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让非遗在守望传承中绽放
作者:3931 创建时间:2013-04-07 08:52:00



让非遗在守望传承中绽放


  守望传承,薪火相传。获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6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对传统手艺和技艺传承发展事业的热爱与付出,浇灌出中华文明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的非遗奇葩。本版特遴选推出一组文章,讲述获得“薪传奖”的文化守望建设者们的感人故事,以进一步引起社会对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王治升:传递羌族文化密码

  释比因通晓羌族宗教典籍、法事技艺、天文知识、医药知识等而成为族内最有地位的人。在羌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祭山、冠礼、还愿等重要仪式都要由释比来主持。没有文字记载的羌族文化正是依靠释比的唱经代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释比作为羌族文化的核心传承者,掌握着民族珍贵的“遗传密码”。

  刚刚获得“薪传奖”的王治升,是四川省汶川县羌族人中为数不多的释比。“我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保护羌族文化,并将自己知道的羌族文化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这位把羌族文化在自己内心珍存了60年的79岁老人恳切地说。

  羌族唱经大概有几十万字,因为没有文字,全靠师父口传心授。“当释比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极强的记忆力。那时候学唱经都是在农闲时候,每天晚上,父亲就拿一根筷子在桌子上敲打鼓点韵律,嘴里哼着释比唱腔。父亲唱一句,我就跟一句。”王治升回忆着12岁时跟随父亲学习释比唱经时的情景。在最初学习释比唱经的7年中,王治升随父亲一起做过几场大型祭祀活动,慢慢地加深了对释比唱经的理解和认识。唱经难学,释比难做。到父亲去世时,王治升也才学到了释比唱经中的八成。

  王治升对10年前他主持过的祭山会记忆犹新:“祭祀当天,满寨的火把点燃,在羊皮鼓震天的响声中,我开始唱起羌族的历史……”天亮时,全寨村民身着盛装,在释比带领下举行隆重的祭山活动——咂酒开坛、唱念古经、杀羊祭神、敬奉供品、敬香祈愿;释比带着大家跳起羊皮鼓舞和萨朗(圈舞),还举行了集体欢歌、饮宴,以感谢天神赐福,祈求天神保佑。

  “如今山寨有了电视,年轻人喜欢上了足球、电视剧、流行歌曲,慢慢地,羌族的山歌也不爱唱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了解释比。羌族的唱经随着释比一个个的逝去,正在逐渐远离羌族人的生活。”王治升有些无奈。

  2002年,国家民委启动了《释比经典》收集整理项目,王治升与30多名合作者参与了这一工作,他们寻访每一位在世的释比,并用国际音标把他们的唱经记录下来。王治升说,《释比经典》不但有记载民俗、信仰的功能,还有诠释风俗习惯来历的作用,只是《释比经典》收集整理过程充满艰辛。

  “现在仅存的释比只有6人了,他们若再故去,羌族文化传承链就断裂了。过去我们还说是抢救,现在必须和前辈去抢时间,抢得快才能把唱经留住。”王治升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释比唱经,2011年6月,王治升在汶川县羌锋村成立了释比经典文化学习班并招收了6名学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带领大家自掏腰包添置设备器材,拍摄和录制了大量释比唱经。

  对于如何进一步传承羌族文化,王治升有着自己的想法:“应该把‘口耳相传’变为正规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传习方式,让群众将羌族文化延续下去。唯有此,羌族文化才能体现出‘活文化’的魅力。”

  刘静兰:剪不断的窗花情

   “像我这么不管不顾地喜欢剪窗花花的人,应该很少啦!”刘静兰在接受采访时笑呵呵地说。作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包头剪纸艺术传承人刘静兰提起自己喜欢了半辈子的窗花,言语间透出的热爱让人印象深刻。

   从8岁拿起剪刀像模像样地剪出花样儿,到抢救性搜集、整理和复制民间传统窗花,刘静兰用执着的热爱守护着古老的剪纸艺术。在我国,剪纸艺术分布地域很广,不少地方都有剪贴窗花的传统。剪纸的复杂精致和生动形象成为节日庆典上的重要装饰。刘静兰表示,包头剪纸的纹样大多由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一些地方剪纸的基本纹样演变而来,简单质朴而又美丽大方。滴水纹、月牙纹、圆点……这些基本的纹样通过刘静兰的剪刀,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团花、喜花和生肖花,点缀在老乡们的窗户上、新人们的喜被上、收藏家的宝库里。

