赖喇嘛供奉糌粑的定点磨坊,并获得正式命名。为了表彰甲米水磨坊向历代达赖喇嘛供奉甲米糌粑的功绩,原西藏地方政府特赐给长2米、宽20公分的法棍两根,免去磨坊的税额和乌拉差役,并规定甲米水磨如有坍塌、损坏,由其他水磨坊协力修复,并给予甲米水磨坊优先使用水资源的特权。

  甲米水磨坊显现了藏族人民机械制造和谷物加工的杰出才能,它充分利用天然泉水,以节能、无污染的方式磨制糌粑。甲米水磨坊技艺保护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2006年,甲米水磨坊技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糌粑不仅仅只是作为传统的藏式早餐的食材,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糌粑变成一种最具百变的潜质的食材。糌粑饼干、糌粑曲奇、糌粑蛋糕、糌粑甜点以及糌粑奶昔等各种具有“糌粑元素”的新潮零食出现在市场上。不仅味道可口,还具备保健功效。成为近几年游客和消费者的“新宠”。


西藏日喀则江孜地毯厂里,工人专注地编织地“卡垫”

    住:编织出来的多彩幸福——西藏日喀则江孜卡垫

  走进藏式民居,温暖舒适的藏式毛毯特别讨人喜欢。这些藏式毛毯叫做“卡垫”,它们是西藏人民日常生活起居中必备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鲜艳的色彩,各式的吉祥图腾,超赞的手感……都体现出藏式卡垫的魅力所在。

  和其他物品一样,在藏式卡垫中,也存在业内的“翘楚”,公认的名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西藏日喀则江孜的代表性特产——江孜地毯。江孜地毯是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齐名的三大名毯之一。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江孜地毯织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600多年前西藏岗巴嘎西一带的制毯工艺传到江孜,在江孜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染色工艺。同时江孜的手工艺人又改进和完善了地毯制作的穿杆结扣方法。这样江孜地毯具有了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经久耐用、色泽鲜艳等特点。

  早在明、清时期,江孜地毯就是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向朝庭进贡的主要贡品。清朝大贪官和坤为了取悦王宫显贵,曾命其弟驻藏办事大臣和宁往京城运去大量江孜地毯。可见江孜地毯在当时是如何地风靡京城。

  来到西藏日喀则江孜地毯厂,亲眼目睹了藏毯独特的加工工艺,我们为这样传承的古老工艺所折服,更了解到纯手工的江孜地毯备受欢迎、价格不菲的原因所在。一线一绳,一经一纬,一纵一横,一花一色……方寸之间都倾注了众多能工巧匠专注的劳作,可以说,每一块江孜地毯都不是一件商品那样简单,每一个作品都可以堪称艺术品。

  在江孜地毯厂的纺纱车间里,60岁的卓玛老阿妈坐在纺车前,有条不紊地一手转动着纺车,一手拉动着手中的羊毛。不一会儿,蓬蓬松松的羊毛团就变成了粗细均匀的羊毛线。

  而在编织车间,工人们坐在架子前面,聚精会神地编织着毛毯。他们的动作不疾不徐,双手穿梭在经纬线之中,指尖仿佛是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卡垫在西藏民居中被广泛应用

 厂长告诉我们,江孜地毯以棉纱做经线,以毛线做纬线。毛线只使用上等的羊毛,经过洗涤、精梳细捻等工艺才可使用。毛线染色时除用染料外还加入野生动植物汁、矿石、色土等三十多种物质。所以,染出的毛线颜色鲜艳,洗涤不掉毛褪色。然后经过纯手工编织和剪花等工序,一块地毯就被制造出来了。同时,在最后一道工序上,为毛毯加入一味药剂处理,这样就保证了羊毛毯不生虫子。

  江孜地毯厂编织出的地毯都是按客商要求的规格和花色制作的,产品在继承和发扬西藏民族传统卡垫图案的基础上,还根据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新颖图案。

  厂长介绍说,地毯在市场上需求很大,一直都是供不应求,许多人都是慕名来到这里订货的。任何人现在想直接买,都没有现货,需要提前预订。今年,接收的订单已经安排生产到了11月,面对如此庞大的生产任务,工厂依然坚持纯手工打造,对质量本身的坚持,也实在令人敬佩。

  在每个车间里,强巴夫妇俩并肩坐在架子前,忙着手里的活。他们合作的“龙凤呈祥毯”即将完工,这套毯子几乎编织了近两个月。他告诉我们,这样的一套毯子,在市场上能买到一万五千多元。类似强巴夫妇这样的工人,在江孜地毯厂不是少数。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着财富,维持着手工艺的传承,他们用一针一线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买上一套江孜卡垫,摆在家里,既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饰品,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实用家居品。

  江孜卡垫反映了一千多年间藏族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其图案、纺线、染色、织造、剪毯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具有织造技艺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的特点,艺术价值极高。这些民族手工技艺应得到保护和传承。2011年,在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中,西藏自治区江孜地毯厂的传统技艺藏族卡垫织造技艺就位列其中。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藏历历书在农耕牧作、气象预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每年发行量达10多万册

    行:神秘的藏族天文历算,可排出2150年历书日序

  当2012年末,大街小巷都在疯传着“2012末日论”时,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的历算专家银巴给大家一个强有力的“定心丸”——西藏有上千年历史的天文历算已完成2012年往后12年间的藏历基本数据运算,并可排算出2150年的历书日序。这意味着在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不可能发生,否则天文历算的专家根本无法计算出未来数十年的历书数据。从天文历算、宗教和现代科学角度有凭有据地批驳了“2012末日论”。

  西藏天文历算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藏族天文历算由古老的物候历为基础,以公元11世纪从印度传入吐蕃(藏地)的时轮历为主,兼并吸收了从汉地传入吐蕃(藏地)的“五行算”及公元18世纪自北京传入藏区的“西洋新法”时宪历的部分内容而形成自成体系的历法,发挥着指导生产生活实践、预测自然灾害、辅助藏医药治疗等积极作用。

  西藏天文历算学在农牧民的日常生活、在藏历推算、在天气预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是不可替代的。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藏历历书在农耕牧作、气象预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每年发行量达10多万册。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历,目前已推算至2024年的基本数据,历书日序也可以排算到2150年。


在拉萨的一家新华书店里,藏族同胞正在挑选新历书

    在使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西藏的非遗保护传承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05年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10月22日发表的《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目前西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文化部安排西藏专项资金累计达3258万元,西藏自治区财政也投入近3000万元。《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简称《办法》)已经在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那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非遗”正是活灵活现地印证了“在使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喜人现象。(来源:中国西藏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