  28岁时,刘静兰由农村调入包头后从事工会工作。爱好艺术的她曾想着跟厂里的老师傅学绘画。不想,老师傅一句话点醒了她:你剪的窗花花那么漂亮,为什么不坚持做下去?自此,刘静兰把剪纸从日常消遣转换成了专业。那一段时间,刘静兰说自己像着了魔一样,“稍有点空闲就会拿起剪刀”。她用心琢磨着新鲜的图案,也开始四处搜集各类纹样。在不断的搜集过程中,刘静兰发现,包头剪纸纹样繁多,但是都散落民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1986年,刘静兰开始对这些珍贵的纹样采取抢救性的搜集和整理,只要一发现经典纹样,她就会精心复制并保存下来。时至今日,她已搜集并复制了1000多幅经典纹样,其中有20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刘静兰一直坚持一个看法,就是“让窗花花回到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民间,也理应遵循民间的剪纸习惯,反映民间的生活。在她的作品中,一些古朴的讲究让窗花在美丽之余,更增加了传统特色。比如,《老窗户》讲究的是天圆地方,而《月光》讲究的是阴阳结合。“每一幅剪纸都有它的丰富内涵,并不是看起来漂亮那么简单。”刘静兰说。2003年,在非典肆虐期间,刘静兰创作的《农家小院》里却充满着祥和与快乐,丝毫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她说,这就是包头农村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国家对非遗这样重视,真是赶上好时候啦!”刘静兰感慨道。2005年,刘静兰的剪纸销售柜台开张,之后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刘静兰获得“薪传奖”在欣喜之余,感到的却是压力——包头剪纸的传承,似乎有喜有忧。

  据刘静兰介绍,尽管漂亮的包头剪纸家喻户晓,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是抱着消遣目的来的,真正希望将包头剪纸作为追求和事业的人少之又少。“我就是想招几个可以像我这样不管不顾地喜欢窗花的徒弟。”刘静兰言语中充满着期盼。目前,刘静兰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在包头设立一个传习所,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包头剪纸,她也希望从这些学员里发掘人才,让包头剪纸艺术后继有人。

  王笃纯:“枯木变化作神灵”

  一截黄杨木在王笃纯手中轻盈地被摆弄着,不一会儿,伴随木屑尽落,一个栩栩如生、生动可人的木雕形象“出落”而成。虽然已年过八旬,但王笃纯为了黄杨木雕的传承发展依然孜孜不倦、坚持创作。

  作为浙江乐清王家木雕艺术第二代传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纯,一生勤勤恳恳、汲汲于创作,不但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村生活风情的优秀木雕艺术作品,而且为黄杨木雕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王笃纯也因自己的创作成就和提携后人的不懈努力,获得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在创作方面,王笃纯长期以来以当代生活为题材,60多年中坚持创新,致力于探索传统黄杨木雕与时代生活、审美情趣相结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他又向黄杨根雕领域进发,以其创作的《两岸同根》为例,因根施艺、形简意赅,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王笃纯的艺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工具和材料上,实际上,对于黄杨木雕的表现题材,王笃纯也在不断探索。除了传统题材,王笃纯把目光投向现代农村生活,其创作的《风雪上民校》、《猎归》、《赶集》、《庆丰收》、《乡情》、《春》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写实风格作品,创造性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大大扩展了黄杨木雕的表现范围,从而将传统的黄杨木雕艺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王笃纯看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他也向来主张艺术家要热爱生活,并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和动力。他的木雕作品“观之有趣,品之有味”,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充满着生活情趣;还有很多作品创意直接来源于乡间情景,看似简单平凡却无比生动鲜活。王笃纯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趣事:一天早晨,他去河边洗菜。河里有一群白鹅,有的拍打翅膀,有的潜首觅食,有的悠然戏水,有的伸颈欢叫。此情此景让王笃纯看得入了神,一幅作品在脑海中慢慢成形,正当他沉浸在陶醉和“创作”中时,腿上一阵疼痛袭来。王笃纯低头一看,原来是几只鹅正在啄他,而自己身旁的一篮青菜也早被鹅吃光了。欣喜中的他顾不上疼痛,快步赶回家后立即构思、画稿、捏泥坯,这样就有了精致动人的《水乡即景》的诞生。

  王笃纯说,现在王家四代人中近30人都在从事着与黄杨木雕有关的事业,他们或者直接参与创作,或者在学校从事木雕艺术教学,艺术的传承需要年轻人,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将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羡君刀笔开生面,枯木变化作神灵。”这是南怀瑾先生对王家精湛木雕手艺的赞词,也可以作为对王笃纯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而由王笃纯所主编的《雕魂》,汇集了自己和家人多年对黄杨木雕的心得体会,成为记录王家祖孙三代木雕艺术成就的珍贵资料。

  仵应文:做传世水晶珍品

  水晶,无论是在东方的传说中还是西方神话故事里,都被人们赋予了玄幻神秘色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薪传奖”获得者仵应文,是一位把水晶变成艺术品的雕刻大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三教九流图》,到表现纤尘不染的佛教造像,仵应文的每件作品都能给人带来特别的感受。

  在解释为何选择水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时,仵应文回答说:“水晶清澈无瑕、玲珑剔透,做人也要像水晶那样透明、刚柔兼具。”《三教九流图》将佛、道、儒合为一体,左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面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两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的形态合成佛祖释迦牟尼的正面形象。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象征着儒、释、道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水晶作品《三教九流图》雕刻技法多样,将水晶的光影、折射、剔透的特殊性发挥得恰到好处。释永信对该作品赞誉有加:“作品有艺术价值,是有生命力的。”

  仵应文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的玉雕世家,1972年进入当地玉器厂工作,他20岁时创作的岫玉《九龙转动花薰》荣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经过努力,仵应文198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重新学习构图、造型、比例、装饰等。毕业以后,他进入南京一家的台资企业工作,因参与企业一笔水晶订单业务在1994年与水晶结缘,自此便从玉石雕刻开始转向水晶雕刻。

  2001年,仵应文排除高薪留职的诱惑,带着7名徒弟和仅有的8000元钱回到河南,创办了自己的水晶雕刻工作室,为的是“把水晶雕刻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创新、提升到一个高度”。这些年来,仵应文创作的作品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别具艺术感染力,如作品《千手观音》中的观音慧目下视、面目慈祥,手部刻画得十分细致,或伸、或屈、或正放、或侧举,灵动地表现出观音拯救众生于苦难的慈悲胸怀;又如黄水晶作品《佛首》利用亮光与亚光相结合的手法,将佛像面部处理得既有质感又沉静安详。

  仵应文在水晶雕刻技术上也取得了创新。传统水晶雕刻采用完全抛光的技术,由于水晶具有透光性,雕刻的人物在光线照射下形象会一片模糊。仵应文采用磨砂和抛光融合手法,雕刻出的人物面部神情清晰,作品造型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其中,黄水晶《大威德金刚力士名王》、白水晶《极乐图》、发晶《龙凤呈祥》在国内屡获大奖,白水晶《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于2006年获得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金奖。

  对于水晶雕刻技艺怎样更好传承下去,仵应文表示:“现在市场活跃,由于过度商业运作,一些简单的作品艺术性和价值不高,水晶艺术创作的特色、魅力没有挖掘出来,还浪费了原材料。”因此,他呼吁要珍惜资源,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使水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仵应文现在有50个徒弟,他一直这样教育徒弟们:雕刻技艺一两个月就掌握了,最关键是要重德,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

  郭俊陆:守住醋坛子里的传统

   2011年,一则“95%的山西老陈醋为醋精勾兑”的新闻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山西老陈醋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其长期以来积累起的品牌形象和优势备受争议。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广开门庭,把媒体和游客请进来,深入企业实地了解老陈醋酿制过程,让大家在亲近老陈醋、品尝老陈醋过程中,对以“纯粮选料、传统工艺”酿制的“东湖”老陈醋有了全新认识。

  山西老陈醋集团现今的酿醋技艺起源于明代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在原来“醋化”和“淋醋”工序之间,增加了一道“熏醅”工艺,不但增强了醋的色泽,延长了醋的生产周期,还充实了醋化过程,酿造出了色泽黑紫、清香浓郁、绵酸醇厚的美味醋,这一工艺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作为非遗传承人的郭俊陆已经在醋坛子里“泡”了43年。在多年的摸爬滚打式的学习和经营中,郭俊陆在掌握古法酿造工艺基础上,更在提升老陈醋质量上动脑筋、下功夫:精选优质纯粮原料、严格把控每一道酿造工序、品质管理精益求精……这才保证了老陈醋质量能够达到上乘,让老陈醋在品质、内涵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实现了食用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双丰收。“我们要给消费者以健康,就不能偷工减料,否则,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人。”郭俊陆直诉衷肠。

   要把传统技艺传下去,光靠“守”是不够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逐渐萎缩的市场份额,郭俊陆大胆创新、不断突破,注重拉长和延伸产品链。山西老陈醋集团一改过去单一酿制调味品的定位,而是独辟蹊径,大力发展保健品、醋饮料等特色产品,短短几年内,开发出了保健醋、风味醋、药用醋、果醋饮料等十大系列、近百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的大、中城市,销售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郭俊陆还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创建了以醋文化展示为主题的“东湖醋园”,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极好地宣传和展示了黄河农耕文化与山西老陈醋文化。

  为了使技艺能够薪火相传,郭俊陆在“美和居”传习所建立了传承机制,从现有的200多名酿醋工人中选拔出20多个年轻人进行集中传授,在平日言传身教的实践中,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掌握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的传承路走得坚实而稳健。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江晓雯)